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雯 徐國芬
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眼科,江西南昌 330003
難治性青光眼是青光眼疾病中病情最復雜,且治療效果最差的一種,包括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曾經濾過手術失敗的青光眼、外傷性青光眼以及藥物不能控制的原發(fā)性開角型青光眼等[1-2]。其嚴重影響患者的視功能,常導致失明,且大部分患者伴有劇烈眼痛及頭痛,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干擾[3-4]。早期降眼壓,延緩視神經受損、視野缺損的進展是本病的主要治療方案,而傳統的引流閥植入術多對前房騷擾大,濾過通道容易瘢痕化堵塞[5-6]。Ex-PRESS 青光眼引流釘前房內植入術治療難治性青光眼具有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后效果好、術后并發(fā)癥少等特點,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手術方法[7-8]。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由于相關疾病知識的缺乏以及對預后的擔心會產生負面情緒,導致治療效果受到影響,因此,有必要給予相應的護理。本研究旨在探討整體護理在Ex-PRESS 引流器前房植入術治療難治性青光眼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診的61 例(61 眼)難治性青光眼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入選患者分為觀察組(30 例)與對照組(31 例)。觀察組男26 例(26 眼),女4 例(4 眼);年齡45~86 歲,平均(66.96±12.05)歲;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6 眼,小梁切除術失敗后青光眼9 眼,原發(fā)性開角型青光眼6 眼,外傷性青光眼9 眼。對照組男27 例(27 眼),女4 例(4 眼);年齡46~86 歲,平均(67.21±10.64)歲;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7 眼,小梁切除術失敗后青光眼10 眼,原發(fā)性開角型青光眼5 眼,外傷性青光眼9 眼。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符合診斷標準,參照趙堪興[9]主編的《眼科學》教材制訂,具體如下。①臨床表現及體征:視力下降,伴或不伴有不同程度的眼痛。②專科檢查:周邊前房深淺≥1/2 角膜厚度,虹膜平坦,部分患者瞳孔有不同程度的散大,對光反射遲鈍。③眼壓:聯合應用兩種或三種降眼壓藥物后眼壓仍>21 mmHg,且晝夜眼壓波動較大;曾行其他類型濾過手術,術后仍需藥物控制者。④前房角鏡檢查:可見前房深度,房角開放與正常人無大差別,眼壓升高時房角仍開放,部分患者可見有的小梁喪失透明性,呈瓷白樣硬化和深灰白增殖性改變,小梁和Schlemm 管色素堆積沉著。⑤視野:視野缺損多表現為旁中心暗點、環(huán)形暗點、鼻側階梯、管狀視野或者視野消失。(2)符合Ex-PRESS 引流器前房植入術標準患者;(3)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不能耐受Ex-PRESS 引流器前房植入術患者; ②合并嚴重精神系統疾病不能配合研究者。
兩組患者均行Ex-PRESS 引流器前房植入術,患者取平臥位,常規(guī)消毒鋪巾,麻醉后撐開瞼器,做上直肌牽引以穹窿為基底做球結膜瓣,分離結膜及筋膜;于1∶00 點方位做3×4 mm 的矩形板層鞏膜瓣,分離鞏膜瓣越過角鞏緣直達透明角膜藍灰區(qū)域,將浸泡氟尿嘧啶注射液(廣東嶺南制藥有限公司,批號:20181207)原液中的小棉片置于鞏膜瓣下4 min 后,去除棉片,用大量生理鹽水徹底沖洗;采用25G 穿刺刀在藍灰線處平行于虹膜面做隧道切口,于此植入Ex-PRESS 青光眼引流釘(美國愛爾康公司,規(guī)格型號:Verdion-p50),引流器為預裝式;縫合鞏膜瓣,在角膜緣外打結、作為可調節(jié)縫線;檢查濾過泡形態(tài)、前房深度及結膜瓣密閉情況;術畢,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齊魯制藥有限公司,批號:20150204),并包扎。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方法,包括健康宣教、一般護理、術眼護理、并發(fā)癥觀察及護理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整理護理,具體如下。①一般護理:術后,護理人員應在生活上給予患者悉心照料,避免跌倒發(fā)生;根據患者的信賴心理,熱情主動、耐心細致地給予生活上的幫助和精神安慰,并重點向患者介紹術后治療、護理的相關知識;在護理治療操作過程中,動作要輕穩(wěn),使患者有信任感和安全感。②心理護理:在護理過程中要重視患者的心理護理,患者希望手術能夠改善癥狀,但又害怕手術失敗、意外等,所以護理人員應根據病情及擬行的手術向患者及家屬介紹術前、術中、術后的注意事項以及預后等一般情況,已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對手術的配合; 對有顧慮或思想過于緊張的患者應耐心解釋、開導,消除其顧慮及緊張情緒,以免加重患者思想顧慮和負擔而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③飲食護理:患者飲食應清淡,要進食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以保證營養(yǎng)供給;多食用水果蔬菜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暢;一次不宜大量飲水;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④用藥護理:按醫(yī)囑及時正確給藥并觀察用藥反應。⑤術后并發(fā)癥護理:術眼疼痛是常見的不適癥狀,一般術后3~4 h 最常見,如過后仍發(fā)生疼痛,應警惕眼壓升高和前房出血,因此護理人員因詳細了解疼痛原因,根據情況給予合理解釋和精神鼓勵,以增強疼痛的耐受性,必要時通知醫(yī)師給予對癥治療; 要避免術后出血,囑患者術后輕活動,減少低頭彎腰,勿咳嗽,要保持大便通暢。
