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建美
(江蘇省如皋市東陳鎮(zhèn)丁北小學 江蘇 如皋 226571)
所謂游戲教學是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內(nèi)容和融入課堂游戲中,使學生在游戲中理解知識、掌握知識,獲得相應的能力鍛煉。游戲教學法具有非常鮮明的特點,首先具有親歷性,強調了小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通過親身經(jīng)歷來對知識內(nèi)容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能夠在游戲中充分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其次,游戲教學法具有情感趣味性,能夠啟發(fā)學生的情感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興趣。第三,游戲教學具有自主性,學生能夠在游戲中自主選擇角色、道具任務等內(nèi)容,成為游戲活動中的參與者和控制者。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實現(xiàn)了寓教于樂的語文教學,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2.1 借助游戲來激發(fā)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要秉承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將學生的興趣點作為課堂教學設計的著眼點,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為高效的課堂教學奠定基礎。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課堂游戲來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激發(fā)起小學生活潑貪玩的天性,在游戲中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比如老師可以通過“開火車”的游戲來提高學生的朗讀課文的興趣;可以組織“造句比賽”,來增強字詞練習的趣味性;用“角色扮演”游戲來重現(xiàn)課文中的場景…..生動有趣的課堂游戲,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眼、耳、口、手等器官,在聽、說、讀、寫、唱、演的游戲過程中滿足了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天性,使小學生體會到語文游戲的樂趣,使課堂教學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巧用游戲來服務課堂教學。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初級階段,也是進行知識積累,培養(yǎng)思維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重要階段將游戲與語文教學進行有機融合,能夠實現(xiàn)小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的教學效果。老師可以利用游戲來為學生進行課前導入,快速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為老師開展知識講解做好了鋪墊,這樣不僅能夠有效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夠促使學生對老師的講解充滿期待。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學生生活經(jīng)驗少,認知能力有限,對于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內(nèi)容學生往往無法擁有深入的理解,影響了教學效率的提高。語文老師就可以巧用游戲來化抽象為具體,發(fā)散學生思維,既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突破了教學中的重難點。比如小學低年級學習拼音。
小學生普遍年齡偏小,很容易受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自控能力差,這些年齡特征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語文老師可以充分挖掘教材內(nèi)容,找到知識內(nèi)容與游戲的契合點,為學生設計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課堂游戲,這樣既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好勝心,同時也能夠使學生持續(xù)保持思維活躍,增強了學習的專注性。比如低級學習常用字時,如果單純讓學生進行拼寫訓練,學生很容易覺得枯燥乏味,不一會就失去了練習興趣。針對這一現(xiàn)象,老師可以采用“拆字游戲”,將學過的生字進行筆畫拆解,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來識別出筆畫組成的漢字,對于拼寫正確的學生給予“識字高手”稱號。學生在課堂游戲的輔助下不僅對字的筆畫擁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時也體會到識字練習的樂趣,學生練習的參與性大大提高,對生字的印象也更深刻,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實現(xiàn)了寓教于樂的學習。
2.3 運用游戲來提高學生想象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要指導學生完成基礎知識積累,同時也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實現(xiàn)知識、能力的全面素質發(fā)展。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輕講解重引導,運用游戲來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和思考,充分挖掘出學生的思維潛能,從而使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更深入,構建出高效的語文課堂。比如學習《坐井觀天》這課后,老師可以組織“故事比賽”,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nèi)容展開想象,為故事進行編寫結尾,最終小青蛙究竟有沒有跳出井口呢?如果跳出了井口,小青蛙又會說些什么呢?在故事比賽中學生充分發(fā)揮出想象力,并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加入了表情和動作,聲情并茂地講解既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課堂游戲不僅能夠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使語文課堂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完成了小學語文的快樂、高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