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晉
中國葛洲壩集團三峽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宜昌 443000
圍堰施工的種類很多,如筑島圍堰、雙壁鋼圍堰、鋼板樁圍堰等,相比較而言,咬合樁適合于河床為巖石、水深6-10米的河道施工,圍堰整體剛度大,抗?jié)B性好,施工作業(yè)方便、利用旋挖鉆機施工快等優(yōu)點[1]。
承臺長14.4m,寬8.8m,高3.5m。咬合樁樁徑1.5m,樁與樁中心間距1.2m(樁孔之間相交0.15m),樁邊距離承臺邊緣1.2m,單根樁長12m,樁基鋼筋籠主筋采用HRB400Φ20鋼筋,間距0.25m,每孔15根,加強筋采用HRB400Φ20鋼筋設在主筋內(nèi)側,每2m/道,定位鋼筋采用HRB400Φ12鋼筋2m/道,每組4根設在加強筋四周,箍筋采用Φ8盤圓,間距25cm。
(1)咬合灌注樁施工工藝流程圖
咬合樁采用旋挖鉆機跳樁施工,第一批施工完成并且混凝土終凝后再施工第二批。
承臺采用機械開挖,自上而下,由外向內(nèi)分層進行,每層開挖層厚不超過1.5m,開挖過程中對咬合樁進行位移變形監(jiān)測,開挖至樁頂高程時,先用中型挖機將樁基四周掏開(樁基預留20-30cm),再用小型挖機配合人工對樁基周圍進行清理;開挖的渣土裝車運出堆放瀝干,瀝干后運至K11+500棄土場[2]。
(1)出現(xiàn)滲水原因:相鄰樁基之間咬合不緊密,有滲水縫隙或者滲水孔。
(2)預防措施:施工必須采取跳樁施工,相鄰AB樁施工時,必須在A樁混凝土終凝后才開始B樁鉆孔施工,這樣保證A樁混凝土終凝之前不被B樁鉆孔擾動。
管涌是指C樁成孔過程中,由于A樁混凝土未凝固,還處于流動狀態(tài),A樁混凝土可能流入C樁內(nèi),預防措施如下:
A樁混凝土的塌落度應相對小一些,不宜超過18cm。
C樁成孔過程中,應注意A樁混凝土頂面,如發(fā)現(xiàn)A樁混凝土下陷,應立即停止C樁開挖,并向C樁內(nèi)填土或注水,直到完全止住管涌。
針對早凝的緩凝混凝土,若終凝時間為2-3天,做好混凝土養(yǎng)護工作,加大混凝土強度監(jiān)測力度,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聘請權威機構進行混凝土實體檢測,出示檢測報告。檢測時間以混凝土強度發(fā)展情況為準,一般可設置在混凝土初次凝結3-7天,并實驗回彈法和實體取芯法測試混凝土強度情況。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以上,即可進行施工。
在進行咬合樁施工中,若存在施工缺陷,PC第一序列樁初凝時間控制好和RC第二序列樁的咬合部位結構性冷縫等問題,一旦出現(xiàn)漏水現(xiàn)象,要控制透水與管涌,降低滲漏的發(fā)生概率。要檢查咬合面裂縫,鑿毛清理滲漏位置表面,明確裂紋路的具體走向和深度,采用物理法和化學法消除二次滲漏。施工人員檢查滲漏位置后,在滲漏核心位置打孔,讓滲漏區(qū)域水流從打孔位置集中流走,再對混凝土縫隙用修補材料進行修補,將PVC套管深入孔洞內(nèi)進行封堵,最后對樁身表面進行噴護,進而實現(xiàn)對滲漏位置的處理[3]。
綜上所述,在進行咬合樁施工中,要從施工設計、施工工藝等入手,提高施工技術,根據(jù)具體問題,提出針對性處理手段,保證咬合樁的完整性,預防滲漏問題,進而提高咬合樁施工的綜合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