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薇
摘? 要: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學習該科目有顯著的推動作用。教師應在教學中對教學方式進行不斷創(chuàng)新,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基礎展開教學活動。學生通過語文課堂的學習,能夠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更深層次理解,并且能夠培養(yǎng)出學生的語言交流互動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本文就小學語文課堂的趣味教學做出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趣味教學;教學優(yōu)勢;教學策略
小學階段的語文科目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覆蓋面非常廣泛,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幫助學生對基礎的識字、拼音進行掌握,更要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進行充分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一、趣味教學的教學優(yōu)勢
語文教學不僅承擔著傳授教材知識的任務,同樣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式。語文趣味課堂教學中為了達到我們想要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營造與教學內容相應的趣味場景或氛圍,從而讓學生產生對文化知識的學習欲望,提升學生的感官體驗,幫助學生快速地掌握語文知識,同時促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培養(yǎng)孩子主動學習的意愿
小學語文趣味教學法通過加入豐富的教學素材,創(chuàng)新教學設施的應用,能夠極大地提升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產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學生們從幽默風趣的課堂中找到學習的快樂。與此同時,通過趣味教學過程中的學習和活動的參與,能夠讓學生們更加直觀的去理解書本上知識,并將學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語文教學與趣味課堂相結合,能夠為學生提供主動學習的動力,讓學生領悟到語文學習的真諦。
(二)增強學生全面素質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學理念也在不斷發(fā)生改變,教學方向從以考試成績?yōu)闃藴实膽嚱逃饾u轉化為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教育。小學生的思想價值觀正處在萌芽期,就像是一張白紙等待我們書寫。語文科目中包含著大量的思想文化知識,通過語文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民族豐厚的文化底蘊,增強愛國意識,提升品格和素質,培養(yǎng)良好的文化氣質。語文趣味教學利用趣味團隊活動教學,可以幫助學生鍛煉溝通交流的能力和互相配合的意識,提高孩子的集體榮譽感,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小學語文趣味課堂的教學模式
教師應利用小學語文趣味課堂創(chuàng)造生動的教學情境,把枯燥的文字教學轉變成活躍的活動教學,拓展孩子們的知識寬度,利用語文教學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孩子們對科學知識的探索興趣,激發(fā)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
(一)生活化教學
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趣味課堂時將趣味與教學合理地結合,利用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或者活動來提升學生的興趣,以教材為基礎設計多元化的課程引導學生向學習目標的方向去努力。趣味教學課可以采取分組授課的方式進行,或者以趣味活動的方式進行教學,如何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實踐更多教學方式是語文老師需要努力的方向。某語文教師曾經給我講過他的教學案例,他在設計課程時將語文識字趣味教學過程分成兩部分,先給同學們出了一個謎語:兩口相連打一個字,答案就是“日”字,然后要求學生們利用火柴棍分別組成“口”、“日”、“田”三個字,引導學生們將這三個字進行對比。幫助學生理解三個字之間的聯系,讓學生牢牢記住了“口”、“日”、“田”三個漢字的構成和區(qū)別,加深了學生的學習印象。
(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語文知識的應用是十分廣泛的,教師可以在設計課程時融入更多的創(chuàng)意,通過語文趣味課堂教育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孩子的核心素養(yǎng),提升學生思想品格。例如在某小學的授課案例中,老師圍繞《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編寫了一部小型短劇,讓學生們編排后在課堂上演出,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表演中來,分別扮演迷路的孩子、路人甲、善良的阿姨、壞蛋叔叔還有警察叔叔等。短劇小品表演的方式非常容易吸引學生的興趣。教師通過對劇本的精心設計,在引導學生充分掌握文化知識的同時,提升了學生的思想品質和自我防衛(wèi)意識,達到了通過語文學習提升綜合素質的效果。
(三)拓展文化深度
教育不只是傳授的過程,優(yōu)秀的教育模式要讓學生在傳授中學會思考,通過教材上的知識點幫助學生展開思考,以點帶面的獲得更多的文化知識。小學語文趣味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們對知識海洋的探求,通過在課堂上的相互溝通,擴展更多知識的獲得渠道,得到新的感悟。例如在某市小學語文公開課上,教師以兒歌《小龍人》為核心,著重講解小龍人的詞語組成,延展到小龍人為了尋找自己的母親歷盡千辛萬苦的故事。學生們開始合唱起自己耳熟能詳的兒歌,《世上只有媽媽好》《魯冰花》等描述母愛的歌曲在課堂上回蕩起來,課堂氣氛變得輕松而且溫馨。同學們不僅學習到了文字的知識,同時在歌聲中體會到了母親的偉大,通過合唱的方式得到了知識的升華,相比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趣味課堂極大地加深了學生的文化深度。
結束語:
趣味課堂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了教學活動,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往往能夠積極參與,以趣味性較高的方式推動教學工作的前進。語文教師在趣味活動課下課后,應根據學生的表現及知識的掌握程度等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幫助學生加深學習印象的同時對孱弱的部分進行正確的改進,提升學生學習質量并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范妍妍.趣味教學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魅力[J].黑河教育,2020,(8):51-52.
[2]曹水平.游戲構建小學語文趣味課堂[J].讀與寫,2020,17(18):45.
[3]王東紅.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趣味性的方法探究[J].山西青年,2020,(14):136.
[4]許亮.微課構建小學語文趣味課堂[J].科學咨詢,2020,(2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