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英
(江蘇省句容市人民醫(yī)院,江蘇 鎮(zhèn)江 212400)
急性胰腺炎(AP)是比較常見的消化道疾病,是急腹癥的一種,70%患者病因與飲酒過多、高脂血癥或膽管結(jié)石相關(guān),主要癥狀為腹痛、嘔吐、高熱等,重癥患者由于伴低血壓、休克、器官障礙等原因?qū)е滤劳?,AP的病死率約為10%,重癥患者的病死率更是達到50%以上,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由于AP病情發(fā)展迅速,需要及時對患者展開醫(yī)護救治,避免患者病情進一步惡化,在治療過程中,由于AP患者胰腺分泌的酶消化胰腺或周圍組織所產(chǎn)生的劇烈腹痛影響,患者負性情緒較多,身心舒適度較差。我院針對常規(guī)護理干預模式進行探討,在減少患者疼痛、負性情緒方面做了一定范圍的研究,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方法提高AP患者舒適度的同時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本研究針對我院舒適護理干預的AP患者開展實踐研究,探討AP患者采用舒適護理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颊咭话阗Y料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性別 年齡(歲) 平均年齡(歲)男 女對照組 25 12 13 32~68 57.6±7.6觀察組 25 14 11 31~71 57.8±8.0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護理內(nèi)容包括:入院后對患者、家屬開展急性胰腺炎的相關(guān)知識內(nèi)容的宣講和健康教育工作;指導患者正確的臥床休息,正確的營養(yǎng)補給、規(guī)范用藥、運動指導及必要的心理疏導;進行病情監(jiān)護的同時定時對患者的病房消毒;明確復診時間。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chǔ)上開展以提高患者舒適度,減輕患者疼痛及負性情緒影響的舒適護理干預,護理內(nèi)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2.1 護理方案
患者在入院后,成立由主治醫(yī)生和責任護士為成員的舒適護理干預工作組,通過與患者進行充分溝通交流后,兩者共同對患者病情、情緒進行評定并對患者、家屬在護理工作的要求進行分析、匯總,并根據(jù)患者的實際病情制定符合患者、家屬要求的個性化護理方案,定期對護理方案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確保護理工作開展順利的同時提高患者遵醫(yī)囑行為及就醫(yī)依從性。
1.2.2 環(huán)境因素
護理人員應針對患者個人習慣及要求優(yōu)化環(huán)境因素對患者影響,減少患者由于環(huán)境影響而導致的不舒適感,調(diào)整病房環(huán)境的溫度、濕度等情況,同時應考慮患者疼痛因素影響,做好相關(guān)的保護措施,努力提高患者對治療環(huán)境的認可及自身舒適度,患者在進行治療期間,可以采取播放輕音樂、觀看感興趣的視頻、影片等方式分散患者對自身疾病的關(guān)注程度,按照要求嚴格限制護理和探視人數(shù)。
1.2.3 心理護理
通過對患者的個人情況進行仔細評估的基礎(chǔ)上,及時開展心理疏導工作,避免患者由于疾病疼痛、治療費用等因素導致心理壓力大而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對患者、家屬分別開展疾病知識宣講、健康教育,取得家屬配合、支持,共同幫助患者調(diào)動積極參與、服從治療的積極性,使患者充分體會到自身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鼓勵家屬對患者表達內(nèi)心的關(guān)心、理解,在減輕患者心理負擔的同時提高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
1.2.4 疼痛護理
疼痛是患者不舒適的主要因素,醫(yī)務人員在開展護理工作中要充分尊重患者個人表現(xiàn),理解患者由于個人情況的不同,每個人的耐受度不同而對疼痛的不同表現(xiàn),針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開展分級護理干預,輕癥患者可以采取調(diào)整體位、按摩等方式緩解疼痛,對重癥患者采取必要的鎮(zhèn)痛鎮(zhèn)靜干預,減輕患者疼痛的同時注意使用藥物劑量及藥物反應。
對實施護理前、后分別對兩組患者患者的疼痛、負性情緒進行評分,疼痛評分以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開展,總分0~10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嚴重。負性情緒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分,總分20~80分,分數(shù)越高證明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
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0.0對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用(±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P<0.05代表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采用護理干預后,疼痛、焦慮、抑郁評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表現(xiàn),但比較采用不同護理干預后三項指標情況,采用舒適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疼痛、負性情緒指標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VAS、SAS和SDS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護理前后VAS、SAS和SDS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例數(shù) VAS評分 SAS評分 SDS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25 7.56±0.81 4.61±0.89 58.55±5.71 49.26±4.46 57.27±5.34 51.25±4.19觀察組 25 7.53±0.75 2.63±0.62 58.17±5.64 38.15±4.23 57.26±5.41 41.25±4.35 t 0.287 8.314 0.071 8.769 0.376 8.122 P>0.005<0.005 >0.005<0.005 >0.005<0.005
部分AR患者可能由于受到疾病疼痛、負性情緒影響,導致情緒激動、不配合治療、就醫(yī)依從性較差等因素影響臨床治療搶救、治療工作開展。舒適護理以貫穿以人為本理念開護理工作,著眼于護理質(zhì)量提高和患者需求,改善患者身心舒適度[4],通過舒適護理干預,減輕患者生理、心理不舒適的同時滿足患者的社會需求,提高患者治療積極性和信心,幫助患者提高治療效果[5],臨床救治過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就醫(yī)依從性。本次研究中,采用舒適護理干預手段的觀察組在VAS、SAS、SDS三項指標上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家屬對護理工作質(zhì)量更為滿意,舒適護理干預在臨床工作中有較好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針對AP臨床護理工作而言,采用舒適護理干預減少由于疼痛、負性情緒對患者的影響,同時提高了護理工作質(zhì)量,臨床作用、價值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