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忠孝
摘要:新冠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給教育教學帶來了諸多寶貴的經(jīng)驗。整本書閱讀是當下語文教學研究的熱點。教師可結合整本書閱讀的特點,構建雙線混融的學習模式,可利用微信公眾號、微信群、微信作業(yè)本的線上閱讀環(huán)境,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與教室、家庭等線下閱讀環(huán)境相結合的混合閱讀模式,豐富整本書閱讀體驗,培養(yǎng)閱讀習慣,提升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雙線混合;后疫情時代;整本書閱讀
新冠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給教育教學帶來了諸多寶貴的經(jīng)驗。后疫情時代如何利用線上教學帶來的啟示與機遇,促進教育的線上線下融合,將成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課題。筆者以整本書閱讀教學為例,嘗試從“線上+線下”的雙線混合學習出發(fā),結合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特征,將傳統(tǒng)面對面的課堂教學與現(xiàn)代網(wǎng)絡平臺資源共享,將真實課堂與虛擬網(wǎng)絡學習平臺混合,推進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在雙線混合的教學中,學生既有線上的學習,又有線下的研討;既有教師的引導和調(diào)控,又有同伴間的合作探究;既有在校的學習,又有家庭學習,實現(xiàn)了線上和線下學習的優(yōu)勢互補,是傳統(tǒng)的整本書閱讀方法的有利補充,豐富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
一、構建雙線混融式閱讀教學環(huán)境
優(yōu)美寧靜、健康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不僅可以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和學習效率,也能陶冶情操,在潛移默化中實現(xiàn)對學生的教育。筆者研究的雙線混合式整本書閱讀教學,旨在靈活采用線上、線下的學習方式,形成完整的整本書閱讀體驗(如圖1所示)。
(一)線上閱讀環(huán)境的構建
1.創(chuàng)建微信公眾號
微信作為現(xiàn)代最便捷的溝通工具之一,其使用的廣泛性不言而喻。使用微信公眾平臺發(fā)布整本書的相關信息,可以讓學生和家長在第一時間收到,用手機便能觀看,方便高效。從目前來看,微信公眾號自帶的功能主要包括兩大部分:一是粉絲管理,二是內(nèi)容發(fā)布,如表1所示。
2.建立班級微信群
建立班級微信群的具體步驟如下:打開微信界面,打開一個聊天對話,找到右上角小人一樣的圖標,點擊圖標;點擊“+”后,勾選自己要添加的好友,點擊“確定”;創(chuàng)建成功,修改“群聊名稱”,如101班微信讀書會。師生就可以在群里發(fā)送文字、圖片,進行語音信息交流。建立微信群之后,為了今后學習的需要,教師應建議家長和學生把群昵稱改為真實姓名,同時也需要明確相關規(guī)則,如本群只限于固定時間的閱讀交流,禁止閑聊和轉(zhuǎn)發(fā)與學習無關的圖片資料。
3.設計微信作業(yè)本
整本書閱讀后的測驗可以幫助教師掌握學生的閱讀情況,實施過程性監(jiān)督,而線上的測驗可以激發(fā)學生答題的欲望。經(jīng)過比較測試,筆者發(fā)現(xiàn)麥學習的“微信作業(yè)本”可以輕松實現(xiàn)習題的發(fā)布與管理。微信作業(yè)本又能與微信公眾號進行對接,對接之后,教師可以向?qū)W生布置作業(yè)。微信作業(yè)題根據(jù)格式不同,分為文本型和多媒體型。文本型包括判斷題、選擇題(單選和多選)、填空題等常用題型;多媒體型包括語音題和視頻題。筆者在整本書閱讀測驗中常用的就是判斷題和選擇題。
(二)線下閱讀環(huán)境的構建
環(huán)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創(chuàng)建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既是引導學生愛上閱讀、培養(yǎng)閱讀習慣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又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1.建一間閱讀教室
《朗讀手冊》建議教室的圖書數(shù)量為500本,目前我們的現(xiàn)狀距這個數(shù)量有較大差距。若沒有可供閱讀的圖書,閱讀活動將無法開展,因此我們可以依靠合作的力量解決書源問題。筆者在班上采用“好書分享”的方式建立班級圖書角,號召大家將家中的圖書放入班級書架。筆者班上共有31名學生,如果每位學生分享5本圖書,那班級的藏書量也可以達到155本。為了保障大家借閱的方便和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熱情,教室圖書采用“不登記”制。
2.打造一個書香家庭
家庭閱讀環(huán)境的建設需要得到家長的支持,我們建議不論家長從事的職業(yè)是什么,都要盡量為孩子提供安靜、舒適的空間,讓他們毫無干擾地閱讀。所以,筆者在家長會上建議家長為孩子準備一間安靜、雅致的小書房,能夠多抽出時間和孩子一起閱讀。大人只有積極閱讀了,才有資格教育孩子主動閱讀,深入思考。
3.做一本“閱讀存折”
教師可給每位學生準備一個小本子,封面讓學生自行設計,比如寫上喜歡的一句讀書格言?!按嬲邸崩镉涗浢刻斓拈喿x書目、閱讀頁碼、閱讀時間。每閱讀完一本書,學生即可得到10個閱讀幣。學生每周可在固定時間用閱讀幣換取禮品,如語文詞語免抄券、放學帶隊券、值日班長券等?!伴喿x存折”會激勵學生不斷看書,繼而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濃濃的書香中開啟快樂人生。
二、雙線混合式整本書閱讀的實踐
(一)線上學習活動
1.公眾號微課導讀
整本書閱讀的第一步是引導學生產(chǎn)生閱讀期待。閱讀期待是一種迫切求知的心理狀態(tài),是通過懸念的制造、情境的創(chuàng)設等,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情趣。教師提前做好導讀微課并將之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推送,學生可利用課余時間在家觀看學習。同時,采用線上微課導讀形式,借助網(wǎng)絡環(huán)境,學生能突破時空的限制,豐富了學習形式。
