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晴, 蔣 鑫, 徐 歡, 鐘 瑞, 李佩玲, 張 璐, 彭 燕, 湯小偉
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 消化內(nèi)科, 四川 瀘州 646000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常見的內(nèi)科急腹癥之一。Peery等[1]發(fā)表的一篇流行病分析報道稱2012年美國估計因AP入院人次達到274 119。且現(xiàn)有研究[2-6]表明,AP的住院率仍在不斷上升。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急性重癥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患者中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約為10%[7],是SAP患者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8]。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作為腎小球濾過率的評價指標,這已經(jīng)得到較多臨床研究證實,但其在AP患者中預測AKI的作用較少有臨床研究,故本研究旨在探索Cys C對AP合并AKI患者的預測價值。
1.1 研究對象 回顧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AP患者的臨床資料。AP診斷標準采用2012年修訂的亞特蘭大國際共識[9],符合以下三項特征中的兩項即可診斷為AP:(1)與AP相符合的腹痛癥狀;(2)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水平高于正常值上限的3倍及以上;(3)腹部影像學檢查符合AP影像學特征。AKI的診斷標準依據(jù)改善全球腎病預后組織(KDIGO)指南[10]:(1)48 h內(nèi)血清肌酐(SCr)升高超過26.5 μmol/L(0.3 mg/dl);(2)SCr升高超過基線1.5倍;(3)尿量<0.5 ml·kg-1·h-1且持續(xù)6 h以上。符合以上情況之一即可診斷為AKI?;颊吲懦龢藴剩?1)慢性胰腺炎患者;(2)患有腫瘤疾病的患者;(3)既往有腎功能不全、慢性腎病的患者。
1.2 觀察指標 收集患者性別、年齡、高血壓、糖尿病、淀粉酶(amylas,AMY)、脂肪酶(lipase,LPS)、SCr、尿素(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酸(serum uric acid,UA)、Cys C、TG、HDL-C、紅細胞壓積(hematocri,HCT)、CRP、ALT、Ca、WBC資料。其中Cys C使用ADVIA 2400設備運用膠體金免疫比色法進行檢測。
1.3 倫理學審批 本研究方案經(jīng)由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批號:KY2020084)?;颊呒凹覍倬橥?。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用M(P25~P75)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Mann-WhitneyU檢驗。計數(shù)資料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Spearman相關性分析用于評價數(shù)據(jù)間的相關性。運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曲線)評價指標的診斷效能。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 共有273例AP患者納入研究,其中男157例(57.5%),女 116例(42.5%),AP未合并AKI患者228例(83.5%)(非AKI組),AP合并AKI患者45例(16.5%)(AKI組)。兩組年齡、性別、AMY、LPS、SCr、BUN、UA、Cys C、Ca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值均<0.05)(表1)。
2.2 AP合并AKI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通過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年齡、性別、AMY、LPS、UA、Cys C、Ca是AP合并AKI的重要指標(P值均<0.05)(表2)。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表明,Cys C(OR=7.871,95%CI:3.406~18.190,P<0.001)、UA(OR=1.007,95%CI:1.003~1.011,P=0.001)、Ca(OR=0.112,95%CI:0.023~0.540,P=0.006)是AP合并AKI的獨立影響因素。