兩組患者均護理1 周,比較兩組難治性青光眼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護理滿意度及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焦慮評分采用Zung 焦慮自評量表進行評定,共包括20 個項目,采用1~4 分的4 級評分法,正常計1 分,輕度焦慮計2 分,中度焦慮計3 分,重度焦慮計4 分,分數越高表示焦慮越嚴重[10]。抑郁評分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進行評價,共包括24 項,采用Likert 5 級評分法,無抑郁計0 分,輕度抑郁計1分,中度抑郁計2分,重度抑郁計3 分,極重度抑郁計4分,分數越高表示抑郁越嚴重[11]。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調查,總分為100 分,≥80 分為滿意,60~<80 分表示比較滿意,<60 分表示不滿意。總滿意率=(滿意+比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該調查表的Cronbach′s α 為0.89,具有較好的信效度。并發(fā)癥包括前房出血、低眼壓、前房絮狀滲出。
采用SPSS 25.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護理前的焦慮、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護理后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觀察組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1 兩組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的比較(分,±s)
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30 31 42.03±1.94 41.84±1.92 0.394>0.05 20.43±1.85 33.39±2.51 22.978<0.05 44.140 14.892<0.05<0.05 72.63±2.16 72.13±2.06 0.933>0.05 41.77±1.94 60.16±1.51 41.231<0.05 58.245 26.091<0.05<0.05組別 例數 焦慮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t 值 P 值抑郁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t 值 P 值
表2 兩組護理總滿意度的比較[n(%)]
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的比較[n(%)]
臨床上常見的難治性青光眼以往的治療主要以傳統的小梁切除術、小梁切除聯合睫狀體冷凝或光凝術為主,但多因病情的復雜性及術后濾過通道瘢痕化堵塞而致手術失敗,且聯合手術僅限于無光感、無復明可能的患者[9,12]。臨床實踐中,EX-PRESS 青光眼微型引流器對難治性青光眼患者的治療旨在控制眼內壓,其治療原理是將房水從前房引流至淺層鞏膜下空間,植入在鞏膜瓣下,無需剪除鞏膜和虹膜組織,引流器生物容性好,前房炎癥輕,和周圍組織基本無反應,能夠明顯減少青光眼濾過性手術后濾過道瘢痕化的發(fā)生率,可以提高手術成功率[1,7]。但由于患者缺乏相關疾病知識,其擔心預后情況,極易產生負性情緒,進而影響治療效果。
整體護理以患者為中心,由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連續(xù)的護理,以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是高度關注患者病情變化的整體護理,是以患者的感受為主導的護理服務[13-14]。整體護理的目的是在實施各項基礎護理的過程中及時發(fā)現患者的病情變化并進行有效干預,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保障患者安全[15-16]。研究顯示,整體護理在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術中具有較好的效果[17-18]。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以(P<0.05),提示整體護理能夠改善Ex-PRESS 引流器前房植入術治療難治性青光眼患者的負面情緒;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以(P<0.05),提示整體護理能夠顯著提高Ex-PRESS 引流器前房植入術治療難治性青光眼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以(P<0.05),提示整體護理能夠顯著降低Ex-PRESS 引流器前房植入術治療難治性青光眼患者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整體護理在Ex-PRESS 引流器前房植入術治療難治性青光眼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癥狀,提高護理滿意度,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