2.朗讀錄音推送
美國閱讀專家吉姆·崔利斯在《朗讀手冊》中提出:“當讀書潛移默化地成為孩子的一種精神需求時,其效果才是突出的?!崩首x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習慣,也是提升一個民族文化品格的重要途徑。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將自己喜歡的片段朗讀錄音,通過閱讀APP推送。
3.微信群閱讀分享
每周一個固定時間,班上的學生一起守候在手機前,就同一本書展開交流、分享、討論。微信群的閱讀活動滿足了學生對閱讀的期待,也給予學生豐富的閱讀體驗。疫情期間,筆者帶領學生閱讀了凡爾納系列小說,其中師生重點共讀了《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閱讀之后,利用微信群進行閱讀分享。為了使活動開展得更具儀式感,筆者設計了一張活動海報,提前一天發(fā)送到微信群中,引起了家長和學生的關注。本次閱讀分享分為兩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是學生自由發(fā)言,暢談閱讀感受;第二環(huán)節(jié)為神秘嘉賓(班上學生)講述“死?!甭糜我娐?。(見圖2)
4.公眾號學習成果展
公眾號的創(chuàng)建,除了書單的推送、導讀微課的推送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展示學生的閱讀成果,如小課題的研究成果、創(chuàng)意寫作作品等。推送之后,學生可自由選擇時間在家欣賞、學習同伴的作品并進行點贊和留言。
(二)線下學習活動
1.線下學習組織形式
(1)自主閱讀
學生在公眾號上觀看微課導讀后開始進行整本書的自主閱讀,在閱讀過程中進行微信朋友圈閱讀打卡。自主閱讀的過程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在校、在家都可進行。
(2)團體合作
在整本書閱讀后,教師根據(jù)書目內(nèi)容、表達等特點或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興趣的話題,給出一系列小課題名稱,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一項進行探究。同時,選擇同一個小課題的同學則可以組成小團體,進行合作學習。小團體可以利用在?;蛑苣r間,一起收集資料、談論、整理。
(3)課堂研討
交流、討論是整本書閱讀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不但能深化學生對書本的理解,還能培養(yǎng)學生持續(xù)的閱讀興趣。討論的話題可以由教師給予,也可以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困惑、思考、感悟,還可以是學生在完成小課題探究后的分享。研討形式多樣,但其目的都是希望通過交流,幫助學生保持對閱讀的興趣以及在教師、同伴的幫助下,更深入地進行閱讀。
2.線下學習內(nèi)容
(1)小課題探究
在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會圍繞整本書產(chǎn)生許多有價值的問題;同時,教師也要通過整本書與學生討論一些話題,學生可以通過課題的形式進行研讀,以達到深入閱讀整本書的目的。
凡爾納的《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是一部小說,更是一部百科全書,書中包含了地理、歷史、宗教、民族、科學等知識。學生在閱讀該書后,筆者羅列了一張“小課題研究清單”,里面包括有趣的時差、小說中的鴉片戰(zhàn)爭與中國歷史、印度的宗教文化等,學生可以從中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課題進行探究,當然也可以自己設計小課題,獨立完成或是小團體合作完成。
(2)創(chuàng)意寫作
豐富多彩的兒童閱讀可以成為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認知世界的一個窗口,也可以成為他們作文材料的來源。教師可抓住作品中好的話題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學生不但會從文本中碰撞出靈感的火花,還會在作品的提示下聯(lián)系生活寫出自己獨到的感悟。續(xù)寫、改寫、轉(zhuǎn)換視角等方式進行的寫作訓練,能促進學生言語表達素養(yǎng)的提升,以讀帶寫,以寫促讀,做到讀寫結合。
閱讀蕭紅作品《呼蘭河傳》后,筆者引導學生進行歌詞的創(chuàng)作:模仿羅大佑的《童年》,給蕭紅寫一首歌。有學生這樣創(chuàng)作:
老祖父的花園里,藏著我最美好的童年,屋后頭的老井邊,那往事突然浮現(xiàn)眼前。不管黃瓜還是倭瓜,那都是我童年最美好的珍藏。踢飛的菜種,掉下井的燒鴨,自由自在的童年。
(3)趣味活動
整本書閱讀后的提升環(huán)節(jié),教師還可以融入活動元素,舉辦與該書相關的各種活動;可以舉辦“書中人物來做客”“書中景物拍拍看”,制作書簽、畫冊、海報、插圖、封面,開展“讀書卡片展示會”“跟著書本看電影”等活動。讓閱讀在活動中升華,讓活動成為閱讀的動力。
總之,組織整本書共讀活動目的是推動學生成為真正的閱讀者。筆者嘗試實踐的“線上+線下”雙線混合式整本書閱讀教學模式,將新媒體新技術與整本書閱讀教學有機結合,打造出全新的、符合時代特點的閱讀模式。
參考文獻:
[1]李衛(wèi)東.混合式學習:整本書閱讀的策略選擇[J].語文建設,2016(9).
[2]鄭桂華.整本書閱讀:應為和可為[J].語文學習,2016(7).
[3] 夏綺云,孫靜.整本書閱讀教學評價微探[J].小學教學參考,2019(19).
[4] 王東艷.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技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5).
[5] 王琳琳.談小學低段整本書閱讀指導的方法[J].黑河教育,2018(12).
[6] 白麗. "整本書閱讀"的教學實踐與反思[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18(12).
[7] 仝家彬,孔凡花.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例談[J].課程教育研究,2018(44).
(責任編輯: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