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國
摘 ?要:高三階段的物理學習與高一、高二的學習存在很大的差別,因為高三的學生即將面臨高考,所以這一年是非常關鍵的。在高三的總復習中,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是宗旨,所以教師要依據(jù)教學現(xiàn)狀探究更高效的教學方式。本文主要探究了高三物理有效性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三物理;教學;策略
引言:
高考是高三學生重要的人生轉折點,學習時間非常緊迫,很多學生都把時間和精力放在了主科目上,而忽略了物理的復習。高三復習是一次系統(tǒng)性地、全面性地將知識整合到一起的一個階段,教師要有目標、有計劃地組織復習。
一、高三物理有效性提升的意義
高中物理的知識難度較初中物理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很多物理基礎不扎實的同學在高中學習時會感到非常吃力。物理知識本身的體系性和科學性較強,這也導致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通過分析高中物理教學現(xiàn)狀可以看出,在新課改的驅動下,高中物理教材作了很大調整,但物理教學整體上并沒有完全改善。高三作為最后一學年,基本沒有過多新知識的講解,主要是對以往的知識進行回顧和重新學習。高三這一年的物理教學對學生的知識掌握及高考都有直接的影響,所以有效的物理教學具有重大價值和意義。
二、提升高三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注重實驗教學
物理來源于生活,它的知識體系都是基于實驗來確定的,所以,教師應注重實驗教學?,F(xiàn)在的高中生壓力比較大,學習任務繁重,在課堂中很容易走神,所以大大小小的實驗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集中注意力。且在高三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理念下,實驗教學需要增強其探究性,高三物理教師更需要在教學模式上進行調整。
例如,在高中物理《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容中,要使學生理解碰撞中的不變量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組織實驗探究。在實驗室準備斜槽軌道、入射小球和被射小球、天平、刻度尺、白紙等工具。教師要時刻提醒學生一些注意事項和要點,比如選球時保證入射球質量大于被射球質量;在重做實驗時要保證斜槽和地板上白紙的位置始終保持不變;落地點要取多次的平均位置等。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結合具體實驗教學內容提出探究性問題,并要求學生在進行實驗時進行問題探究。比如在力學的相關實驗中,教師對各實驗物體參數(shù)設定,通過測出摩擦力,重力大小等問題,要求同學在一定時間內探究其他的測量方式。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分析觀察狀態(tài),在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問題或者失誤時,要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
(2)夯實基礎
要在高三物理學習的道路上取得突破,就必須打牢基礎。很多學生認為基礎簡單不重要,最后導致在做題時簡單題容易出錯,難題得不到分。包括教師,在課堂中想著重點講解基礎部分,可實際上總是引入一些較難的真題。所以老師不要以為學生的基礎掌握的非常好,在備課時注意對一些重要的知識點精講,在做題上要有針對性,對容易出錯的地方加以強調并督促學生做好筆記。
例如,有一道摩擦力的題,在一個圖中,一木塊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手三個力,F(xiàn)1,F(xiàn)2及摩擦力,木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其中F1=10N,F(xiàn)2=2N。如果撤掉F1則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外力為()A.10N向左 B.6N向右 C.2N向左 D.0。很多同學認為木塊在三個力作用下保持靜止,當撤掉F1后,另外兩個力的合力與F1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所以結果為A選項。造成錯誤的原因就是不加以分析生搬硬套運用物體在幾個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如果某時刻去掉一個力,則其余合力的大小等于去掉這個力的大小且方向相反。但實際上這條理論成立的前提條件就是去掉一個力,但其他力不變,在這道題中去掉F1后因為摩擦力改變,所以結論不成立。因為木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以摩擦力為靜摩擦力,依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1-F2-f=0,此時靜摩擦力的大小為8N,方向向左。撤去F1后,木塊受向左2N的力有向左的趨勢,所以摩擦力仍為靜摩擦力,-F2+f=0,所受合力為0。
(3)做好總結
在高三的學習過程當中,老師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歸納總結的良好習慣。歸納總結是將所學知識進行梳理,將零散的知識重新整合分析,在總結的過程中找出有疑問的地方提升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習能力,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在課下令學生總結自己的聽課狀況和做題情況。
例如,在復習有關牛頓定律的知識時,學生習慣性地將重點放在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的運用上,這樣容易使知識混淆,所以教師要求學生總結好牛頓三大定律主要陳述的問題,比如牛頓第一定律主要說明了平衡狀態(tài)下物體的特征,牛頓第二定律主要表達了非平衡狀態(tài)下物體的主要特征,牛頓第三定律主要表達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系。所以教師要督促學生對重要的細小知識點做好筆記進行總結,老師還需幫助學生了解部分知識和教材整體之間的聯(lián)系,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逐漸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總結: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每位老師追求的教學目標,教師要注重實驗教學,充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扎牢基礎,在課上課下及時做好筆記,歸納總結重要知識點,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馬旺.高三物理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2(14):39-40.
[2]林秋桂.新課程背景下高三物理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6,45(0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