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朋友發(fā)來一篇文章《我們都低估了“寫下來”的力量》,他認為“寫下來”有“包治百病”的神奇功效。“寫下來”是情緒的調(diào)節(jié)器,是專注的聚焦器,是行動的發(fā)動機,是目標(biāo)的出發(fā)地,是思考的挖掘機。這話我絕對信,因為我是嘗過甜頭的。
其實,寫作的好,無須贅言。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xué)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朱永新教授甚至愿意開“成功保險公司”:只要你堅持每天寫1000字,10年后,如果你沒有成為成功人士,我愿意以一賠百。只是,奇怪得很,這上等好事在絕大部分人面前卻沒有任何誘惑力。
說實話,堅持寫作太難了。
寫作為何這么難?有人會大聲喊出來:“費腦子!傷頸椎!太孤獨!”曹雪芹都感嘆:“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所以,有人說寫作是一種享受,我怎么聽起來好像大人哄小孩說“藥是甜的”呢?當(dāng)然,也不排除有些藥的確很甜。說實話,我20年寫下1000多篇文章,幾乎都是硬著頭皮寫的。尤其是寫一些不感興趣的東西,往往會表現(xiàn)出明顯的拖延癥。
那么,寫作的快樂在哪里?就在寫完后的欣賞里。看著自己堆出來的密密麻麻的小字,好似生下來一個模樣俊俏的孩子,越看越愛。也如登山,登到山頂后“一覽眾山小”的舒暢,是遛大路的人所不能體會的。
寫作是生命的新生,是心靈的登山。
不過,最大的問題來了:如何堅持寫下去呢?常常聽到有教師說,每天事情太多,根本靜不下心來寫作。作家?guī)煴卞肥沁@樣回答的:“如果你無法靜下心來寫作,那就坐下來寫你心中的念頭,想到什么就寫什么,連續(xù)寫上15分鐘,你就能集中注意了?!?/p>
我有一“狠招”,就是把自己的寫作計劃高調(diào)“曬”出去,讓他人幫忙監(jiān)督,然后靠勵志語“過活”:每一次燒掉后路的火,都是照亮前方的光。不過,計劃有時也會因事“腰斬”。
可能有朋友會問:你寫作的時間從哪里來?我想,很少有人因為時間不夠減少吃飯的次數(shù)。你就不妨把每天寫作定為你的第四頓飯,時間20分鐘到40分鐘不等。我通常會在下班后的一個小時里“吃完”我的“加餐飯”,然后心滿意足地回家。忙的時候,就利用手機的語音功能,錄下說的話,然后轉(zhuǎn)換成文字,也是一種便捷方式。
還等什么呢?只要“寫下來”,你就贏了!
(《中國教師報》2020年1月22日 涂玉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