表1 兩組患者實驗室結(jié)果特征對比
表2 影響AP合并AKI的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2.3 ROC曲線分析及Spearman相關性分析 使用ROC曲線分析Cys C、UA、血清Ca對AP合并AKI的診斷效能,結(jié)果顯示Cys C的敏感度為0.889,特異度0.904,ROC曲線下面積(AUC)為0.939,95%CI為0.904~0.965(表3,圖1)。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jié)果顯示,Cys-C與SCr有顯著的強相關性(r=0.741,P<0.001)。
表3 Scr、Cys C、UA、Ca對AP合并AKI的診斷價值
圖1 SCr、Cys C、UA、Ca預測AP合并AKI的ROC曲線
AP常并發(fā)三大器官衰竭(腎、呼吸和心血管),其中腎臟受累最令人關注。有研究[2]表明,AKI可作為AP病死率的標志,發(fā)生率約為10%[7],有效的預測AP并發(fā)AKI是目前臨床工作中的重點與難點。
AP發(fā)生AKI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最近一項研究[11]指出,胰腺腺泡細胞內(nèi)酶的過早激化,釋放大量活性酶,引起低血容量、炎癥、血管收縮、腎毒性物質(zhì)的釋放等情況的發(fā)生,這些均會導致AKI;另外,SAP患者由于腹水、胃腸功能障礙和腹腔內(nèi)出血等常引起腹腔內(nèi)高壓[7,11],腹腔內(nèi)高壓可通過降低腎血流量、增加腎靜脈壓,甚至直接壓迫腎實質(zhì)而導致AKI[12]。
AP并發(fā)AKI的預測因子研究不多,有研究[13]指出,血清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 PCT)水平可作為預測AP患者AKI的早期生物標志物,其臨界值為3.30 ng/ml,血清或者尿液中的中性粒細胞明膠酶相關脂質(zhì)運載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NGAL)也被報道對于預測AP患者發(fā)生AKI具有較好的診斷準確性[14]。但PCT為無激素活性的降鈣素前肽物質(zhì),為全身細菌感染的特異性標志物,發(fā)生細菌感染時會明顯升高[15],但有臨床研究[16]指出,NGAL作為一種急性反應蛋白,在SAP患者血、尿中含量升高,但不能作為SAP合并AKI的早期標志物。所以將PCT、NGAL作為AP并發(fā)AKI的預測因子有一定的劣勢。最近的一項研究[17]發(fā)現(xiàn),血清Cys C是AP患者AKI的潛在預測因子。本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結(jié)果,但不同的是,本研究納入更多臨床病例,且本試驗對Cys C與SCr進行相關性分析,發(fā)現(xiàn)Cys C與SCr呈顯著正相關。
在臨床工作中,常將血清SCr作為腎功能指標,但血SCr水平受年齡、性別、飲食、肌肉質(zhì)量、藥物的影響[18-20],而且SCr的濃度只有在腎功能喪失大約50%后才會出現(xiàn)改變[19]。與SCr相比,Cys C水平不受年齡、性別、種族或肌肉質(zhì)量的影響[20-21],它是一種非糖基化13 kD蛋白,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ystatin超家族的一種,由機體所有有核細胞產(chǎn)生,通過腎小球過濾,幾乎完全被近端小管重新吸收,最后分解代謝[20];當腎臟受到損傷時,Cys C會在血清SCr升高前24~48 h開始升高,并會隨著病情進展而逐漸升高[17]。既往有研究報道,Cys C水平可預測肝硬化患者并發(fā)肝腎綜合征[22],對慢加急性肝衰竭伴SCr水平正?;颊甙l(fā)生AKI有早期預測作用[23],但目前國內(nèi)外較少有Cys C對AP并發(fā)AKI的預測研究,本研究證明,與未合并AKI的AP患者相比,合并AKI的AP患者血清中的Cys C水平有明顯差異,是重要的預測因子。
本次研究也有一些不足,雖然樣本量夠大,但病例均來自川南地區(qū),還需要多中心、大樣本的研究來佐證。其次納入研究的部分患者存在并發(fā)其他全身并發(fā)癥(如呼吸、循環(huán)衰竭等)的情況,這對試驗結(jié)果是否造成影響還需要下一步的探討。
綜上所述,Cys C是AP并發(fā)AKI的重要預測因子,且是患者入院時較常規(guī)檢驗項目,在臨床工作中易于推廣。
利益沖突聲明:本研究不存在研究者、倫理委員會成員、受試者監(jiān)護人以及公開研究成果有關的利益沖突,特此聲明。
作者貢獻聲明:湯小偉、彭燕負責課題設計、擬定寫作思路、指導撰寫文章并最后定稿;陳雨晴負責撰寫文章;陳雨晴、徐歡、李佩玲、張璐負責收集數(shù)據(jù)、資料分析;蔣鑫、鐘瑞負責修改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