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常山
【摘 要】當前對于生源狀況不理想的課堂教學發(fā)展來說,提升課堂管理的有效性是實現學生健康人格和學習動機培養(yǎng)目標的重要途徑。從有效課堂規(guī)則及培養(yǎng)學生良好課堂習慣等方面探究雙主體視閾下的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管理的具體措施,具有重要研究意義。
【關鍵詞】雙主體視閾;高中政治;課堂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 30-0130-02
當前各學校生源狀況的差異性使課堂教學秩序維護等課堂管理問題面臨較大的挑戰(zhàn)。傳統的批判懲罰等強制壓服的方法阻礙了高中教學效果的提升。因此,深入分析學生和教師這兩個的課堂主體地位及在高效政治課堂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是當前加強雙主體視閾下的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管理的重要內容。
一、影響高效課堂管理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教師的綜合能力
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管理依賴于教師教書育人功能的充分實現。教師作為高效政治課堂管理的重要引路人,對于引導學生共同維護課堂教學秩序及協調學生之間的關系具有重要管理指導的作用。因此,高效政治課堂管理對于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及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政治教師應具備一定的應變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及控制情緒的能力。
(二)學生因素
教與學是相互的,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對于實現高效的課堂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情況下,學生應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個人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會直接影響高中政治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而給課堂紀律的維護及教學進度的保障帶來不利的影響。此外,如果學生的整體接受能力較低,則會加大教師的教學難度,進而影響教學效率。不同班級學生情況上的差異性促使高效課堂管理的策略和方案也應有所調整。
二、雙主體視閾下政治課堂管理的優(yōu)勢
高中政治學科的綜合性及理論性特點,使其課程內容較為枯燥繁瑣,學生整體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加強對課堂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及多元化課堂管理方式的應用對于提升政治課堂教學效果具有重要影響。在傳統的基于教師主體地位的課堂教學模式沖擊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學習狀態(tài),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因此,采用雙主體視閾下的政治課堂管理方式可以實現教師與學生主體之間的關系平衡,實現教師課堂主導地位向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轉變,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政治課堂管理及課堂秩序維護中。同時,教師應該端正心態(tài),擺正自身在教學活動中的位置,充分發(fā)揮引路人的重要角色,加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平等和諧交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效的課堂管理不僅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深厚情感,還能讓學生尊重教師,主動維護課堂秩序,積極配合教師教學,緊跟教師的課堂教學節(jié)奏,從而降低課堂管理難度,實現政治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雙主體視閾下的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管理的具體措施
(一)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師生關系
雙主體視閾下的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關鍵在于充分尊重教師和學生這兩個主體的課堂地位,并引導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到課堂管理中。而教師應學會放低姿態(tài),與學生成為朋友,建立平等互尊的師生關系,以打破過去師生關系的單向性和不平衡性,從而為高中政治高效教學課堂營造和諧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首先,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地位,以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營造輕松融洽的課堂教學氛圍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和學習負擔,從而幫助學生調整好情緒,主動積極參與到政治課堂管理中,并對接受新知識充滿濃厚的興趣。其次,課堂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依賴于教師這一關鍵主體,因此,教師在營造良好課堂氛圍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政治教師應基于政治課堂教學內容及學生學習能力差異進行課堂教學方式的調整優(yōu)化。此外,教師課堂目標的差異性要求其課堂氛圍營造也應體現針對性及差異性的特點。教師應讓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和諧、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挖掘自身的學習熱情及政治學習潛力,并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
最后,在政治教學課堂上,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其引導和輔助的教育職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趣味性課堂教學方式的滲透應用,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活動及平臺,并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提升其表達交流能力及團結互助能力等綜合素養(yǎng)。教師的課堂教學內容及教學任務設計都應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根本出發(fā)點,政治課堂教學管理及課堂秩序的維護工作都應以尊重學生和推動學生發(fā)展為基本前提。
(二)確定合理有效的課堂規(guī)則
高效的政治教學課堂依賴于良好的課堂紀律支撐。因此,在課堂教學準備前期,高中政治教師應基于各班級學生情況及性格特點制訂有針對性的、合理的課堂規(guī)則,從而為規(guī)范學生課堂行為及維持有序課堂秩序提供重要的規(guī)則支撐。課堂規(guī)則可以引導學生意識到自身的錯誤行為及不規(guī)范行為。同時也是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指南針,指引學生及時發(fā)現自身的問題,并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正,只有加強對學生課堂行為的規(guī)范,才能為良好課堂秩序的維持奠定良好基礎,同時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范圍。因此,教師在確定課堂規(guī)則過程中應保持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不能帶有個人性格及情感制訂課堂規(guī)則。因此,雙主體視閾下的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管理要求其課堂規(guī)則的制訂應體現雙主體性特點。盡管教師是制訂課堂規(guī)則的主體,而學生是課堂規(guī)則管理的主要對象,是課堂規(guī)則的服務主體,課堂規(guī)則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共同參與到課堂規(guī)則制訂中,集思廣益,教師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訴求,以保障課堂教學活動有序開展及助推學生學習效率提升,不僅可以有效活躍課堂氣氛,還能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此外,教師基于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制訂課堂規(guī)則,讓學生通過閱讀相關規(guī)則條例表達自己的建議和想法,教師在收集整理學生的可行性建議及意見的基礎上進行課堂規(guī)則的調整優(yōu)化,使最終的課堂規(guī)則獲得教師和學生的雙重認可。學生通過課堂規(guī)則制訂感受到了尊重和認可,在日后的課堂上會更加自覺遵守課堂紀律和維持課堂教學秩序,從而為提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質量及實現其學科發(fā)展目標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三)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堂習慣及學習習慣
課堂規(guī)則的制訂對于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堂習慣及學習習慣具有重要意義。但如果僅依賴課堂規(guī)則約束規(guī)范學生的課堂行為,無法有效保障課堂管理的高效性及課堂教學活動的有序性。因此,教師在加強高效課堂管理工作時應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堂習慣和學習習慣為重點。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正值青春期及心理發(fā)育成熟階段,如果教師采用過于強硬的課堂管理措施往往會導致適得其反的效果,學生的叛逆心理嚴重,進而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及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高中政治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行為意識培養(yǎng)和教育,引導學生充分意識到遵守課堂紀律的重要性,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課堂習慣,從而為打造高效政治課堂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教師應加強多樣化課堂管理方式的應用,對于表現良好且遵守課堂紀律的優(yōu)秀學生應采用激勵表揚的方式,以提升學生的成就感和主動性。對于課堂表現較差的無視課堂紀律的學生也應采用正確恰當的教育管理方式,應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并引導學生主動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及時改正。雙主體視閾下的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管理要求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其領導示范作用,以身作則,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
綜上所述,雙主體視閾下的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管理對于推動政治學科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廣大教師應重視教學探究以及教學創(chuàng)新,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以及學習規(guī)律進行教學方案的合理設計,進而提升教學的能動性。
參考文獻:
[1]謝佳萍.新課程視域下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構建[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19).
[2]班瑪多杰.雙主體視閾下的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管理[J].文淵(中學版),2019(01).
(責編 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