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盼 王 博 常 陸
作者單位:河南省人民醫(yī)院老年科一病區(qū)鄭州大學人民醫(yī)院河南大學人民醫(yī)院450003
2型糖尿病是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由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缺陷導致,具有遺傳性,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僅次于心血管和腫瘤疾病,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多尿、多飲、多食、體重下降[1]。衰弱狀態(tài)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衰弱主要是指老年人生理機能的下降,抗應激能力減退,維持機體穩(wěn)態(tài)能力下降,衰弱預示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概率和致殘概率上升[2]。普拉提訓練聯(lián)合膳食管理是對老年2型糖尿病伴衰弱患者的新型干預措施,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死亡率和住院率。普拉提訓練是鍛煉軀干和肢體活動范圍和活動能力,改善身體平衡的全身運動。膳食管理是通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習慣控制血糖的重要措施[3]。本文探討普拉提訓練聯(lián)合膳食管理對老年2型糖尿病伴衰弱住院患者的療效。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間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2型糖尿病伴衰弱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6例,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齡60~76歲,平均(68.04±4.78)歲,病程2~20年,平均(11.31±5.49)年,BMI 16.06~27.30kg/m2,平均(21.85 ±3.02)kg/m2。觀察組44 例,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齡62~77歲,平均(69.50±4.25)歲,病程3~21年,平均(12.03±5.12)年,BMI 16.75~28.02kg/m2,平均(22.39±3.10)kg/m2。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②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4],且患者為虛弱狀態(tài);③無運動習慣;④患者或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書。排除標準:①患有嚴重的心肺功能障礙、惡性腫瘤、癲癇等疾??;②患有嚴重的精神疾??;③運動障礙。兩組一般資料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藥物治療和膳食管理方式,藥物治療:二甲雙胍餐后服用(生產廠家:北京雙鶴現(xiàn)代醫(yī)藥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1020908),0.5g/次,3 次/天;必要時使用胰島素治療,不作為常規(guī)用藥。膳食管理方式:在入院后,醫(yī)護根據(jù)患者病情制定飲食計劃,按標準攝入熱量。①每日定時定量用餐,每天食用低糖分水果100g左右,如血糖高于10mmol/L,暫停水果,每天食用蔬菜500g,適當增加鈣、鉀等微量元素食物,禁止患者飲酒。睡前可加餐少量牛奶,夜間0:00,3:00,6:00 監(jiān)測患者的血糖水平,避免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的發(fā)生。②主食選擇粗糧如玉米、豆質類食物,副食選擇富含維生素、含糖量少的蔬菜如白菜、黃瓜、菠菜、西紅柿、胡蘿卜等。③食用含蛋白質較多的食物,如魚類、瘦肉、蛋類、奶類等。脂類食物應多食用低膽固醇的食物,如蛋黃、黃油等。每日食物的熱量攝入分配,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為25%~30%、10%~20%、50%~60%,每日三餐熱量的比例為25%、40%、35%。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普拉提訓練,在康復中心分批訓練:①患者仰臥位,頸部處于放松狀態(tài),脊椎自然彎曲。吸氣5次,緩慢吐氣5次,收縮腹部,上體起。②仰臥位,腹部收縮,雙腳抬起。背部貼于地面,頸部放松。呼氣時頸部抬起,頭部離開地面,同時提膝貼緊上身。③俯臥位,腹部肌肉收縮,將肚臍部抬離地面,吸氣抬頭,胸部手臂抬離地面,背部肌肉收緊,呼氣后再緩慢放下,上身軀干靜止狀態(tài),雙腿抬離地面。④仰臥位,抬左腿,吐氣,髖關節(jié)不能移動,以收縮腹部肌肉帶動抬腿動作。左腿放下時吸氣,再換抬右腿時吐氣,背部挺直,伸長頸部。兩腿輕輕地交替抬起、放下,保持勻速。以上動作反復進行3~5次,每天1次,每次訓練30分鐘。兩組的干預治療均連續(xù)進行3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評估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衰弱狀態(tài):采用中文版Tilburg衰弱量表(TFI)評估,主要分為軀體衰弱(8項)、社會衰弱(3項)和心理衰弱(4項)3個維度。所有項目采用二分類計分(0或1),總分15分,衰弱界限為5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衰弱狀態(tài)越嚴重。②自我管理能力評價使用自我管理能力量表(SDSCA),反應過去7天內的自我護理活動,分為6個維度總體飲食、具體飲食、運動、血糖監(jiān)測、足部護理和吸煙(11項),每項最高分為7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越好。