李杰
川渝兩地都有很多不同文化構成,但又是巴蜀文脈同源傳承的結果。在文化習俗、風土人情、性格稟賦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文化相同,地域相近,血脈相親,共同為川渝地區(qū)的文化旅游走廊建設注入鮮活的血液,提供不竭的源泉。同樣在燦爛輝煌的巴蜀文化之下的巴蜀畫派,其歷史形成自然受到巴蜀文化的深厚影響,今天所形成的巴蜀畫派品牌,深深打上了巴蜀這個地域文化的烙印,它是川渝地區(qū)美術藝術家共同的文化坐標和精神家園。
2020年4月29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專項工作組聯(lián)席會第一次會議在重慶舉行。川渝兩地將以巴蜀文化為紐帶,堅持“一盤棋”推進,建設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聯(lián)合打造推介一批具有濃郁巴蜀特色的國家文化地標和精神標識,力爭創(chuàng)建國家級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qū),打造新時代中華文明的文化高地、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川渝兩地將遵循“統(tǒng)一謀劃、一體部署,相互協(xié)作、共同實施,優(yōu)勢互補、共建共享”基本原則,設立專項工作組、實施聯(lián)合辦公、召開協(xié)調會議等,圍繞建設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的國家戰(zhàn)略,共同建設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主要任務包括編制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規(guī)劃及實施方案,圍繞“成渝發(fā)展主軸”,以成都、重慶為核心,打造文化旅游發(fā)展核,建設文化旅游經濟帶,培育巴蜀文化旅游精品項目。
巴蜀美術是指千百年來在巴蜀地區(qū)產生的有影響力的美術作品的總稱,用“巴蜀畫派”這個品牌符號統(tǒng)稱巴蜀地區(qū)美術作品的全部內涵與外延,包括三個方面的人群和作品:一是巴蜀地區(qū)本土的知名畫家;二是巴蜀人在外取得成就的畫家;三是描繪巴蜀的知名外籍畫家。今天所說的巴蜀畫派和巴蜀文化一樣,是從廣義上來界定的。從地域上來說,它包括川渝兩地以歷史悠久的巴蜀文化為依托,包括各少數(shù)民族在內的、由古至今的地區(qū)美術流派的總稱。廣義的巴蜀畫派不僅指四川本土的畫家,還包括其他地區(qū)的川渝籍畫家和畢業(yè)于四川美院等高等美術院校分布在各地的畫家,以及人蜀多年為巴蜀美術做出貢獻的畫家,他們豐富多彩的創(chuàng)作都為巴蜀畫派注入了鮮活的血液。巴蜀這一地域概念,無論從地域涵蓋關系上還是從文化血脈傳承上來界定,都是最能代表川渝地區(qū)美術的,也體現(xiàn)了川渝地區(qū)的藝術特色,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和時代性。從作品種類上來說,巴蜀畫派包括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書法和工藝美術,也就是學術上稱為大美術的概念,具有廣泛的包容性和豐富性。
站在世界文化品牌認知的高度推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推動建設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要以更加廣闊的視野,挖掘具有深厚歷史文化的巴蜀符號,精確定位,精心培育,精準推廣,形成強大的文化品牌影響力。只有品牌的強大影響力,才會有文旅融合的廣度和深度,才會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文旅品牌美譽度。歷史的厚度,文化的深度,傳播的廣度,最終才有文化品牌價值的傳播和認同。廣漢三星堆遺址、涪陵小田溪戰(zhàn)國墓群、大足石刻、巴中南龕石窟、安岳石刻、巴中王坪紅軍烈士陵園、閬中古城、成都寶墩文化、成都金沙遺址等歷史文化遺跡,都具有歷史和文化的雙重價值,值得深度挖掘與研究,精心提煉文化內核,深度解讀文化價值,發(fā)現(xiàn)傳播符號內涵,使其成為大眾口中的語言傳播、心中的同源認同、腳下的出行目標,這就是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提煉的這些文化與傳播符號,其實就是美術符號,就是圖像認知。1 0年來,巴蜀畫派在品牌認知度上的傳播,已經走在全國當代畫派的前列。