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樹強,黃 赟,馬紅星,張 姝,孫朝琴,何 蕓,莫 非
(貴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臨床檢驗中心,貴州貴陽 550004)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2(SARS-CoV-2)感染引起,我國《新型冠狀病毒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將COVID-19臨床分型分為輕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1-2]。多數(shù)患者早期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早期病情因較為溫和易被忽視而發(fā)展為重癥患者,如不及時干預可能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征,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直至死亡[3-4],因此,在COVID-19早期進行鑒別診斷尤為重要。血常規(guī)是患者早期就診時首先考慮的檢測項目,并且具有成本低,普及廣的優(yōu)勢。因此,本研究回顧性分析486例確診為COVID-19普通型患者的血常規(guī)26項參數(shù)結果,為早期輔助診斷和治療提供更多實驗室依據(jù)。
1.1一般資料 收集2020年2-3月鄂州市第三醫(yī)院和鄂州市雷山醫(yī)院收治的486例確診為COVID-19普通型的患者納入患者組,其中男255例,年齡(51.35±16.45);女231例,年齡(53.56±13.38)歲。門診體檢健康者(核酸檢測陰性,非COVID-19)271例納入對照組,其中男140例,年齡(44.53±11.72)歲;女131例,年齡(45.21±12.39)歲。
1.2儀器與試劑 邁瑞B(yǎng)C539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每日使用配套質控品進行室內(nèi)質控,室間質量評價合格。
1.3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的診斷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頒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進行,普通型的納入標準:具有發(fā)熱、呼吸道等癥狀,影像學檢查可見肺炎表現(xiàn)[2]。
2.1患者的基礎疾病情況 男性患者中,合并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肝臟疾病(乙型肝炎或脂肪肝)、貧血、腎結石患者分別為12.9%(33/255)、5.5%(14/255),6.7%(17/255)、2.4%(6/255)、0.4%(1/255)、0.4%(1/255);女性患者中,合并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肝臟疾病(乙型肝炎或脂肪肝)、貧血、腎病綜合征、腎炎患者分別為16.0%(37/231)、4.8%(11/231)、6.1%(14/231)、2.6%(6/231)、0%(0/231)、0.4%(1/231)、0.9%(2/231)。
2.2各項指標在男性患者與男性對照者中的比較 與男性對照者比較,男性患者CRP和NEUT%明顯升高,WBC、LYMPH%、LYMPH#、EO%、EO#、RBC、Hb、Hct、MCH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項指標在男性患者與男性對照者中的比較或M(P25,P75)]
續(xù)表1 各項指標在男性患者與男性對照者中的比較或M(P25,P75)]
2.3各項指標在女性患者與女性對照者中的比較 與女性對照者比較,女性患者CRP和RDW-CV明顯升高,WBC、LYMPH%、LYMPH#、EO#、RBC、Hb、Hct、MCHC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各項指標在女性患者與女性對照者中的比較或M(P25,P75)]
2.4排除基礎疾病前后男女患者血常規(guī)參數(shù)比較 排除基礎疾病后男性患者198例,女性患者179例,排除基礎疾病前后比較,各項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排除基礎疾病前后男女患者血常規(guī)參數(shù)比較或M(P25,P75)]
續(xù)表3 排除基礎疾病前后血常規(guī)參數(shù)比較或M(P25,P75)]
2.5各項指標診斷COVID-19的ROC曲線分析 對有明顯差異的參數(shù)進行ROC曲線分析,男性患者NUET%、LYMPH%、LYMPH#、EO%、RBC、Hb、Hct、CRP及女性患者LYMPH#、RBC、Hb、Hct、CRP的ROC曲線下面積(AUC)>0.700,對COVID-19具有一定的輔助診斷價值。見表4。
表4 各項指標診斷COVID-19普通型的ROC曲線分析
本研究對已確診的COVID-19普通型患者的所有血常規(guī)參數(shù)結果進行分析,考慮患者病程中血常規(guī)的波動性可能較大,且首次檢查結果對疾病的輔助鑒別診斷意義較大,因此,研究選取患者入院的首次檢測結果。本研究共納入患者486例,其中男255例,女231例,基礎疾病中高血壓患者最多(男33例,女37例),其次為冠心病、糖尿病和肝臟疾病。排除基礎疾病前后結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研究對象所患基礎疾病對血常規(guī)參數(shù)結果的影響較小。
COVID-19的病原體SARS-CoV-2可通過S蛋白與細胞表面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受體結合感染細胞,從而激活經(jīng)典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RAS)調(diào)節(jié)途徑,下調(diào)ACE2表達,引起一系列病理改變[5-6]。SARS-CoV-2與SARS冠狀病毒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兩者同屬β屬冠狀病毒,具有79.5%的基因序列相似[7]。《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2]中也提到COVID-19發(fā)病早期WBC正?;蚪档?,LYMPH#降低,CRP升高,本研究結果與其一致,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男女患者LYMPH%和EO#也明顯低于對照者,其中EO#結果與LI 等[8]發(fā)現(xiàn)在發(fā)熱門診確診COVID-19患者中EO#低于其他非COVID-19患者的結果相一致。淋巴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都是機體重要的免疫細胞,文獻[1]報道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存在免疫細胞受損的過程,而患者感染SARS-CoV-2后也可能會因為免疫細胞受損而導致淋巴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降低,同時感染病毒后細胞因子的大量分泌,也會導致白細胞邊緣池細胞增加而循環(huán)池減少[9]。嗜酸性粒細胞受糖皮質激素的負反饋調(diào)節(jié)[10],RAS則會促進腎上腺素分泌糖皮質激素,推測機體SARS-CoV-2激活RAS的調(diào)節(jié)途徑也是引起EO#減少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結果顯示,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RBC、Hb、Hct均明顯低于對照者,與文獻[11]報道的RBC、Hb明顯低于健康對照者結果相一致。臨床資料顯示,研究對象的年齡均較大,免疫力降低,造血系統(tǒng)可能易受到SARS-CoV-2攻擊,引起造血抑制,其機制可能與文獻[12]報道的SARS冠狀病毒可通過CD13或CD66a 受體直接侵入造血細胞或感染骨髓基質細胞等,通過生成自身抗體或免疫復合物等免疫介導造成細胞損傷的機制類似。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NEUT%和EO%只有男性患者與男性對照者有明顯差異,RDW-CV只有女性患者明顯高于女性對照者,提示COVID-19男、女性患者之間血常規(guī)參數(shù)的變化存在差異,具體原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在血小板相關參數(shù)中,男性、女性患者均與對照者無明顯差異,這可能與本研究中研究對象均為COVID-19普通型患者,臨床癥狀較輕,病變未累及骨髓巨核細胞系統(tǒng)有關。
本研究對有明顯差異的參數(shù)指標進行了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男性患者NUET%、LYMPH%、LYMPH#、EO%、RBC、Hb、Hct、CRP及女性患者LYMPH#、RBC、Hb、Hct、CRP的AUC>0.700,具有一定的輔助診斷價值,因此除第七版診療方案[2]中的LYMPH#降低、CRP升高外,男女患者RBC、Hb、Hct的降低也有助于COVID-19患者的篩查,而對于男性患者NEUT%的升高,LYMPH%和EO%的降低也值得關注。
本研究結果確證了除《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的血常規(guī)參數(shù)改變外,還提示了男性NUET%、EO%、RBC、Hb、Hct及女性RBC、Hb、Hct等其他血常規(guī)參數(shù)的輔助診斷價值,以便及時篩查出患者,盡早進行干預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