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龍巖學院
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的有效路徑,是人力文化、知識交流、繁衍的紐帶。圖書館作為高校教育資源中心,肩負著傳承文化、輔助教學科研、助推閱讀的重則,是高校建設發(fā)展的靈魂所在。在高校圖書館中滲透學科服務與閱讀推廣互動模式,對傳統(tǒng)圖書館管理服務模式是一種變革形式,更好的為學科教育服務,為學生閱讀提供便利,滿足學生學習訴求,增強圖書館管理服務效度。因此,研究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與閱讀推廣的互動策略十分必要,既是高校圖書館管理服務模式革新的需要,也是學生學科文獻獲取針對性的需要,更是高校辦學質量提升的需要。
學科服務從字面意識來看,是圖書館需要為學習者提供所需要的科目文獻資源。學科服務從圖書館管理服務模式層面來講,需要以學習者為主體,即高校學生、學科教師、研究項目為主體,通過收集國家已有的文獻資源,將文獻資源進行分類,以此更好的提供給學習者,增強學習者主動參與積極性,使學習者在文獻獲取中滿足自身閱讀需要。
閱讀推廣是指圖書館針對閱讀而開展的相關活動,從圖書館當前管理服務模式來看,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深受讀者的青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圖書館管理服務效度。高校圖書館通過開展閱讀推廣活動,能夠滿足學習者理論與實踐知識獲取需要,增強學習者學習效度。圖書館閱讀推廣模式,立足于學習者興趣,以學習者閱讀興趣為導向,推進相關閱讀活動的開展。
在圖書館經(jīng)營管理服務中,學科服務與閱讀推廣模式這兩種圖書館管理服務模式都是一種主動出擊的知識化服務模式,推進高校圖書館向知識化、學科化發(fā)展。其中,學科服務模式能夠依托于數(shù)據(jù)庫講座,為學習者推廣紙質以及電子文獻資源,而閱讀推廣是依托于專題服務活動,將文獻資源以學科化的模式推廣給學習者。從此方面而言,學科服務與閱讀推廣在本質上是相同的,都是立足于高校專業(yè)化需要,為學習者學科知識獲取,提供針對性的文獻信息資源。
在圖書館管理工作中,閱讀推廣人員、學科服務人員雖然在工作中承擔不同的工作責任,但雙方的工作目標是一致的,都是深入挖掘文獻資源,立足于學習者需要,為學習者推廣精準化、需要化、滿意化的文獻服務模式,以此達到自身工作目標的完成與實現(xiàn)。高校圖書館在踐行學科服務與閱讀推廣互動模式中,推進二者工作模式的融合,在此工作基礎上,推進兩者的互動,使圖書館管理服務模式更好的為學習者提供文獻資源,并且將有價值的文獻資源傳遞給讀者,豐富學習者閱讀面,達到雙方工作共贏模式,進而促進圖書館經(jīng)營管理服務模式走可持續(xù)發(fā)展路徑。
在高校圖書館發(fā)展歷程中,學科服務與閱讀推廣是兩個部門工作存在的主體形式,每一個部門在自身發(fā)展歷程中,通過不斷的實踐、創(chuàng)新,都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jīng)驗模式,尤其針對讀者文獻資源推廣方面。而高校圖書館踐行學科服務與閱讀推廣互助模式,實現(xiàn)兩者工作的融合,能夠分享彼此部門的服務、管理模式經(jīng)驗,實現(xiàn)兩者融合的有效性,促進圖書館工作模式的有效性,增強學習者對圖書館服務、管理模式的認可度,進而使圖書館為高校教育教學工作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高校圖書館在踐行學科服務與閱讀推廣互動模式中,需要轉變傳統(tǒng)管理、服務、營銷理念,推進兩個部門工作模式融合,意識到學科服務與閱讀推廣工作融合的重要性,找尋二者融入的切入點,實現(xiàn)二者的融合發(fā)展模式,進而提升高校圖書館管理服務效度。首先,高校應意識到圖書館工作的重要性,發(fā)揮引領效度,加強學科服務與閱讀推廣互動模式的宣傳力度,提升圖書館工作認知度,轉變工作思維。其次,圖書館應樹立與時俱進管理服務模式,重視新的思維、技術的融入,深入研究學科服務與閱讀推廣互動模式,推進學科服務與閱讀推廣互動模式在圖書館管理、服務等工作模式中實施,為高校學習者提供學科化閱讀推廣服務模式。