不管是主動對接歐美著名的高等美術院校,還是參與到一些國際的藝術展會中,到達國際同行的認知渠道,形成世界主流的圈子認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在區(qū)域和中國的廣泛傳播,構建起圈層與泛眾立體傳播影響,讓一個具有歷史價值感的新興品牌,在人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瞄準地域特色文化符號認同的維度推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推動建設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要以地域特色文化符號為中心,要用地域特色去打動人、影響人、激勵人、帶動文旅產業(yè)發(fā)展。地域的,就是民族的,就是特色的,就是受關注的。沒有地域特色,形不成核心價值,不具有傳播特質,就是沒有價值和意義的。川渝兩地,既有互為文化淵源的巴蜀符號,又各具地域特色,可以說同源不同質,同流不同向。重慶的三峽庫區(qū)文化、釣魚城歷史遺跡、黃金水道文化、山城文化、抗戰(zhàn)文化等,構成了重慶區(qū)別于四川的文化特質。四川的平原灌溉文化、藏區(qū)文化、彝家文化、羌寨文化等民族融合,也是區(qū)別于重慶的文化特質。川渝兩地都有很多不同文化構成,但又是巴蜀文脈同源傳承的結果。在文化習俗、風土人情、性格稟賦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文化相同,地域相近,血脈相親,共同為川渝地區(qū)的文化旅游走廊建設注入鮮活的血液,提供不竭的源泉。同樣在燦爛輝煌的巴蜀文化之下的巴蜀畫派,其歷史形成自然受到巴蜀文化的深厚影響,今天所形成的巴蜀畫派品牌,深深打上了巴蜀這個地域文化的烙印,它是川渝地區(qū)美術藝術家共同的文化坐標和精神家園。巴蜀畫派十年推廣,始終把地域特色放在核心價值的首位,在相繼多次舉辦的巴蜀國際藝術博覽會、巴蜀藝術金融論壇、巴蜀畫派名家進校園、巴蜀畫派當代名家作品展等大型藝術活動中,始終堅持巴蜀特色不動搖,不斷把巴蜀特色體現(xiàn)充分,不斷完善重大活動的巴蜀特色,讓巴蜀特色充分展現(xiàn)和釋放。這樣不斷積累的巴蜀畫派品牌,就會產生深度的價值認同和人群粘性,其品牌價值的核心更加堅固,品牌美譽度更加深入人心。
精準挖掘文化品牌核心價值的深度推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推動建設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要以文化品牌的核心價值為基準,不斷賦能,不斷強化,不斷優(yōu)化,以達到文化品牌核心價值的固化,形成深度影響力。文化是內核,旅游是載體,文旅融合的前提是文化,效能是旅游。在建設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過程中,不斷夯實文化品牌的核心價值,不斷強化核心價值的認同,是十分重要的。川渝地區(qū)的文化品牌可塑造的很多,如何在精準挖掘方面找準自己的定位,尤其重要。重慶的山川河谷,大江奔流,一路高歌,彰顯出氣宇軒昂的磅礴大氣,在文化品牌的核心價值挖掘上,就要在這些特質上下功夫,而四川的地理更加多樣,文化更加多元,成都的一馬平川,溫潤婉轉,細膩深邃,而成都之外的丘陵山巒,層疊起伏,大山巍峨,大河奔涌,多彩民族,構成立體層次感,在文化品牌的核心價值挖掘上,就要區(qū)別表達,以求文化特征的個性鮮明和豐富多彩。進而,在文化衍生品牌和非遺文化傳承品牌上的多點熏染,才有更加精準的核心文化深度。川渝地區(qū)在蜀錦、蜀繡、川劇、川菜、川酒、川茶、夏布、川江號子、陶器、漆藝、花燈、民間故事和傳說等方面,都有很多可以深度挖掘、精準定位的文化品牌及其衍生品牌。而巴蜀畫派在10年來的品牌挖掘方面,把歷史傳承和名家名作作為核心價值載體,不斷將核心人物和精品力作廣泛傳播、研究總結,形成巴蜀畫派獨特的價值體現(xiàn),這種獨特既有溫婉柔美、小橋流水的調性,又有大氣磅礴、大山大河的豪放,形成并固化為巴蜀畫派的美術特質,溫潤細膩、大氣豪邁。
我們有理由相信,文化價值是一切社會價值的終極價值,文化品牌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中的價值十分重要。川渝地區(qū)在建設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偉大事業(yè)中,堅持把文化價值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堅持做好基礎研究和品牌價值認同,堅持用文化品牌點燃旅游市場的火炬,其重要意義遠遠超越了建設本身,在這個偉大的建設熱潮中,將會誕生一批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品牌,這也許更加值得重視,更加難能可貴,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