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向麗
(鄭州軌道工程職業(yè)學院,河南 鄭州 450100)
體育運動是一種文化活動,能夠使人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需求得到滿足。體育運動起源于原始人的生產勞動、宗教、軍事、教育等社會實踐,并且在社會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不斷地變遷與完善[1]。體育運動服裝出現(xiàn)的時間較晚,但是在世界文明進步的過程中,發(fā)揮的作用非常重要。體育運動服裝的變化與發(fā)展使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歷程得到了真實的反映,隨著現(xiàn)代競技運動的蓬勃發(fā)展,實現(xiàn)體育運動服裝現(xiàn)代化已是必然趨勢。
設計師在體育運動服裝設計中應用高科技技術,使得體育運動服裝擁有越來越多的功能。在各種體育競技賽事中,運動員選擇高科技體育運動服裝能夠對自身的潛能進行更大程度的發(fā)揮并獲得更好的成績,這些服裝不僅能使人們的審美需求得到滿足,同時還具有非常高的舒適性,不但能使運動員的成績得到提升,還能夠對人體形成更好的保護[2]?,F(xiàn)階段,我國在設計與研究體育運動服裝方面相對落后,主要通過進口的方式購買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體育運動服裝,但是這些服裝的設計都是針對出產國人種,不一定適合我國運動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運動員參與國際比賽的成績。
隨著體育運動服裝向著平民化方向發(fā)展,人們越來越青睞體育運動服裝,因此,體育運動服裝不但考慮了人們的審美需求,還充分考慮了實用、舒適等因素,在全球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打破了體育運動服裝的東西方界限。在體育運動服裝中結合運動生物力學、運動醫(yī)學、運動解剖學以及人體生理學,使體育運動服裝變得越來越成熟。實現(xiàn)體育運動服裝與科技的結合,能夠在為人體提供更好保護的同時,使體育運動成績得到有效提高。
由于傳統(tǒng)倫理道德和儒家思想的影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要求就是要合乎禮制,以“存天理,滅人欲”為原則,在穿著服裝時不可以衣冠不整,更不可以暴露身體,即使天熱,也不可以撩起下裙,否則就會被視為衣冠不整。古人只有在承認自身過錯時才會暴露身體,如人們所熟知的負荊請罪。由于這種思想的影響,我國古代體育運動服裝也講究保守、含蓄、寬松、端莊。
19世紀末20世紀初,社會生產力水平較低,在體育運動中已經完成對自然科學的初步應用,當時的體育運動服裝只需求滿足人們對整齊、保暖、遮體的需求,所以只要求裝飾一致、色調相當,不會過于講究服裝的做工、款式、面料等。體育運動服裝也不夠專業(yè)化,幾乎各種體育比賽項目的運動員所穿的運動服都屬于同一類型。
在20世紀中葉,隨著現(xiàn)代奧運會項目不斷增加,傳統(tǒng)的整齊劃一的體育運動服裝已經無法有效地滿足各類運動項目的需求。體育運動服裝越來越重視實用性,開始了體育運動服裝分類,通過各種體育項目與自身項目特點的結合,設計了專業(yè)的體育運動服裝[3],例如排球運動服、體操運動服、游泳運動服、田徑運動服等。同時體育運動服裝的作用也不再以保暖、遮體為主,在設計與制作體育運動服裝的過程中,也開始考慮其對各個運動項目的適用性以及對運動員身體的保護。如在設計足球門將服裝方面,這一特點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一開始,足球門將的服裝只注意美觀,后來開始重視對運動員身體的保護,最后又開始關注門將接球力量的提高。這種運動服裝的上衣是以軟膠為主要材料,并且上邊帶有凹花紋,不僅能夠在門將與球接觸時減少沖力,防止受傷,還能有效地提升門將接球的穩(wěn)健性。
