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國的科技水平飛速前進,同時,人們也越來越重視教育行業(yè)的發(fā)展。當前人們最重視的是小學教育改革。在改革的過程中,教學方式較有新穎性的當屬創(chuàng)新教育,在學生們的成長過程中小學階段是一個關鍵時期,在該階段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進行培養(yǎng),可以推動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因此,此次對小學階段語文的創(chuàng)新教育計劃進行分析,希望能將其教育質(zhì)量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教育
長期以來創(chuàng)新都是我國倡導的一種能力、意識,既對國家以及地區(qū)的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同樣也是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內(nèi)容。此文主要研究小學語文教學過程所實施的創(chuàng)新教育,可以促進教師對教學的理念、目標重新定位;可以讓“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落實;培養(yǎng)小學生的綜合能力、綜合素質(zhì),有利于小學生掌握新知識以及經(jīng)驗積累等,能讓教師達到培養(yǎng)多元化、綜合性人才的目的。
1 明確教學核心,創(chuàng)新教學目標
在進行教育教學時,教學目標是必不可少的成分,教學目標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關鍵所在。教學目標的內(nèi)容很豐富,有學生對所學習知識的理解、觀點,也有學生對這些知識的掌握度,也有如何靈活的使用知識,同時,教學目標的首要任務是對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進行培養(yǎng),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過去較為傳統(tǒng)的教育目標,主要任務是增強學生們對知識的學習能力,有利于其學會越來越多的知識,如此就會讓小學生在其他方面的體驗被忽視,例會讓小學生情感方面的教學得不到滿足,因此,創(chuàng)新教育的主要意義就是以傳統(tǒng)教學為基礎不斷的改進,將小學生的情感教育增強,重視對小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1]。
例,在講授《小小的船》(選自魯教版小學一年級教材)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既要重視學生對課文生字的學習以及語文課文的掌握程度,也要重視學生在學習此文章之后,可以掌握的情感體驗,情感體驗有:學生可以富有感情、流利的朗讀課文,同時在此過程中感受到課文講述的畫面,真正的對春天的魅力有所領悟,并認識到春季每一事物的不同以及蛻變,進而豐富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想象力,使其不同方面的學習小高得到增強。
2 師生互動,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材中,有大量富有趣味的小故事能促進教師、學生展開交流溝通,在這一類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在課前設計比較自由的小游戲,利用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融入進入學習狀態(tài)。例,在學習《烏鴉喝水》的過程中,教師能事前準備好一些細口的瓶子,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每組分配一個裝有半瓶水的瓶子,讓學生們學習烏鴉喝水,再對其進行提問,若他們是烏鴉,在沒有手也沒有工具的情況下要怎么做才可以成功喝到水?利用這個有趣的小游戲,讓學生開動大腦一起討論可以成功喝到水的方法[2]。有同學的辦法是將瓶子放到在地上使水流出來,可水流出來以后直接深入泥土中,依然喝不到水;有同學的辦法是在瓶子中扔入橡皮,橡皮數(shù)量多了可以讓水升高,這樣就可以喝水了。同學們可以想到的辦法五花八門,不過均是他們自己動腦以后得出的方法,一部分方法是具有可行性的。接著就是對文章的學習,讓學生們?nèi)フJ識那只聰明的烏鴉如何喝道瓶子的水?利用一個充滿趣味的小游戲,讓學生們可以提前感受、思考課文《烏鴉喝水》中小烏鴉所碰到的問題,或許學生們想到的處理方法還有不足存在,可通過自己的思考再去品讀課文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在學生們知道小烏鴉想到的辦法是在瓶子中填滿小石頭,使水向上漲,這個辦法十分類似他們從瓶子讓橡皮,如此學生更可以獲得啟示,即遇到問題不要慌張、不要害怕,要學會開動腦經(jīng),去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只要自己不放棄愿意動腦,就一定會想到辦法[3]。
3 營造身臨其境之感,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
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應該對小學生的想象力加以利用,小學生的想象力極其豐富,在成年人的眼中許多東西都是不可能的,可是在小學生的想象中都是存在的,且他們想象的角度是常人所不能想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以學生的想象力為輔助提高其學習效果,例,在進行生字詞教學時,能讓學生利用自身的想象力,將生字想象成一些形狀或是日常生活中的物體。在現(xiàn)實中的語文課堂上,可以用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方法多種多樣,例,朗讀,這個方法也很好,古人常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人們在朗讀課文時融入自身的情感,一般都會跟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感受到作者當時的心情以及心境,可以更深一層的掌握作者表達的思想的情感。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師在指引學生朗讀課文時,必須要重視學生朗時的情感投入,同時在要讓學生在朗讀時大腦中將課文中的畫面想象出來,雖然不同學生的想象畫面是不一樣的,可是最寶貴的是學生獨有的體會[4]。
例,在教學唐詩《望廬山瀑布》(李白)的過程中,班上的學生大多數(shù)都不了解廬山瀑布,更沒有去看過,可詩人筆下那一幅優(yōu)美的景色,在對詩歌進行朗讀時就能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在陽光的照耀之下,在香爐峰冉冉升起的紫嫣,從遠處讓瀑布就好似一條河懸掛在山前,瀑布就像那三千尺長的水自天上飛瀉而下,難道是銀河自九天之上落到這山崖之間?此景色雄偉壯觀,讓觀看者不由得心生想象,為廬山的景色感嘆不已。
4 微課程教學,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語文教師在小學階段的課堂教學中能融入微課程的教學方法,在上課之前將微課程準備好,將此次上課的時間適當?shù)目s短,在課堂授課時采用多媒體將微課程播放給學生觀看,使其以微課程教學為依據(jù)對此次的課文進行自主學習。因為微課程的內(nèi)容豐富且時間比較短,就學生而言,在短時間內(nèi)掌握大量的知識,難度比較大。學生將微課程看完以后,教師再引導學生的學習目光放到在課本上,讓學生在班上分享學到以及掌握的知識點并進行討論,如此就可以讓學生間形成一種分享的氛圍,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語文教師需要對此次教學進行總結,有助于學生將此次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整理清晰,將記憶再次鞏固。
就比如,語文教師在對《唯一的聽眾》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需要在上課之前將微課程制作好。在課堂上將微課程打開,讓學生將課文、微課程兩種結合起來進行學習,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也要仔細的進行講解,就微課程中那部分學生不容易理解的重點知識而言,教師以口述的方式分析給學生,此教學方法的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由于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受到限制,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微課程以后,再指導學生對課文的知識進行再次學習。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在微課程掌握的知識點分享出來,教師將這些知識點進行總結整理既有利于學生鞏固知識也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課文所要表達的道理,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提高。
5 結語
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是新時代教育對所有師生提出的要求,既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利用的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法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學習上,也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鍛煉自身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讓自己的學習方式有所改進,進而讓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創(chuàng)新教育可以從小就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使其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提高,為國家打造一批又一批的創(chuàng)新人才。
參考文獻
[1]宋寶英.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淺析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J].學周刊,2020,16(16):119-120.
[2]彭傳旺.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tǒng)中華文化的引入與教育方式創(chuàng)新[J].語文課內(nèi)外,2020,(17):39.
[3]魚義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想象力的路徑探究[J].考試周刊,2020,(47):69-70.
[4]李達.智慧教室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激發(fā)——創(chuàng)新”個性化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語文課內(nèi)外,2020,(18):57,124.
作者簡介
杜一明(1993-),女,漢族,吉林長春人,大學本科,二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