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日益提升,國民的文化素養(yǎng)也在逐漸增強。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書籍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同時,閱讀也是提升文化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之一。公共圖書館是全民閱讀的推進場所,因此,我們有必要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對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進行全新的探索。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探索
關于讀書,自古以來都有許多的名言,如歌德曾言: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在交談。又如朱熹落墨: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想要促進全面讀書,公共圖書館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中,我們將首先分析公共圖書館的作用,而后就其發(fā)展所面臨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
1 公共圖書館對于全民閱讀活動的意義
相比普通的圖書館或者書屋、書吧等閱讀場所,公共圖書館有著其不可替代的意義。其主要表現(xiàn)為:公共圖書館內不僅有針對各年齡段閱讀人群的大量藏書、專業(yè)資料,還包含著許多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典籍。這些浩如煙海的典籍,承載著我國千年來的悠久歷史文化,甚至已成為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因此,公共圖書館是一個能夠滿足人們學習、娛樂、了解歷史等多方面需求的多元化閱讀場所。而正因為這一特點,也使得許多民眾愿意到公共圖書館學習。所以我們認為,公共圖書館對于全民閱讀活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1]。
2 公共圖書館發(fā)展存在的問題
1)“碎片化”閱讀的沖擊。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其影響已經滲透在人們生活的多個方面,閱讀也并不例外。當今社會,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人隨時隨地利用手機或電腦瀏覽新聞,查閱資料。這種“碎片化”閱讀方式,也暴露出許多問題,如:人們在長時間利用電子設備進行閱讀時,對視力的損害程度是相當大的。而且,網絡上的文學書籍往往魚龍混雜,人們閱讀這些書籍后,或許很難學習到有價值有營養(yǎng)的內容。但從總體上看,“碎片化”閱讀仍然具有十分便捷的特點,而這一點是紙質化閱讀所不能比及的。我們傳統(tǒng)的公共圖書館設列的書籍大多都還是停留在紙質化,因此,公共圖書館近年來發(fā)展情況并不樂觀,更難以談及圖書推廣[2]。
2)公共圖書館自身問題。公共圖書館閱讀要想得到推廣,其必須存在能夠長期吸引人的亮點。但是根據近幾年媒體采訪結果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不少市民都在對當?shù)毓矆D書館發(fā)展唱衰。其主要原因分為兩方面:一方面就是圖書館的藏書不經常更換,導致許多市民進入圖書館后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書目而黯然離開。另一方面,則是圖書館基礎設施十分不完善。許多圖書館的座位數(shù)量屈指可數(shù),造成市民進入圖書館后找不到閱讀的“一席之地”。還有一些圖書館衛(wèi)生情況較差,難以給市民營造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這些問題,都會對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形成阻力。
3 對于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策略
