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
[摘 要]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倡導自主學習,符合學科教學基本特點,契合學生學習訴求,其實踐應用價值極為顯著。學生接受信息較為靈敏,教師適時設計一些游戲、問題、活動和任務,不僅能夠為學生自主學習帶來更多調度,提升信息學習品質,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
[關鍵詞]小學信息;自主活動;創(chuàng)新設計
[中圖分類號] G4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0)33-0083-02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這是所有學科都需要面對的任務。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科特點有深度分析,也要對學生學習訴求有更多把握,這樣才能有效提升信息學科教學的綜合價值度。小學生對信息技術有特殊情懷,教師抓住學生學習心理展開具體設計,利用游戲、問題、活動、任務等操作形式進行綜合調度,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
一、引入游戲,提升自主學習趣味性
學生對游戲情有獨鐘,在自主學習任務布設時,教師不妨以游戲展開教學調度,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對網絡游戲最有感覺,如果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能夠有所借鑒,自然能夠給學生帶來感官沖擊,讓學生在娛樂之中完成學習任務。信息學科教學中的游戲,需要與學科學習有更多融合,將學習內容融入游戲之中,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學習認知構建。信息技術中的游戲,需要與學科形成高度契合,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
如教學蘇科版小學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初識“WPS演示”》,教師在課前為學生設計了預習任務:自學課本,獨立操作,制作標題幻燈片,看誰制作的幻燈片更有個性,準備參與班級展示活動,屆時,老師也要自己制作一張幻燈片,和大家一起展示,我們不妨進行一個比拼,誰輸了,需要接受一些懲罰。學生聽說要與老師做比拼,都表現出極高的參與熱情。學生利用更多課余時間研讀文本內容,反復進行幻燈片的制作嘗試,最終形成設計方案,以信息共享形式傳遞到網絡交互平臺。
教師為學生設計了課前預習任務,成功調動學生自主探究實踐的熱情,特別是設定了師生比拼活動,將學生學習思維激活了。因為學習活動增加了比賽、游戲的成分,讓學生有更多的信心展開主動學習。學習趣味性大增,其課堂調度效果凸顯出來。
二、投放問題,提升自主學習研討性
教師為學生投放一些思考問題,也能夠有效提升自主學習的研討水平。學生大多有主動探究的意識,教師要抓住學生心理展開問題設計,利用問題進行課堂調動,在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中達成學習共識。信息技術與學生生活有太多關聯,教師問題設計需要有融合意識,讓學生接軌生活認知展開自主學習思考。
如在教學《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相關內容時,教師先為學生播放一段幻燈片演示文稿,給學生提出一些思考問題:這些幻燈片中加入了一些圖片,讓幻燈片有了更多靈性和色彩,你知道是怎樣操作的嗎?如何對這些圖片進行修飾處理呢?如果讓你來制作“自我介紹”幻燈片,你會如何設計呢?學生針對教師問題設計展開了深入思考,并自覺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對幻燈片插圖加入操作方法進行進一步研究,逐漸找到一些方法和路徑。教師在學生學習操作過程中跟進指導,幫助學生順利進入操作環(huán)節(jié),并為學生提出一些合理建議。
教師利用問題展開教學調度,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學生對幻燈片插入圖片操作有特殊學習興趣,特別是自主制作“自我介紹”幻燈片,給學生提出更高要求。學生對這樣的操作設計有特殊敏感性,自然會形成豐富學習主動力。學生學習有了更多熱情,其學習研究呈現創(chuàng)造性特征,這正是教師所追求的教學效果。
三、設計活動,提升自主學習探究性
信息學科教學離不開活動的支持,教師利用活動布設機會展開教學調度,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究性。討論活動、設計活動、展示活動、游戲活動、競賽活動、搜集活動、共享活動等,都屬于自主學習活動范疇,教師在具體設計和選擇時,需要做出統籌考量,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水平,全面形塑其學科綜合能力。
如教學《設置動畫效果》時,教師先播放演示文稿,讓學生感受動畫效果,學生受到心理觸動,自然產生主動學習的熱情。為進一步激活學生自主學習思維,教師為學生設計了一個競賽活動任務:以同桌為單位,兩個人合作學習,自行創(chuàng)建演示文稿,然后借助“動畫”選項中的“動畫方案”進行具體設計,準備參與班級演示比賽活動,我們要進行集中評價,評選出班級最佳幻燈片動畫設計作品。學生接受這個學習任務后,都能夠積極行動起來。因為只有兩個人組成的團隊,其研讀更為靈活。經過一番努力,每一個團隊都推出了自己的作品,課堂展示評價活動順利啟動。教師組織了評委現場賦分,評選出班級最佳動畫演示作品10個。
教師利用比賽活動展開教學設計和調度,切合學生學習心理。小學學生大多有表現欲和好勝心,對這樣的團隊比賽有更高接受度,自然會非常重視,自覺展開相關操作。通過教學效果評估可以看出,比賽活動設計帶有更強鼓動性,其助學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四、調度任務,提升自主學習有效性
任務驅動是信息技術學科最為常見的教法應用,教師要對具體任務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針對學生自主學習實際做出積極探索,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性。在學生自主學習時投放適合的任務,學生學習有了明確的目標,其調度組織效果便自然產生。任務驅動要求學生集體參與,教師在任務調度中,要結合游戲、競賽、合作等內容進行部署,以提升任務完成效率。學生學力基礎存在差異性,教師需要針對不同群體學生設計不同任務內容,以體現因材施教原則。
如教學《WPS的演示特色功能》,教師先給學生設計了幻燈片制作任務:班級要參加學校舉行的歌詠比賽,老師需要展開宣傳和調動,替老師制作幻燈演示文稿,以電子課件形式呈現出來,激發(fā)大家參與比賽的熱情。學生接受任務后,都能夠進入到具體的操作環(huán)節(jié)。教師跟進指導,對學生編輯過程中存在的個性問題給出具體的講解。學生制作文稿遇到許多困難,大多不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教師為學生設計了課外學習任務:將編輯的文稿保存到云文檔之中,回家之后繼續(xù)操作。學生開始了熱議,對相關操作方法展開主動探索。教師做出具體示范操作,學生逐漸掌握了操作要領,很快就完成了存檔操作。教師在巡視中發(fā)現,還有部分學生沒有找到正確的操作途徑,便要求同學習小組的成員相互幫助,讓每一個人都掌握這個操作要領,課堂學習再度形成高潮。
教師為學生設計了文稿存儲任務,這個學習任務很簡單,其訓練價值可不低。學生能夠借助云操作展開信息學習,不僅豐富了學習視野,形成了多元體驗,還培養(yǎng)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意識。信息技術有廣泛應用價值,教師從這個角度展開引導,利用任務進行具體驅動,給學生帶來更多學習啟迪,其助學效果也會更為顯著。
自主學習是學科核心素養(yǎng)重要培養(yǎng)指標,教師從學科教學實際出發(fā),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自主學習機會,能夠獲得豐富教學回饋。信息技術學科有自身特點,非常適合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小學學生對網絡、電腦有特殊情結,有主動參與自主學習的渴望,這都是極為難得的教學契機。教師要從信息教學實際出發(fā),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方法,以有效激活學生學習熱情。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