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時間:2020年6月24日
活動地點:中一班
活動班級:中班
執(zhí)教教師:陳婷
設計意圖: 讓孩子們感受普通話和貴陽話的區(qū)別,傳承地方方言的文化,知道貴陽話的趣味性。
活動目標: 1.感受普通話與貴陽的區(qū)別,對民間游戲感興趣。2.能用貴陽話和普通話進行闖關游戲,有初步的團隊合作意識。3.愿意與同伴合作用貴陽話完整的念出《頂鍋蓋》兒歌并游戲。活動重點: 感受普通話與貴陽的區(qū)別,對民間游戲感興趣。
活動難點:能用貴陽話和普通話進行闖關游戲,有初步的團隊合作意識。
活動過程:
一、導入。分別用別用普通話和貴陽話和孩子們問好。
1.教師:小朋友們早上好(普聽話)!小朋友們早上好(貴陽話)!
2.教師:剛剛老師用了兩種不同的方式和小朋友們問好,一種是普通話,一種是貴陽話。請問小朋友們什么時候用普通話,為什么要用普通話呢?
教師小結(jié):為了不同地域的人更好的溝通。
3.那請問小朋友們什么時候用貴陽話呢?為什么要用貴陽話?
教師小結(jié):貴陽話也稱為方言,它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方便當?shù)厝藴贤ń涣?。既然貴陽話和普通話這么有趣,我們來玩一個闖關的游戲好不好?
二、聯(lián)系部分。教師交代游戲規(guī)則:首先我們來玩一個切西瓜的游戲,將小朋友們分為中一班組和中二班組,然后我們來比賽,看看哪一組的小朋友先回答出來,先回答出來的哪一組小朋友可以獲得小星星,最后我們統(tǒng)計一下。哪一組獲得的星星多,哪一組就可以獲得獎勵。好的,話不多說,我們開始第一關。
第一關:請小朋友們分別用普通話和貴陽話說出下列圖片名稱。1.這是什么?用貴陽話怎么說?有誰知道它的小名?圖片一:土豆 ?圖片二:西紅柿 ?圖片三:膝蓋 ?圖片四:腋窩。比賽結(jié)束后,教師進行第一輪的統(tǒng)計。好的,接下來我們來進行游戲的第二關。
第二關:第二關的難度升級咯!小朋友們準備好了沒有?(準備好了)請小朋友們分別用普通話和貴陽話說說圖片里的故事。圖片一:某某和某某去逛街。 圖片二:某某幫某某系鞋帶。好的,第二關游戲結(jié)束。咦,結(jié)束用貴陽話怎么說?(歸一了)統(tǒng)計各組星星數(shù)量。好的。接下來,我們來進行游戲的最后一關。
第三關:念兒歌—《頂鍋蓋》。教師示范念一遍兒歌。頂鍋蓋 ? 頂鍋蓋,油炒菜。辣椒辣倒不要怪。噗,一口風。噗。兩口風。噗,三口四口捉蜜蜂。小朋友們想學嗎?接下來,請跟老師一起來。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根據(jù)圖片記憶兒歌。頂鍋蓋 ? 頂鍋蓋,油炒菜。辣椒辣倒不要怪。噗,一口風。噗。兩口風。噗,三口四口捉蜜蜂??磥硇∨笥褌兌己懿诲e,都會念這首兒歌了,接下來請小朋友們看看這個游戲怎么玩?教師示范玩游戲(一只手當鍋蓋,一只手變成蜜蜂頂鍋蓋,當念到最后一個字時 ,鍋蓋要去抓蜜蜂,蜜蜂要快速的躲起來。)哪一組的小朋友學會了?請你們推薦兩個小朋友上來表演。結(jié)束。教師播放音樂,幼兒自主游戲??磥硇∨笥褌兌己芟矚g這個游戲,接下來請聽清楚游戲規(guī)則。1.鍋蓋不能提前捉蜜蜂。2.蜜蜂不能提前閃躲。3.請小朋友們和旁邊的好朋友先玩一次。4.找到你的好朋友或老師一起游戲,可以多個人一起玩。5.音樂結(jié)束后請小朋友們回到自己的座位,教師統(tǒng)計星星6.數(shù)量,看看哪組獲勝。
活動反思: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努力一定會有收獲。這句話在說不假,今天這堂公開課終于落幕了。準備了很久的課終于上完了。感觸很多,從寫教案準備環(huán)節(jié)、試課……為了上好這堂課我前前后后準備了一個多星期。剛開始我的目標是:1.感受普通話與貴陽話的區(qū)別,對民間游戲感興趣。2.能分別用普通話和貴陽話說出圖片名稱。3.能用貴陽話念兒歌《頂鍋蓋》并游戲。過程中雖然有闖關環(huán)節(jié),但沒有設置比賽過程。后來我想了想,中班孩子,他們應該有合作和競爭意識了。所以我又將目標2改為:能分別用普通話和貴陽話進行闖關游戲,有初步的合作意識。這樣的話,孩子的參與積極性更強,游戲趣味性也大大提升。事實證明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孩子們從第一關到最后一關參與性都很高,而且團隊意識也很強。對于中班孩子來說,知道一些普通話和方言的區(qū)別還是很不錯的。如:土豆-洋芋,西紅柿-毛辣角,膝蓋-克膝頭 ,胳肢窩-甲之孔。在闖關游戲中,我的難度逐漸升級,從孩子們熟悉簡單的蔬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