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好真
摘? 要:課堂教學中有效的對話能輕松活躍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學中,也能增加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找出學生學習中的不足和錯誤,及時更正,后續(xù)進行更具目的性和方向性的個性化教學。對話教學的意義巨大,然而很多課堂教學卻沒有做到有效對話,仍存在很多不足和誤解。在新課程背景下,需要加強對話教學質(zhì)量,提升對話教學效果,必然會對學生的學習有更好的幫助。
關(guān)鍵詞:新課程背景;小學高年級;對話教學;策略探討
引言:
對話教學,簡單來說就是課堂上加強溝通交流,讓教師與學生產(chǎn)生更多交集和共鳴,讓學生更大程度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通過良好的對話,教師逐步引導學生理解文本,樹立正確觀念。這與傳統(tǒng)的單方面知識灌輸?shù)慕虒W模式大不相同,是新課程背景下不斷強調(diào)的、新的教學思路和方法。
一、小學高年級對話教學現(xiàn)狀
小學高年級對話教學的應(yīng)用現(xiàn)狀并不樂觀,一方面在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根深蒂固,很多教師已經(jīng)熟悉了單方面知識灌輸?shù)慕虒W模式。教師單方面灌輸知識,學生單方面接受知識,兩者交集較少,不能產(chǎn)生思想上的共鳴。而部分教師還在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課堂上對話少,交流溝通不到位,無法有效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進度,這樣的教學模式必然會讓教學質(zhì)量不足。而另一部分教師有目的性地增加了對話教學的量,但苦于沒有優(yōu)秀的對話教學策略,導致對話教學的質(zhì)量仍然不高,收效甚微。事實上,對話教學需要平等,而非教學中的一問一答,對話要精而不要多,需要師生雙方合理的對話、互動、溝通。
二、對于對話教學常出現(xiàn)的誤解和解讀
(一)對話教學需要平等
很多教師在使用問答式教學,教師提問讓學生回答,認為問答式教學就是對話教學。但事實上對話教學需要對話雙方平等,對話教學需要對話雙方將自己的理解或看法平和地說出來,交流溝通,思想共融[1]。問答式教學也在交流,但教師處于絕對主導地位,雙方并不平等,學生受迫于教師的威嚴,不會對教師敞開心扉,無法達到朋友間有效溝通對話的效果。不過鑒于教學因素受限,教學中教師一人對學生多人的教學特點,平等性質(zhì)的對話教學仍是任重道遠的事,可以問答式教學來過渡。但各位教師也要在心中明確,問答式教學是過渡,而絕非目的,不能進行問答式教學便止步不前,還要進行創(chuàng)新,朝著平等方向發(fā)展才行。
(二)對話教學越精越好,而非越多越好
新時代教學講究質(zhì)量而非數(shù)量,部分教師認為進行數(shù)量更多的對話教學,會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事實上這是不對的,對話教學更應(yīng)該提升的是對話質(zhì)量而非對話數(shù)量。如果對話太多,很可能給學生造成學習壓力,進而抵觸對話教學,相反,精度較高,能直達問題本質(zhì)的對話,才能有效引導學生思考。
(三)對話教學并不一定需要答案
對話教學追求的是師生雙方在對話的構(gòu)成中進行思想的碰撞,雙方將對某一知識點的理解和看法互相說出來,相互之間取長補短,提升理解和認知,而不一定需要準確的答案或者標準。既然不需要答案,教師也就不需要引入獎懲機制,避免給學生帶來學習壓力。
三、提升小學高年級對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和建議
(一)雙方平等交流
雙方平等交流的原則是對話教學的根本。因此這里需要再次明確,雖然教師在對話教學很多情況中都占據(jù)主導地位,但并不意味教師的地位就在學生之上。教師要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思考問題,促使雙方平等對話。
(二)不斷提升學生對話的興趣
1.營造想好課堂氛圍。教師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且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學生放下學習包袱,才能更好地融入教學中。思維輕松不受約束,對話時思維發(fā)散才更加快速,讓對話更加有效[2]。
2.帶入情感并大膽表現(xiàn)出來。教師在于學生的對話中,雙方相互傾聽和語言表達,在理解和對話中獲得精神的交流和共鳴。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帶入情感,帶入更多對學生的關(guān)懷愛護,并且大膽表現(xiàn)出來。就這一點來說,女教師往往更加出色,學生在和女教師對話時更加活躍,對話教學無疑更加有效。
3.良好的課程導入,激發(fā)興趣。良好的課程導入,能夠激發(fā)學生對文本的興趣,讓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更加充分。而文本又是死的,如果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中遇到困難,會將和文本對話的興趣轉(zhuǎn)變成和教師對話的興趣。不管是上述哪一種對話,都對對話教學有促進作用。
4.教師鼓勵學生的對話。教師鼓勵學生的對話,往往只需要一句肯定、一個微笑,對學生的意義是巨大的。學生和教師對話時會更加大膽,思維更加開放。
(三)對話教學創(chuàng)新,提升對話教學技巧
1.角色互換。以往是教師為主導雙方進行對話教學,在創(chuàng)新之后,讓學生為主導,雙方進行對話教學。比如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教師解答;比如讓學生用所學內(nèi)容來考校教師,取而代之的是學生式教師和教師式學生。這樣的對話會更加有效,教學也更加新穎,通常會激發(fā)學生的樂趣和興趣[3]。
2.學生與學生對話。學生與學生對話,加強交流溝通,就學習所得相互探討。內(nèi)容方面與師生對話相差不多,但形式上卻更輕松,學生會逐步提升對話技巧和對話能力[4]。
3.不要帶有太多任務(wù)性質(zhì)。在上文提到過,對話教學不一定需要答案和標準,在對話教學中不要帶有太多任務(wù)性質(zhì),不需要學生必須回答某個問題,回答不出就會有懲罰等。只需要對話雙方向朋友一樣平和對話,沒有壓力,沒有任務(wù),沒有思想的約束,往往對話教學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四、結(jié)束語
對話教學是指對話雙方平和、平等溝通,形成思想上的碰撞,而目前對話教學仍存在一定誤解。上文首先分析了對話教學的常見誤解和解讀,其次分析了如何做到有效對話的教學策略。結(jié)合上文闡述,希望能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楊小明.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對話教學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語文課內(nèi)外,2018,000(023):127.
[2]李美峰.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對話教學的實施策略[J].考試周刊,2012:41-41.
[3]王有芳.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高年級讀寫結(jié)合教學探究[J].新課程·上旬,2018:66.
[4]葛永祥.淺談新課標下小學語文“對話”教學[J].讀書文摘,2017,000(00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