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一直是各階段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但是現(xiàn)階段中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很多弊端。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最后提出了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方法。
【關鍵詞】閱讀教學;中學語文;創(chuàng)新
引言
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把自己的想法或者對某段文字的理解強加于學生身上,也可能出現(xiàn)教師的閱讀感受影響學生的情況。一個有優(yōu)秀的語文教學教師應該學做引導者的角色,應該注重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增強主動閱讀的意識。
1.中學生語文閱讀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分析
(1)語文閱讀教學程式化目前,我國學校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學步驟程式化,既不利于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降低了學生語文閱讀學習的積極性。例如,語文教師在講解朱自清《背影》這篇文章時,不注重重點詳略的詳細講解,只是將整篇文章分解成若干段落,把一些重要知識點列在黑板上,讓同學記錄在筆記本上進行背誦,導致學生對語文閱讀學習失去興趣,對文章重點內(nèi)容理解不透徹,只學到一些無實際意義的東西。
(2)語文閱讀教學形式化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語文教學方法也在發(fā)生變化,傳統(tǒng)的板書教學逐漸被多媒體所取代,雖然形式新穎的多媒體教學會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但是在具體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教師將多媒體教學當成評判課堂教學質(zhì)量好壞的標準,使語文閱讀教學形式化。在運用多媒體教學中,學生將語文課堂的重點都放在了觀看上,不進行內(nèi)容學習,而老師在語文課堂上失去了指導作用,既不能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理解能力,還干擾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使得多媒體教學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3)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缺乏準備工作現(xiàn)階段許多中學教師認為自己講解經(jīng)驗豐富,在課前不進行充分備課,不對學生學習目標進行制定,致使在語文課上講解時不能對文章內(nèi)容充分講解,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不透徹,在學習中沒有閱讀目標,只是對文章粗略的閱讀。
2.當前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1)教師“填鴨式”輸出閱讀目前,很多學生都存在被動接受語文教師閱讀知識的現(xiàn)狀,學生的主動閱讀的積極性較差。在中學時代,學生的重心大多數(shù)放在能迅速提高成績的科目上,對于語文這種提高成績較慢的學科重視程度較低。而且在語文中,閱讀方面更是不容易提高的方面,學生基于功利性的看法就容易忽視平時的閱讀。另外,中學在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更多關注的閱讀內(nèi)容是網(wǎng)絡小說、動漫、武俠小說等,雖然這些閱讀書在學生中呼聲較高,但是其中存在的負面影響不小,很容易誤導中學生。動漫、武俠小說占的時間變多,其他經(jīng)典閱讀所占時間更少?,F(xiàn)階段中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很多科目布置硬性作業(yè)所占時間較多。中學生每天完成作業(yè)都很困難,更不用說抽出時間進行語文閱讀,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主動閱讀的能力較差。中學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布置語文作業(yè)也往往集中在生詞、詞語積累等方面上,也便于檢查學生掌握情況,對語文的閱讀重視程度不夠。
(2)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形式化對于中學生的語文閱讀,教師不應當只關注學生的語文語法教學,還應當把教學重點轉移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上。但是現(xiàn)實情況與之相反,教師更注重學生的語文語法教學,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關注度不多,而且也沒有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中的情感表現(xiàn)能力。很多教師注重的是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導致學生也對語文的學習抱有功利性的目的,這樣學生閱讀的感情需求得不到滿足或者提升。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形式化,造成學生閱讀興趣下降。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對考點的過于重視容易導致考點以外的內(nèi)容的重視重讀被大大衰減,進一步導致學生閱讀書籍的內(nèi)容大為減少,影響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3)閱讀教學技巧的訓練過重現(xiàn)階段,應試教育使得學生經(jīng)常性受到技巧性的訓練,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提升。在語文教學中,由于讓學生進行閱讀在短時間內(nèi)對提高語文成績不明顯,語文教師通常會更加重視對閱文閱讀技巧的教學。在這種情況下,中學生容易形成依賴教師分析閱讀感情的習慣,閱讀思維能力得不到強化,語言運用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訓練。
3.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
(1)利用網(wǎng)絡以及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興趣當今時代是信息的時代也是計算機技術會計發(fā)展的時代。很多與教學有關的新媒體資源應運而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網(wǎng)絡進行閱讀,豐富學生的閱讀范圍?,F(xiàn)在,幾乎所有的中學學校教室都配備有多媒體,這也是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的教學資源。讀書不僅僅是“讀”,同時也要進行看、說、動腦等行為。為了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這些感官共同作用,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例如,在學習杜甫的《望岳》的時候,可以從網(wǎng)上找一些聲情并茂的現(xiàn)代演繹視頻,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對《望岳》的理解。教師也可以多放幾遍《望岳》的音頻,學生通過跟讀也可以體會出杜甫在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教師也可以展示出泰山各方面多角度的風景照,讓沒有去過泰山的同學充分體會泰山的壯麗景色。教師通過應用多媒體教學,全方位生動地展現(xiàn)課本中所描述的景象,使學生對課本的理解更加深刻,豐富學生們的感情。
(2)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主動性現(xiàn)階段,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缺乏必要的主動性。教師應當充分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同時也要促進學生閱讀的個性化發(fā)展。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首先應引導學生掌握適合的閱讀方法。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閱讀的同時積極記錄自己的閱讀體會,把優(yōu)美或者賦有哲理性的值得反復推敲學習的句子記錄下來。閱讀可以分為精度與略讀。教師可以提醒學生略讀時,快速瀏覽閱讀材料,不求甚解,可以選擇自己較為感興趣的閱讀,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在精度時,教師應當鼓勵學生仔細體會作者的情感并記錄自己的心得。在課堂上,學生可以把自己的閱讀心得以及詞語、句子積累分享出來,教師對此進行點評與糾正,從而使學生對閱讀材料有較為正確地把握。閱讀的目的不僅僅在于讀,更重要地是學會運用。教師應鼓勵學生將閱讀中的感情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離不開學生之間的主動交流,教師可以在課上課下都鼓勵學生積極發(fā)展、主動交流,在班級中形成積極閱讀的氛圍。
(3)鼓勵學生運用批判性思維進行閱讀 鼓勵學生學會用批判性思維,并不是為了得到標新立異的答案,而是要重視學生用批判性思維進行思考的過程,從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對于學生如何在閱讀過程中提出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前期提出問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批判性閱讀思維。教師通常在學生閱讀材料的過程中也會提出相應的問題,但是教師提出的問題不宜過多,這樣容易影響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影響學生的主動性的發(fā)揮。在解決問題階段,要避免學生鉆牛角尖,批判性思維不是為了讓學生陷入思維的困境,而是鍛煉學生的思維過程。教師應該及時糾正學生的思維方法,增強學生主動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4.結語
總之,學校在進行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教師要在教學中激發(fā)中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另外,提高中學生語文閱讀能力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漸進,通過多種方式提高中學生語文閱讀能力,讓中學生真正喜歡中學語文閱讀,在語文閱讀中開闊眼界、陶冶情操。
參考文獻
[1]茹建新.自主閱讀教學方法在農(nóng)村中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17).
[2]張維恩.中學語文自主創(chuàng)新性閱讀教學探索[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2(Z1).
[3]金紅菊.中學語文閱讀教學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策略初探[J].文教資料,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