③血糖控制能力:患者空腹時,抽取血液3ml置于促凝管內,離心分離血清,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監(jiān)測空腹血糖(FPG)??崭箷r,抽取血液2ml置于EDTA-K2抗凝管內,離心分離血清,吸取50μl紅細胞入250μl HbA1c稀釋液內稀釋,用免疫比濁法檢測糖化血紅蛋白(HbA1c)含量。在抽取空腹血糖后,口服75g無水葡萄糖,5分鐘內喝完,喝完后計時,或正常飲食,進食第一口開始計時,2小時后抽取靜脈血3ml置于促凝管內,檢測餐后2小時血糖(PBG),檢測方法與檢測FPG相同。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SPS21.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本研究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數(shù)據(jù)使用百分率表示,用χ2值檢驗比較組間差異,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用()表示,使用t檢驗比較組間差異,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TFI、SDSCA評分對比 觀察組TFI干預后與干預前相比明顯降低,低于對照組有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SDSCA干預后與干預前相比明顯升高,高于對照組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TFI、SDSCA評分對比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FPG、PBG、HbA1c對比 觀察組FPG、PBG、HbA1C干預后與干預前相比明顯降低,干預后對比低于對照組,均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FPG、PBG、HbA1c對比
2型糖尿病又稱非胰島素依賴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是胰島素對靶細胞不敏感和胰島素β細胞分泌胰島素不足,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造成的,以高血糖為特征,會伴隨三多一少、疲乏無力等癥狀。該病病程長,患者易出現(xiàn)衰弱狀態(tài),影響生活質量。衰弱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xiàn)為機體儲備能力下降,神經系統(tǒng)、代謝系統(tǒng)和免疫系統(tǒng)功能失調,抗應激能力下降,機體內環(huán)境穩(wěn)定能力下降。老年2型糖尿病伴隨衰弱狀態(tài)患者如不進行自我管理,會影響日常生活能力和血糖控制[5]。為了緩解患者的病情,本研究提出以普拉提訓練聯(lián)合膳食管理的方式對患者治療。
空腹血糖是糖尿病診斷的主要依據(jù)[6],正??崭寡侵禐?.9 ~6.1mmol/L,如大于7.0mmol/L 可診斷為糖尿病。餐后2小時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另一指標,是簡化的糖耐量實驗,反映了血糖水平控制的好壞,正常餐后2小時血糖值<7.8mmol/L,如≥11.1mmol/L 可診斷為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是血液中紅細胞血紅蛋白和血糖結合產物,可以反映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效果,其與血糖值呈正比[7]。本研究顯示,對照組干預后FPG、PBG、HbA1c比干預前水平下降,提示藥物治療聯(lián)合膳食管理可降低血糖水平。膳食管理方式加強了對患者飲食的控制,在控制攝入量的情況下,保證患者攝入適量營養(yǎng),減少高鹽、高糖攝入,有利于改善血糖、脂類代謝紊亂,有利于改善胃腸功能[8]。輕型糖尿病單純應用膳食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但治療效果并不理想。二甲雙胍為降糖藥,可以促進周圍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抑制糖原分解,降低肝糖輸出,提高葡萄糖的運轉能力,減低胰島素抵抗,抑制腸壁細胞攝取葡萄糖[9]。故藥物治療和膳食管理聯(lián)合應用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藥物治療聯(lián)合膳食管理,使血糖水平得到了控制,但對衰弱狀態(tài)改善不明顯。普拉提訓練是一種組合運動系統(tǒng)的療法,無年齡限制,主要是鍛煉控制核心肌群的能力,提升軀干和肢體的活動能力,加強人腦對肢體的支配能力,維持患者正?;顒雍蜕眢w平衡能力,訓練時有六大原則,即專注、控制、中心、呼吸、精準和流暢[10]。本研究顯示,干預后患者TFI評分低于干預前,SDSCA評分高于干預前,干預后兩組患者均有改善,觀察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普拉提訓練聯(lián)合膳食管理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衰弱癥狀。普拉提訓練可以改善骨骼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等,減輕衰弱狀態(tài)的癥狀,衰弱的病理基礎是骨骼肌質量減少,普拉提訓練可以加快蛋白質合成,促進線粒體發(fā)揮作用,影響線粒體介導的細胞凋亡信號通路,降低骨骼肌纖維流失,增加骨骼肌質量,減輕患者衰弱狀態(tài)。適量的運動使肌肉攝取葡萄糖增加,降低肝糖生成,血糖降低,有利于減輕體重,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自我管理能力是根據(jù)個人主觀能動性有意識、有目標地對自我行為控制的能力,本研究通過膳食管理和普拉提訓練使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11]。
綜上所述,普拉提訓練聯(lián)合膳食管理通過糾正脂類代謝紊亂和增加骨骼肌質量對老年2型糖尿病伴衰弱患者進行干預,可改善患者衰弱癥狀,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