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維順
摘 ?要:閱讀教學可以說是語文教學的常態(tài),在語文課堂上師生要通過對教材文章的閱讀來實現(xiàn)語文知識的掌握以及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為此,探討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策略是十分必要的。作為高中語文教師要時常加強對這方面的思考。為此,本文從“創(chuàng)設豐富的閱讀情境”“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延伸閱讀范圍”三方面出發(fā),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進行了具體探討,希望能為廣大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閱讀教學一直都是語文教學中不容忽視的一部分,尤其是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其關乎著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但是在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課堂上,教師為了完成繁重的教學任務,忽視了從高中生的興趣特點和發(fā)展需要出發(fā),而是遵循傳統(tǒng)教學模式按部就班地講解知識,從而導致閱讀教學缺乏有效性。為此,高中語文教師要改變以往的傳統(tǒng)教育,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方法,挖掘有效的教學資源,提高閱讀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促使高中生更好地進入閱讀世界。
一、創(chuàng)設豐富的閱讀情境,提升閱讀體驗
學習的過程不能僅僅是學生在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應該是學生根據(jù)教師的引導,利用生活經(jīng)驗和以往積累的知識,主動構建認知結構的過程,其他人無法替代此過程,尤其是在閱讀過程中。為了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主動性,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投入閱讀中,而不僅僅依賴教師的逐步講解,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閱讀情境。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要求和學生的知識獲取特點為學生提供適當?shù)拈喿x情境,以情境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情感,讓學生提升自身的閱讀體驗。
例如,在教授屈原的《離騷》這首詩時,細細品讀時總有凄楚悲涼之感縈繞在心頭,久久不能釋懷。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的時候就可以設立相同的情境。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朗讀這首詩的時候,要采用緩慢、低沉、凄涼的語調(diào),帶領學生設身處地地去聆聽屈原的心聲,走進這篇詩歌所營造的意境,從而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單憑教師的朗讀可能不能使學生融入課堂,在情境創(chuàng)設方面有所不足,為此教師可以上網(wǎng)尋找合適的配樂、視頻以及相關的小短文,然后在課堂上結合多媒體將其呈現(xiàn)給學生,力求打動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勾起學生想要理解屈原、傾聽屈原的欲望。然后再帶領學生去運用一定的閱讀方法深入體會詩歌內(nèi)容。
二、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提升閱讀效率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從而促使學生能夠逐漸做到獨立閱讀,逐漸擺脫依賴教師的窘境。在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之后,高中生不管面對什么樣的閱讀材料,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自主擬定閱讀計劃、恰當選取閱讀手段、高效開展閱讀學習過程,最終可以對文章做出合理的理解。由此可見,語文教師在引導高中生進行閱讀時要十分注意“授人以漁”。
例如,在閱讀《荷塘月色》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首先要求學生從頭到尾完整地朗讀一遍,默讀一遍。然后想一想,這篇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寫了一種什么事物?目的是要學生對文章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獲得一個粗略的總體印象,對情節(jié)內(nèi)容能用幾句話講出來,理順文章脈絡。之后,教師可以再讓學生去將文章作者、故事背景的信息搜集出來,為深入理解文章做好準備。接著,學生可以開展細讀,仔細分析文章結構,總結每段分別講了什么,然后細讀詞句。在細讀中,學生可以輕聲地一句一句地邊讀邊想,對生字新詞等進行勾畫,對一些好詞好句進行分析,并記下自己不懂的問題。之后,學生可以相互討論,就自己的閱讀收獲和不懂的問題和同伴交流,或者也可以尋求教師的幫助。這樣引導學生逐漸掌握閱讀的步驟和方法,提升閱讀的效率。
三、延伸閱讀范圍,提升學生的閱讀視野
教師在高中閱讀教學中,不能將學生的閱讀視野僅僅局限在教材中、課堂上,這十分不利于學生的語文學習。需要注意的是,課外閱讀也是對語文學習的一種延伸和補充。通過課外閱讀,學生不但拓展了自己的閱讀面,鍛煉自己的閱讀能力,還可以為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對于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因此教師要注意延伸閱讀范圍。
例如,語文教師可以在每周抽出一兩節(jié)課,讓學生自由閱讀,對此沒有特別規(guī)定。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合適的書籍,還可以鼓勵學生開展好書推薦活動,讓學生自己給同學們推薦自己心目中的好書,將自己的閱讀收獲和感受告訴同學。在一段時間過后,教師還可以開展閱讀交流會,使學生在閱讀后與他人分享自己的觀點,認識到閱讀交流的意義,即主要是拓寬學生的視野,促進他們的情感交流,為以后的學習做準備。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學生還要做好閱讀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生要將自己的閱讀收獲有效記錄下來。
總而言之,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這就要求高中語文教師要做好閱讀指導,通過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的結合,促使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將學生的閱讀視野和能力都有效提升,這樣才能保證閱讀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李超.關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方法的探索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49):103.
[2]張得英.讓課堂內(nèi)外閱讀相結合 ?提升語文課堂教學實效[J].名師在線,2017(2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