從高校圖書館當前工作模式來看,學科服務、閱讀提供工作模式分別有兩個部門進行運行,在踐行學科服務與閱讀推廣互動模式中,缺乏一個統(tǒng)一、協(xié)調的機構。為了推進學科服務與閱讀推廣工作模式的有效融合,需要建設圖書館學科服務與閱讀推廣互動協(xié)調機構,推進兩者的融合性發(fā)展,加強兩個部門的交流、合作模式,推進高校圖書館工作的有效開展。與此同時,在圖書館學科服務與閱讀推廣工作融合中,需要推進課程互動模式,立足于學習者文獻獲取需要,增強課程之間的互動。例如:針對學習者為教師群體,為教師推廣相關的職業(yè)化、專業(yè)化文獻資源,使教師通過文獻資源的閱讀,提升自我;針對學習者為科技研究者,推廣相關的科研、科技方面的文獻資源,為科研研究推廣相關理論文獻的支撐;針對學習者為學生,整合專業(yè)課程知識,為學生推廣相關的文獻課程資源,滿足學生學科學習需要。文獻資源的提供科研為紙質文獻,也可以為PPT文獻、數(shù)字化文獻等,推進學科服務服務模式向信息化方向發(fā)展。
在信息技術發(fā)展的今天,高校圖書館管理、服務模式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fā)展是必然的選擇與趨向。因此,在圖書館踐行學科服務與閱讀推廣工作中,應借助先進信息技術,拓寬自身服務環(huán)境、范圍,增強圖書館管理服務工作開展的有效性。首先,圖書館在確保紙質文獻資源充分的前提下,立足于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開展圖書館線上服務模式,整合自身圖書館紙質資源,使圖書館紙質文獻資源以電子形式展示,為不同的學習者通過學科化文獻知識,增強閱讀推廣活動銜接開展,提升學習者閱讀滿意度。例如:借助大數(shù)據(jù)技術,構建圖書館文獻資源數(shù)據(jù)庫,為不同的學習者提供精準化的文獻資源,學習者在獲取文獻資源中,大數(shù)據(jù)技術能夠記錄學習者文獻資源獲取信息,通過針對學習者文獻獲取信息的深入分析,知曉學習者閱讀偏好,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優(yōu)勢,向學習者推進相關的文獻資源,滿足學習者科學學習需要。其次,圖書館需要了解移動終端閱讀模式,諸如手機閱讀、網(wǎng)絡閱讀、移動閱讀等模式,構建一個系統(tǒng)性、完整性、數(shù)字性的閱讀服務平臺,整合所有文獻資源,為學習者學科化閱讀提供相關閱讀服務模式。例如:在線與學習者進行交流,通過交流提供所需文獻資源;啟動智能化文獻推送服務,增強文獻推送的科學化,進而為學習者文獻獲取提供個性化學科閱讀推廣服務活動。
圖書館管理人員肩負文獻資源傳承、發(fā)展的重責,圖書館管理人員自身素養(yǎng)關系到高校圖書館未來發(fā)展趨勢,以及學科服務與閱讀推廣互動模式的踐行效度。因此,高校圖書館在學科服務與閱讀推廣互動模式開展中,需要提升圖書館管理人員綜合素養(yǎng),開展有效的圖書館管理人員培訓工作,提升圖書館管理人員工作效度。在培訓工作中,促進學科服務與閱讀推廣兩個部門培訓工作的融合形式,吸取工作經(jīng)驗,將工作經(jīng)驗融入到培訓工作中,使圖書館管理人員在培訓工作中知曉兩部門工作形式,提升自身業(yè)務水平、服務效度。
綜上所述,在高校圖書館經(jīng)營管理服務中,學科服務與閱讀推廣模式都是借助文獻資源、工作方式、技術手段,依托于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專業(yè)化能力及知識,向學習者推廣所需文獻資源,兩者工作模式從本質上具有相似之處。因此,高校圖書館應踐行學科服務與閱讀推廣互動模式,轉變工作思維模式,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推進圖書館管理服務模式的提升,進而使高校圖書館向學科化、智能化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