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世霞
摘? 要:高中學生面臨著高考的考驗,但是在高中教學過程中,教師決不能一味地以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yōu)槟康膩碚归_教學,導致學生對學習產生厭煩的情緒,進而影響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在新課程改革的環(huán)境下,高中化學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化學應用能力、化學學習興趣等多個方面的培養(yǎng),讓學生可以用積極飽滿的態(tài)度參與到化學知識的探究中來,從而提升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化學;教學策略
新課程改革為素質教育的推薦提供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分析新課程改革下高中化學教學應當遵守的原則,了解高中學生在化學知識探究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以及化學教學的目標,從而綜合各方面的條件來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方案,而不是僅僅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如此,才能夠真正地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初衷,促使學生成長為滿足社會發(fā)展需求的綜合型人才。
一、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
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永遠是取得教學成功的核心因素,需要得到教師的足夠重視。在每一次教學活動展開之前,教師都要深入思考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析本節(jié)課的教學需要讓學生掌握哪些知識,教師需要為此做出哪些準備,不同課時的教學需要達成目標,等等。并且在教學目標的具體制定中,教師還要對教學目標進行知識、思想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具體劃分,從而確定教學的尺度。
比如,在教學“元素周期表”這一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從三個角度來設計教學的目標。從知識的角度上,目標可以設置成讓學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并且掌握周期以及族的概念。從思想方法的角度上,需要讓學生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并且學會利用原子的結構來對規(guī)律進行解釋。在情感態(tài)度的塑造方面,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意義,掌握“量變會引起質變”的觀點,從而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辯證主義觀念。這樣,通過具體目標的確立,教師才能夠按照需求去確定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案,從而提升教學的整體性,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重視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和使用
化學與現實生活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并且是在不斷發(fā)展變化著的,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形成開放的教學觀念,對網絡、生活中的教學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fā)和利用,從而實現化學教育的良性循環(huán),讓學生對豐富教學資源的輔助下更加便捷地學習化學知識,并且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觀察意識和信息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比如,在教學“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這一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生活資源和媒體資源的開發(fā)利用來引出教學內容。在介紹乙酸的知識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個充滿了水垢的熱水壺,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一個演示實驗,讓學生觀看利用食醋來去除水垢的過程,從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思考其中涉及到的化學觀念。在介紹乙醇的知識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小視頻,讓學生借助于視頻來思考“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句俗語,從而自然而然地引出教學內容。這樣,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和使用,可以讓化學課堂充滿活力,學生對教學內容也會充滿興趣,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環(huán)境下,高中化學教師要積極增強自身的教學技能,善于開發(fā)和使用各種途徑的教學資源,豐富學生的化學學習經歷。
三、強調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
社會經濟與文化的快速發(fā)展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是十分有必要的。高中化學教師要積極改善課堂教學的結構,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進行自主的交流,讓學生學會通過合作、自主的手段來探究新的知識,從而增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在使用合作學習模式時,教師首先要設計合理的分組方法。學生之間都是有一定的差異性的,有的學生熱愛表達,有的學生喜歡在腦中進行默默的思索,因此,教師要遵從組內異質的基本原則,將具有一定差異性的學生分成一個小組,從而讓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帶動,共同進步。另外,教師必須認識到不是所有的教學都適合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師應當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合作學習問題,從而激發(fā)出學生的合作探究動機,讓學生在充分認識到困難存在的前提下進行合作交流,從而提升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本文針對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展開了一番敘述?;瘜W是一門科學課程,對學生科學素養(yǎng)、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學好化學能夠使學生終身受益。因此,高中化學教師要積極更新教學觀念,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倡導開放、探究的教學模式,利用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激發(fā)出學生的科學探究潛能,讓學生獲得長遠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汪歡.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資源的整合與開發(fā)[D].四川師范大學,2018.
[2]黃巍巍.新課改下高中化學教學策略的探索[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