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飛飛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投入力度和水平大大增加,素質教育的教育思想觀念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之中,甚至已經逐步滲透到小學、初中甚至是高中的教育課程體制內,初中的語文教學也毫不例外。接下來筆者將著重對核心素養(yǎng)培育融入到初中的語文教學課堂中的實現(xiàn)途徑做出淺略的敘述和分析,以此希望能對素質教育觀念滲透到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的過程實現(xiàn)具有啟發(fā)性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初中教育;語文教學;人文素養(yǎng);實現(xiàn)途徑
學生的初中階段學習對于他們自身的學習能力、習慣以及素養(yǎng)的未來成型走向是基礎性的、引領性的“地基”,因而更是不能忽視于對他們文化內涵素養(yǎng)的塑造和提高。當今我國的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時刻注重將人文素養(yǎng)有機地融合、穿插進日常的課本教學內容,教學目的上也應從多個角度深入地展開制定,不能只單純限于學生素養(yǎng)的發(fā)展提高,也應幫助學生借此建立一個健康正確的思想觀念體系。
一、以傳承、理解文化為落腳點實施教學內容
相對而言,語文是一門偏向語言類的課程科目,它的教學專題內容離不開文化的豐厚底蘊作為支撐。因而對語文科目的教師來說,他們無時無刻不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激發(fā)起學生心底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與敬佩,促使學生更進一步做好對文化的傳遞與繼承。
以初中語文課本中文的內容為例,其中每一篇都是由教育界的多個專家聚在一起研討和多維度分析中精選出來的,可以說是十分的權威和典型。尤其是古文專題則更富含相對深厚、悠遠的文化意蘊,譬如:《醉翁亭記》《〈論語〉十則》《桃花源記》《岳陽樓記》《小石潭記》等。語文教師在分析與講解這一類的篇章時,不能只局限于對文章意思的理解,更要重視挖掘深藏的內涵、讓學生深刻地感受文化的巨大魅力所在。
除此之外,教師還能通過以下途徑來更好地推進核心素養(yǎng)與語文教學之間的相互滲透融合:充分利用課下來對學生進行文化核心素養(yǎng)方面的拓展;組織一些文化常識、古言、詩詞歌賦類的活動與比賽;重視教師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水平的提高;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對文化內涵所思所想的交流探討和分析等。
二、以美學教育為基礎實施教學活動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也同樣需要培育學生對語言魅力的感知、鑒賞、創(chuàng)造與體驗等相應的核心素養(yǎng)。這就需要教師在語文教學課堂中,不應止步于課文的字句、語法等一些知識點的教學內容,更要引領學生產生多維度、全方面的思考和賞析,比如:文章的核心思想、表達情感的手法與技巧、全文布局的邏輯結構、修辭方法的融入等。實際應用中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為例,教師在課堂上通過提出相應問題,來引導學生從其對父親的情感表達方式和人物細節(jié)的描述等方面進行著重討論與強調。在課下不能因為這篇文章講完就將其拋之腦后,這就需要教師增強對學生的督促記憶。最佳的方式可以通過布置相應的仿寫作業(yè),使學生在實際的練習過程中充分應用與感受語言運用的絕妙之處。
三、以拓寬思維模式為主要內容實施教學活動
語言類的學科要求學生不是只需掌握基本的書面知識就可以,更應確保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靈活熟練地運用,這都需要學生塑造、形成自己的邏輯思維模式,尤其體現(xiàn)在口語與寫作這兩個方面。因為無論是哪個方面,都是在進行表達過程,這就要求學生構建一定的結構體系,否則就會導致他人對理解其所表達的內容毫無頭緒。
教師在具體教學實踐過程可以借當前的熱點新聞作為課堂講授內容的一個主題環(huán)節(jié)與學生展開交流討論,不僅巧妙地吸引、集中學生們的注意,更能使思維與思維之間擦出火花,潛移默化中就大大拓寬學生的思維視野,進而實現(xiàn)對全面發(fā)展的新型人才培育。
此外,教師在課下要求學生將對于熱點的思考進行整合梳理,并以文章的形式表達出來,進一步深化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育和促進,同時增強其對于社會的關注度與參與意識。
四、以架構、應用語言為支撐實施教學活動
語文科目在對于語言的應用方面比較強調綜合實踐素養(yǎng),即學生如何將語言更好表達出來的能力。初中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增強培育學生架構、應用語言的素養(yǎng)能以不同的角度來著力實施:首先,避免語文教學課堂“獨角戲”化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教師應盡可能借助不同的方式來引導、激發(fā)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其次,通過舉行一些班級活動來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良的口語表達氛圍與交際環(huán)境。每次可以設置一個主題并提前告知學生進行準備,以防止無話可說的狀況出現(xiàn),反而抑制了學生的表達欲望。最后,同樣可以通過舉辦辯論、主題演講以及詩朗誦等相關比賽,刺激學生在競爭激烈的環(huán)境下挖掘與發(fā)展自己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五、結束語
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融入,可以說是當今教育體制改革中極具探索性、創(chuàng)新性、實踐性的教研成果。在豐富升華語文課程內容的同時,它也極大程度上適應了當今社會對于全面成長的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規(guī)律和需求形勢。綜上來看,筆者相信將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概念融入滲透到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是未來的教育事業(yè)成長的一大走向。
參考文獻:
[1] 張小燕.挖掘語文文本特質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J].成才之路,2015(06)
[2] 吳冬云.文學教育對學生素質培養(yǎng)的影響[J].文學教育(下),2008(07)
[3] 羅先慧,李金云,李勝利.初中語文教學研究熱點問題回顧與展望——2017《復印報刊資料·初中語文教與學》論文轉載情況分析[J].語文建設,2018,(07)27: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