在20世紀末,現(xiàn)代體育競技的激烈程度不斷提升,運動員也最大限度地挖掘了自身的潛能,在設計與制作體育運動服裝方面,逐漸開始注重科學技術的運用。新型的體育運動服裝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運動時的能量消耗,提高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在面料方面,也完成了從天然纖維織物到混合纖維織物的轉變,使體育運動服裝不斷向舒適感最大化、負重感和疲勞感最小化方向發(fā)展。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美國一家公司研制出了一款名叫“大力士”的泳衣,泳衣的整體質量約為180 g。與普通的泳衣相比,這種泳衣?lián)碛须p倍以上的伸縮性和平滑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對人體的阻力。1992年,人們以此為基礎對泳衣進行了優(yōu)化,使泳衣變得更加平滑、柔和,因而游泳時的摩擦阻力得到降低,明顯提高了運動成績。
在科技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在設計體育運動服裝方面需要對各種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對計算機技術、心理學、美學、醫(yī)學、生物力學等領域研究成果的應用程度也越來越高,能夠在為運動員提供有效保護、提高運動員運動成績、提高運動觀賞性和對抗強度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4]。另外,通過對纖維彈性、模量、伸長、強度等性能進行優(yōu)化,對功能和組織結構進行合理設計,能夠使體育運動服具有防臭、防紫外線、抗菌、易恢復疲勞、低阻力、保溫舒適以及透濕防水等功能。
體育運動服裝的面料經歷了從棉布到氨綸、尼龍,再到天然纖維布料,最后到混合纖維布料的過程。這一系列的變化,促使體育運動服裝變得更加科學合理。隨著各國不斷研發(fā)高科技產品,各種新的人工合成纖維衣料相繼問世,如現(xiàn)在短跑運動員的運動服裝,主要材料為綢子和萊克拉彈性纖維,可以降低空氣阻力,使運動員的運動成績得到有效提高。隨著競技運動變得越來越激烈,在選擇體育運動服裝面料方面,對其性能和質感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新型的面料不但需要滿足較高的彈性、保暖性能、吸汗性能以及觸覺需求,還應該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種阻力與摩擦力,進而為運動員創(chuàng)造更好的運動環(huán)境[5]。所以在體育運動服裝研究與開發(fā)的過程中,賦予衣料更多功能是必然的發(fā)展趨勢。
以款式來說,最初各種運動服裝都只注重美觀、緊身,后來越來越重視實用性,不但需要使各種運動項目的需求得到有效滿足,還需要為運動員運動提供便利條件。經過不斷的實踐證明,對體育運動服裝的款式進行科學設計,能夠有效地降低運動員在運動中所受的阻力與摩擦力,如Nike短跑運動服,選擇了短褲和緊身無袖運動衫設計,再與專門的運動長袖與長襪相結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空氣阻力。對比裸露的皮膚,長衣袖能夠使阻力降低近20%,而短襪可以使阻力降低12.5%。另外,由于與皮膚相比運動服所受的阻力更低,特意提高了領口位置,并且在運動服背后進行接縫,使阻力得到有效降低。因此,體育運動服裝設計者會越來越重視款式設計。
隨著體育競技變得越來越激烈以及熱愛運動的人數不斷增多,現(xiàn)階段的智能運動服已經無法有效地滿足使用者需求,人們需要適用于劇烈運動、具有多種功能、環(huán)保、時尚的智能體育運動服裝。相信在不久之后,體育運動服裝的智能化程度必定會不斷提升,從而成為評價體育運動服裝的關鍵因素。
在發(fā)展科技的過程中對環(huán)境產生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貫穿于體育運動服裝設計到使用的全過程。在未來,體育運動服裝的功能必然會越來越多,其中包括有效地處理周圍環(huán)境對人體造成的影響,如防輻射處理、防紫外線等。隨著人們不斷增強生態(tài)意識,體育運動服裝必然會向著生態(tài)環(huán)保方向發(fā)展[6]。
隨著體育運動的不斷發(fā)展,體育運動服裝在面料、款式、功能等方面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不但能夠為運動員提供有效保護,還能夠使運動員的成績得到有效提升。所以,應該結合體育運動服裝的發(fā)展趨勢對其進行優(yōu)化設計,使體育運動服裝能夠更好地滿足現(xiàn)階段的體育運動需求,促進我國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