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娟
我是一名在農(nóng)村基層工作近二十年的教師,多年擔任班主任工作,深知班主任工作的舉足輕重。班主任是班集體的靈魂,是教育者和指導者,是學生、家長、科任教師之間的橋梁,更是孩子心靈的守望者。
一、農(nóng)村初中班主任工作的主要難處
(1)農(nóng)村學生家長文化水平普遍較低。這些家長對學生人格品質(zhì)的形成和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多是放羊式的教育,在關(guān)鍵時刻起不到指引作用,個別甚至造成了負面影響。
(2)農(nóng)村留守孩子太多。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物質(zhì)文明的豐富,父母外出務工已是普遍現(xiàn)象,多數(shù)家庭經(jīng)濟條件得到了改善,但農(nóng)村留守孩子卻比比皆是,他們多由爺爺、奶奶代養(yǎng)。這部分學生缺乏父母的關(guān)愛和培養(yǎng),因父母覺得對孩子虧欠,就努力用物質(zhì)來補償孩子,因此,大多孩子嬌生慣養(yǎng)、自私任性、獨立性差、不會給予別人愛與關(guān)心。
(3)學生厭學情緒嚴重。隨著小學取消升學考試,學生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進入初中,幾乎不用分數(shù)來衡量,學習成績好也罷,差也罷,全部錄取初中學習。進入中學,課程增加,學習任務重,中考壓力隨之而來。小學沒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到中學就逐漸掉隊,漸漸地就產(chǎn)生了厭學的情緒。另外,中學階段正處于青春期,對于平時就缺乏父愛母愛的孩子,思想上就更容易出現(xiàn)對學習的抵觸情緒。有了這種情緒,班主任做思想工作,一般是不容易聽進去的。
二、做好農(nóng)村班主任工作的幾點總結(jié)
(1)愛學生,先要接受他們的情緒。接受他們的情緒也就意味著你站在理解他們的一邊,用孩子的話來講就是“一伙的”,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是也。若從一開始就是批評、指責和訓斥,那你就和孩子們畫好楚河漢界了,你的“道”再高妙又有何用?只有學生在心里先接受你,下來你才可以施展你的道行。例如:有次我上課向某位學生提了一個問題,他正在開小差,肯定回答不上來。這時該怎么做?大多數(shù)老師可能會批評他:“不知道了吧?誰讓你剛才不好好聽講,我在上面講得那么辛苦……”學生除了羞愧還會產(chǎn)生憤怒:“回答不出來怎么了,知道也不想說!”之后就是僵持,都輸了。我是這樣做的:“你回答不出來一定有點難為情吧(接受情緒,學生就有了認同感)?沒關(guān)系,不懂下課可以過來問我或者問問同學(給出建議、選擇),爭取弄明白就好了!”結(jié)果,不言而喻,我提醒了他,也教育了他,他下課后還真找同學搞清楚了那個題目。他還對別的同學說:“我不會老師都沒批評我,再弄不明白就真的不好意思了?!?/p>
(2)愛學生,就給他們選擇。我很少強勢地要求學生做什么,我總是給他們選擇。給選擇是尊重孩子的一種具體方法。就像上面的例子,孩子覺得自己是有自主權(quán)的,不是被迫的,他的積極性就會提高。再如:我班上有一位女同學不太愛運動,有次我?guī)麄冏鲇螒颍斄藭辛P則,但我沒明說,為的是后面因人而異。后來輪到她受罰了,我知道她上肢力量很差,就故意說:“你是愿意做50個深蹲還是10個俯臥撐呢?”一聽這么懸殊的對比,結(jié)果就是我想要的。呵呵,我這班主任當?shù)糜悬c“狡猾”。
(3)愛學生,就給他們立規(guī)矩。“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只有有約束的自由才是絕對的自由。我給我班學生立的規(guī)矩很簡單:①損害自己名譽的事不做;②損害別人利益的事不做;③該自己做的事一定要做,還得盡量做好。若學生真的犯什么錯誤了,我就問這三個問題。問完后給出選項,一般孩子都會很配合地達到我的教育目的。
(4)愛學生,就告訴他們你的感受。這件事情做得很好還是很糟,記得盡量不要評價,要描述你的所見與感受?,F(xiàn)在我們教育上很提倡賞識教育,到處充斥著“你好棒”、“你真厲害”的說法。我不敢茍同,我更欣賞和傾向于描述所看見的事情?!暗匕搴芨蓛簦v桌也很平整干凈,書都整齊地擺放在書架上了,勞動工具擺放。也很整齊……描述你的感受:“走進這間教室讓人感到很舒服,我真愿意在這里多呆一會兒?!庇妹枋鲂缘恼Z言來概括學生值得表揚的行為:“你把這些書籍都分門別類地整理好了!”這能讓被表揚者感覺更加真實可信,也更值得高興。
(5)愛學生,就多注視他們關(guān)注的焦點。現(xiàn)在的孩子幾乎都有手機,男生最大的樂趣就是上網(wǎng)和玩游戲,而女生就是喜歡追星和聊天。我想多了解他們,光靠學校和課堂是遠遠不夠的。后來我靈機一動建立了班級QQ群,我任群主。剛開始我只在群里和大家打招呼,就看看大家都在聊什么(還是先認同),不了解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不知不覺中我能加入他們了,后來我能引導他們了,再之后很多同學都愿意和我私聊,告訴我他們的小秘密,和我一起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我們彼此間聯(lián)系得更緊密了。后來我的時間嚴重不夠用,也怕聊多了影響大家學習,就和大家商量(集體決定的事大家會遵守):怎么能不影響大家學習,又能留給老師一點時間?經(jīng)過討論,大家決定:①十點必須下線;②每天按學號最多三個人可以@老師,特殊情況可以例外。大家自覺遵守,一直做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