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璦瓊
摘要: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的人格包含“本我”、“自我”、“超我”三個部分。本我追尋性本能快樂、充滿熱情,但無視社會倫理道德規(guī)范。自我則是與社會生活中的道德規(guī)范妥協(xié)的產(chǎn)物,遵循“現(xiàn)實原則”。超我則是本我的升華,是一種崇高的人格境界,體現(xiàn)出人性的至善至美的一面。以弗洛伊德的人格分析理論來解讀《月亮與六便士》的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對他富有轉(zhuǎn)折性的言行舉止和人生經(jīng)歷做出合理的解釋,以深入而清晰地理解其復雜矛盾的人物形象。
關(guān)鍵詞:思特里克蘭德;自我;本我;超我
中圖分類號:I561.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3-0079-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3.054
一、前言
毛姆是一位極具敏銳觀察力的作家,善于剖析人的內(nèi)心世界,探索人性的各種可能性。在某種意義上,他與弗洛伊德有著相近的出發(fā)點。毛姆筆下的畫家斯特里克蘭德性格十分復雜,難以捉摸,要剖析這樣一個“怪異”的人物,借助弗洛伊德的人格分析理論便能使我們的理解更完整、更立體、更合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以主人公地理位置的轉(zhuǎn)移作為一種標記,展示出其不同時期的主導人格:第一,在家里,自我為主導;第二,離家出走,到巴黎居住時期,本我為主導;第三,離開巴黎到塔希提島上,超我顯現(xiàn)。下文,將對思特里克蘭德的在各個階段的人格表現(xiàn)作出具體的闡釋。
二、在倫敦:自我主導的人格
弗洛伊德認為自我代表理性,它按照現(xiàn)實原則來行事,是本我的壓制者。思特里克蘭德在倫敦時期的主導人格是自我,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其一,事業(yè)上,他是倫敦的一個證券經(jīng)濟人,房子在倫敦市區(qū),說明物質(zhì)生活十分優(yōu)渥。并且從書中“我”的視角看到的思特里克蘭德太太所接觸的人以及家中的陳設(shè),都可以見得他們處在社會的中層。如果沒有善于遵循和利用社會規(guī)范的本領(lǐng),思特里克蘭德是不會擁有這些的。
其二,家庭生活方面,他有個溫柔能干且十分迷人的妻子,還育有一兒一女。在外人的評價中,思特里克蘭德和他的妻子互敬互愛,儼然家庭氣氛一片溫馨和睦。這也是思特里克蘭德在堅守社會準則下憑借著自己的智慧而得來的。
其三,個人形象上,他不出眾、中規(guī)中矩。瓦特爾芙德小姐的評價:“沒什么風趣”。妻子對他的評價是:“沒有一點文學修養(yǎng),是一個十足的小市民。”小說中的“我”應(yīng)邀去參加晚宴,親眼看到思特里克蘭德時,“我”對他的評價是:相貌談不上漂亮,但也不難看,五官都很端正、胡須刮得很干凈;舉止非常得體“;他甚至沒有什么奇行怪癖,使他免于平凡庸俗之嫌。他只不過是一個忠厚老實、索然無味的普通人?!睆牟煌说脑u價,尤其是“我”的評價中,可以看出思特里克蘭德就是一個循規(guī)蹈矩、安分守己的一個社會分子。
但在自我中仍有處于無意識狀態(tài)的東西,那是屬于本我的一部分。人格心理要對本我的壓抑進行調(diào)節(jié),在不違背現(xiàn)實原則和道德規(guī)范的前提下,使本能欲望發(fā)生“移置”,實現(xiàn)替代性滿足。自我需要兼顧本我的訴求,所以思特里克蘭德在業(yè)余時去夜校學習畫畫來滿足自我的本能欲望??偟膩砜?,在倫敦這個階段,盡管思特里克蘭德有滿足本我欲望的表現(xiàn),但更多的是他壓抑自己的欲望,成為證券經(jīng)紀人,安家立業(yè),本本分分地活著。這個時期的他顯然是以自我為絕對主導地位的人格。
三、在巴黎:本我主導的人格
弗洛伊德認為本我堅持“快樂原則”,它包含了人類本能的性的內(nèi)驅(qū)力和被壓抑的傾向,無視道德準則,是由一切與生俱來的本能性沖動組成,是人格的一個最難接近而又極其原始的部分。在巴黎熱切地追求藝術(shù)之美的思特里克蘭德,從表面上看更像是一種超我的體現(xiàn),但實質(zhì)上更多的是本我,因為藝術(shù)也是一種性本能的流露。在弗洛伊德看來,藝術(shù)家是這樣一類人:“他們生性內(nèi)向,被強烈的本能欲求驅(qū)使著,偏偏又缺乏在現(xiàn)實中取得滿足的手段,于是便退出現(xiàn)實生活,進入自我的內(nèi)心世界,在幻想中達到愿望的滿足?!倍诎屠柽@段時期,思特里克蘭德更像是把繪畫當成追求快樂的一種工具,發(fā)泄本能欲望的手段,并且,他幾乎赤裸裸地無視掉了社會準則。
什么導致他的本我躍居首位?除了一種本能欲望的存在外,還有兩個導火索:
其一,特里克蘭德在工作中、社交中需要迎合社會禮儀和準則,幾十年的循規(guī)蹈矩讓自己感到疲憊。
其二,在家里,還要面對一位堅守自己立身處世的原則、高度自制的妻子,思特里克蘭德曾說道:“她以無限的耐心準備把我網(wǎng)羅住,捆住我的手腳。她要把我拉到她那個水平上;她對我這個人一點也不關(guān)心,唯一想的是叫我依附于她。為了我,世界上任何事情她都愿意做,只有一件事除外:不來打攪我?!彼淖晕乙约八拮拥淖晕易屗陡袎阂帧⒉豢鞓?。出于對快樂的強烈渴求,思特里克蘭德的本我占據(jù)其主導人格。所以他拋棄了那個讓他挑不出毛病來的事業(yè)與家庭,去巴黎追逐能讓他感到快樂的繪畫。而在巴黎,他的言行更是充分體現(xiàn)了其本我的特點,以下將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其一“,我”與思特里克蘭德的談話。對于其拋棄事業(yè)和家庭的做法“,我”怒言:“誰都會認為你是個沒有人性的壞蛋?!彼继乩锟颂m德答:“讓他們這樣想去吧?!薄拔摇保骸八腥硕加憛捘恪⒈梢暷?,這對你一點兒都無所謂嗎?”思特里克蘭德答:“無所謂?!笨梢娝继乩锟颂m德一心一意地追求著本我的快樂,已經(jīng)完全拋棄了社會道德規(guī)范,因為本我不會在意道德。思特里克蘭德還說:“我告訴你我必須畫畫兒。我由不了我自己。一個人要是躍進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無關(guān)緊要的,反正他得掙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币杂斡竞脱退赖年P(guān)系來比喻自己的繪畫,無疑表明對他來說繪畫是以種本能的欲望,他可以摒棄良心,拋家棄子,只為能滿足本我的快樂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