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粉
[摘 要]主題意義引領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指教師圍繞故事為語言學習提供的主題范圍或主題語境,引導學生在朗讀、探討和表達中發(fā)現(xiàn)主題內涵,挖掘主題背后有價值的信息,使學生在閱讀中受到熏陶。教師可圍繞主題意義優(yōu)化閱讀教學,融入多元化表達方式,鼓勵學生深度挖掘主題意義,豐富認知,開闊視野,為提升閱讀理解與表達運用能力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英語;主題意義;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23.3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0)33-0044-02
《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英語課程內容是發(fā)展學生英語學科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等六個要素的核心素養(yǎng)基礎。也就是說,主題意義是教與學的核心任務,教師要以此整合教學內容,引領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同時,主題意義探究直接影響學生語篇理解的程度、思維發(fā)展的水平和語言學習的效果。現(xiàn)行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都是基于一定故事背景下的理解拓展,明確了主題范圍,需要學生圍繞故事主題,融入主題情境,認真閱讀構思、協(xié)作探知與思考拓展,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一、自由朗讀故事——發(fā)現(xiàn)主題內容
朗讀是學生走進語篇和融入語境的有效途徑,也是學生發(fā)現(xiàn)語篇主題內容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學生大聲朗讀的機會,引導他們通過朗讀來認識語篇,調動他們的眼睛、嘴巴和大腦等感官積極參與,讓他們始終保持飽滿的學習熱情。同時,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朗讀情境,引領他們在主動認知中感受主題表達的內容。
例如,教學五年級上冊Unit 3《Our animal friends》的“Story time”時,教師引導學生圍繞“The importance and value of animals”的表達主題,大聲朗讀語篇,深化理解。在朗讀時,教師讓學生圍繞“What are characters of the animals?”“Why did the author like the animals?”“What do the human do for the wild animals?”等話題進行思考,從保護野生動物的主題中認識其中的意義。教師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大聲朗讀,不僅有利于學生融入語篇和語境,還能使學生結合語篇主題進行深入探究,在逐層探究的過程中找到有價值的信息,滿足多維度的認知發(fā)展需要。同時,學生在自由朗讀中聚焦核心詞匯,從相關的素材中形成敏銳的語言感知。
學生在自由朗讀中聚焦表達詞匯與核心語句,在串聯(lián)成句中理清認知思維和體系。因此,教師要多給學生朗讀時間,引導他們從語篇中摘錄重要詞匯,在歸納總結中發(fā)現(xiàn)更多有價值的信息;要讓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介紹自己的閱讀發(fā)現(xiàn),大膽地表達自己的閱讀感知與收獲。
二、合作探討故事——挖掘主題內涵
主題意義下的閱讀教學需要學生在認真研讀語篇中聚焦故事主題,從故事中挖掘有價值的信息。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故事時,要多給學生主動協(xié)作探究的時間,讓他們在相互切磋中集思廣益。圍繞故事主題的意義,教師可讓學生提建議,引導他們在“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中形成深刻的理解感知。同時,學生基于主題意義的探究,也是積淀文化知識的有效切入點。
例如,教學六年級上冊Unit 3 《Holiday fun》的“Story time”時,教師引導學生針對問題“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n your spare time?”找出文本中的詞匯。學生結合Mike和Liu Tao的對話,通過“visit”“Great Wall”“pick”“fish”等詞匯,主動探究“怎樣度過假日”。教師建議學生根據(jù)故事內容,圍繞問題“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the National Day?”進行同桌交流,幫助他們打開表達思路。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求學生圍繞問題“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the National Day?”進行小組討論,讓他們從中找到有意義地歡度國慶的主題,增強探究意識,為深入挖掘主題提供必要的準備。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圍繞學生感興趣的熱點問題,多給他們對話的機會,引領他們探討對話語境和故事,升華感悟體驗;多給學生相應的任務話題引導,鼓勵他們在相互交流中進入語境,在相互切磋中提升語言技能。
三、模擬表演故事——體會主題意義
主題意義下的閱讀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悟能力,要求學生在自主研讀中挖掘隱藏在背后的深層價值。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走出“以本為本”的閱讀“泥潭”,鼓勵他們融入語境,在表演中感受主題,這遠比教師的講讀更有現(xiàn)實意義。學生模擬角色表演故事,便于其體味主題意義,深刻感知,這是跳出文本主動探究的開始。
例如,教學六年級上冊Unit 1《The kings new clothes》的“Story time”時,教師結合故事中The King,the two men,the little boy等角色,建議學生就問題“How do you understand beautiful?”仔細琢磨:“Why did the King like new clothes? What did the two men do for the King?What did you get from the little boy?”學生在融入人物內心世界中深深體會到:皇帝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其實美麗不僅僅是外表美。在扮演小男孩的角色時,學生被其誠實所打動,明白了“誠實是最美麗的”的道理。學生通過模擬角色表演,不僅深入閱讀語篇,還在表達中迸發(fā)思維靈感,說出心里話。
英語課堂中,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情境,鼓勵他們自選角色模擬表演,幫助他們反思模擬過程,提升語用的準確性和靈活性。
四、登臺演講故事——思考主題影響
學生是課堂的主角,享有自由表達的話語權。無論何種教學方法,都應該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終身發(fā)展”為根本,讓學生在表達中展現(xiàn)自己的特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學生搭建舞臺,鼓勵他們盡情表達,靜靜欣賞他們的精彩。同時,學生主動登臺演講故事,從第三人稱的角度陳述,別有一番滋味。
例如,教學五年級下冊Unit 4《Seeing the doctor》的“Story time”時,教師結合Su Hai和Mike的對話,引導學生從相關的話題中深入揣摩和說出心里話:“If you were ill,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學生在思考中紛紛圍繞“How to settle the problem?”“How to see the doctor?”等話題深入表達。學生根據(jù)閱讀理解,結合親身經(jīng)歷,從“Health is very good for us”的角度闡述自己的觀點,拓展故事表達的主題意義。
英語課堂中,教師從故事主題意義的角度給學生各抒己見的機會,幫助他們在演講中融入語境,給予他們多元化與針對性的指導,引領他們在充分表達中形成理性感知,更好地學習和使用英語。
總而言之,主題意義引領下的英語閱讀教學更注重從故事表達主題中提煉有價值的信息,讓學生在閱讀故事、揣摩故事、理解故事、思考故事中產生共鳴,形成深刻且全面的認知。學生在主題意義下閱讀故事,主動走進語篇了解主題,自覺地融入語境感悟主題,不僅是掌握閱讀文本內涵的需要,更是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的沃土。
(特約編輯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