1)創(chuàng)新閱讀形式。我們上文中分析到,之所以“碎片化”的閱讀模式在當今能夠得到很多人的青睞,是因為其很好地借助了科學技術手段進行創(chuàng)新。我們必須摒棄傳統(tǒng)的認為公共圖書館只是提供紙質書籍的場所,而是也要使其與科技手段更好的融合,增添電子閱讀模式,這樣才能起到較好的推廣作用。如:在公共圖書館,我們可以設置電子檢索設備,讓讀者可以通過查詢了解到自己所選書目的具體位置,節(jié)省了大量寶貴時間[3]。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人們對電子設備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我們在進行圖書推廣的活動時,也可以很好地利用這一轉變。正如從前的人們了解信息更多地會通過官網查詢,而如今大家使用微信的頻率極高,我們便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微信公眾號這一方法,對公共圖書館的數(shù)目進行推廣,讓公共圖書館也緊緊跟上“時代的步伐”。
2)增添公共圖書館圖書種類。我們在上文中提到,公共圖書館發(fā)展的一大阻礙就是可供借閱的圖書數(shù)量不多或種類偏少。由于種種原因,很多圖書館的數(shù)目多年來都極少增加或者更換,變化的只有每周或月新出的報刊和雜志等。價值不高的舊書不被撤下就導致公共圖書館有限的位置被占用,因此新書也不能及時頂上。這樣惡性循環(huán)之后,公共圖書館便失去了對讀者的吸引力,更難提及推廣?;诖?,我認為想要更好地對公共圖書館進行推廣,還是要回歸到對圖書本身,積極地變換圖書種類。例如:我們可以首先明確哪些書籍是不能被替代的,如歷史文獻資料等,這些書籍我們需要長期保存。隨后,我們可以借助電子設備,查詢一些可替代數(shù)目(如當代文學作品)的近期借閱情況,將借閱情況通過借閱次數(shù)反映出來。對借閱次數(shù)高的書目予以保留并將其放置在“熱門圖書”分類欄中,反之對于鮮少有人“問津”的書目,我們則可以考慮將其撤下[4]。
3)完善公共圖書館的基礎設施。為了更好地做到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我認為我們必須要從讀者的角度出發(fā),設身處地地為讀者著想。讀者最需要是什么?我想無外乎兩點。其一是在圖書館找到自己需要的書目,其二就是在圖書館閱讀時能夠有較為舒適的閱讀體驗。當今大多圖書館管理者更重視前者,因此許多圖書館發(fā)展日薄西山之時,他們仍認為自己工作中不存在需要反思的問題而整日喟然長嘆。依我拙見,這兩點因素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公共圖書館大多不具有營利性,其面向的也是城市中的所有人群,因此,其必須要完善自身基礎設施。例如:許多市民反映公共圖書館的衛(wèi)生情況較差,許多圖書上落滿了灰塵。這就提醒著我們需要對圖書館進行及時的清掃,對一些放置已久的圖書要及時清潔與保養(yǎng)。硬件設施方面,我們要根據圖書館平時,以及高峰時的讀者流量確定所需擺設的閱讀桌椅數(shù)量,并且最好做到個性化。如將圖書館劃分為多個區(qū)域,將辦公區(qū)域裝修為簡單質樸風格,并配置一定數(shù)量的電腦供讀者辦公;將學生學習區(qū)多設置一些學習輔助資料(如字典、文獻等);而在兒童閱讀區(qū),則需格外注重童趣,不但配有一些適合兒童閱讀的書籍,還應當請一些教師志愿者為孩子們進行講解。這種個性化的基礎設施,既滿足了讀者的閱讀需要,也更好地營造了閱讀氛圍,增添了他們讀書時的愉悅感。除此之外,對圖書館的空調、暖氣、電燈等設備也要及時檢查與修理,排除安全隱患的同時,也為讀者提供更為舒適的環(huán)境[5]。
4)創(chuàng)新推廣形式。公共圖書館若想吸引更多市民前來閱讀,就必須要進行有效的推廣。作者在第一條建議中提到可以在閱讀時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推廣,當然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形式多樣的推廣形式。例如:我們可以在圖書館的門口設立展板,在展板上展示圖書館最新書單,以及對許多好書進行介紹并對讀者做出推薦。展板是公共圖書館對外展示自己的一張名片,因此展板上的內容必須要按日或按月更換,使讀者感受到公共圖書館是充滿發(fā)展的生機與活力的,而非老氣橫秋、一成不變的。
4 結束語
我們在進行推廣活動的同時,一定要密切關注推廣的質量,而獲得這些信息的最好辦法就是通過市民得到反饋。對此,我們可以在圖書館內對各年齡段的讀者進行詢問,了解其對于圖書推廣的滿意程度。同時,也可以在官網或公眾號設置意見箱,方便市民對公共圖書館及時提出建議或做出評價。
公共圖書館憑借其豐富的館藏資源,被許多市民看作“閱讀圣地”,然而這片圣地在近年來卻經常面臨著無人問津的尷尬,這其中的原因是需要有關人士認真反思的,而解決方法就是通過多種途徑進行積極的推廣,以上是我列舉的有關問題以及整改辦法,希望能對相關工作者起到幫助。
參考文獻
[1]王世偉.關于公共圖書館文旅深度融合的思考[J].圖書館,2019,02:1-6.
作者簡介
張竟(1977-),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本科,研究方向:圖書館讀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