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成靜
【摘? 要】?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育改革也不斷對幼兒園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面對更高的挑戰(zhàn),幼兒園教師也要對傳統(tǒng)的幼兒園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根據(jù)小朋友實際情況和特點進行不斷的調(diào)整,全面研究分析出一個適合幼兒教育的模式。幼兒園也可以引進陶行知教育思想,對幼兒進行教育和引導,促進幼兒的發(fā)育和健康成長,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關(guān)鍵詞】? 陶行知;教育思想;幼兒;行為習慣
因為幼兒年紀比較小,他們的思維思考方式和行為習慣以及身體都還在成長的初級階段,這時候的幼兒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對比較弱,所以很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和其他人的影響,一旦不注意就會導致幼兒養(yǎng)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和行為。這就要求幼兒園必須要對幼兒的日常情況和行為習慣有一定的了解,并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引入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對幼兒進行教育。
一、從日常表現(xiàn)引導入手,培養(yǎng)幼兒良好習慣
陶行知老先生認為,人們的行為習慣都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的。所以每分每秒的校園活動都能夠體現(xiàn)幼兒園的教育方式,所以在實際幼兒教育教學當中,一定要從身邊的小事抓起,從一點一滴抓起。首先就要從小朋友日常的生活習慣開始,從小朋友們進入幼兒園那一刻開始,就要對他們進行全方面的觀察了解,然后發(fā)現(xiàn)記錄每個小朋友身上不同的問題和特點。在了解這些特點之后,因材施教,對每個同學采用合適的教育方法進行引導。這種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方法在潛移默化當中,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他們以后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比如全托幼兒園小朋友會在學校吃中午飯并進行午睡,教師就可以首先觀察小朋友吃過飯之后的一些行為習慣。有的小朋友會自己把碗筷收拾一下,輕輕地放在旁邊的餐具收集欄里,但是有的小朋友就會直接扔在里面。然后某一次吃飯的時候,就可以讓小朋友觀察一下自己的碗筷有沒有破損的情況。這時有的小朋友碗筷很新,有的碗筷就會有磨痕,很明顯就可以讓幼兒認識到自己行為上的一些錯誤。然后就可以跟小朋友一塊兒制定一個“碗筷輕拿輕放”的班規(guī),并教育幼兒如何正確堆放使用過的碗筷。然后就可以對那些遵守班規(guī)的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對于違反輕拿輕放這一班規(guī)的人進行批評指正。還有午休之后自己被子的疊放,教師也可以自己先示范一下疊放的步驟,晚上回到家,也可以讓幼兒試著疊一下家里的被子,家長拍成照片或者視頻在班里進行評比,對于在學校和家里表現(xiàn)好的孩子,要給予充分的獎勵。
二、利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培養(yǎng)幼兒良好習慣
陶行知老先生認為行動比知識更重要,所以在幼兒園這一階段的學習當中,不僅僅要注重知識的學習,更要從孩子們的日常行為習慣下手。因為小孩子這個年齡段天性活潑,有非常強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所以老師就可以把一些教育知識和相關(guān)理論以及生活中的小道理通過其他方式告訴他們,把這些滲入到日常各方面教育當中,用適合孩子們的方式規(guī)范他們的行為習慣。
比如,教師可以針對學生中午吃飯的時候,互相說話聊天打鬧等壞習慣進行指導,讓小朋友了解到吃飯說話嬉戲是一種不正確的吃飯行為,并且規(guī)范他們的吃飯紀律。還有的學生在午休的時候不好好睡覺,說悄悄話或者下床去廁所時發(fā)出很大的噪音,也影響了其他小朋友的睡眠質(zhì)量。這時候幼兒教師就可以及時提醒他們放慢腳步,然后對于小朋友改正后的行為課后提出表揚,或者豎起大拇指進行表揚。通過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有的小朋友天性靦腆,有的人卻很活潑愛動。教師就可以在上課的時候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把他們分成相應的小組。然后針對每個小組中午吃飯、午休和上課學習狀態(tài)等情況進行評比,每周都設(shè)置“好學生 棒習慣”的評比,對表現(xiàn)好的小組進行集中獎勵,把他們的照片放在班級公示欄當中。這樣就可以激起小朋友們的好勝心,從而引導他們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
三、充分發(fā)揮家校教育合力,培養(yǎng)幼兒良好習慣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許多孩子從小在成長過程中都養(yǎng)成了嬌生慣養(yǎng)的壞毛病。幼兒園必須聯(lián)系家長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環(huán)節(jié),這就要求幼兒園教師和家長保持緊密聯(lián)系,也要引導學生家長樹立良好的教育觀,讓家長運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另外,孩子在回家之后,家長也不能讓孩子松懈,更要監(jiān)督好孩子的日常行為習慣。另外,家長在家里也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不要讓自己的壞習慣影響到孩子。
例如,有的孩子從小不喜歡吃飯,只喜歡吃零食,并且還撒謊自己沒有吃飽或者沒有吃零食。家長就需要和老師及時溝通,確認一下孩子在學校的吃飯情況,然后教師給家長講述一下學生在校情況。家長在充分了解孩子的想法之后,就可以針對性的和小朋友進行思想上的溝通交流,然后教育幼兒養(yǎng)成好好吃飯不撒謊的好習慣。另外,有的小朋友在家喜歡玩大人的手機打游戲看動畫片兒的,這時家長要及時進行阻止,并且在休閑的時候,家長也不要在孩子面前經(jīng)常玩手機看電視劇,不要亂丟果皮紙屑,留長指甲等,家長在家里要言傳身教起到一個模范帶頭作用。
總之,幼兒園教師要充分分析陶行知教育思想,把握幼兒園孩子們的特點,性格以及行為習慣,充分關(guān)注每一個幼兒的成長。也要借助家庭的力量共同對幼兒進行教育,讓幼兒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為以后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歸倩倩.結(jié)合行知教育思想談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J].科普童話,2018(36).
[2]陳敏.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習慣[J].新課程(上),2017(12).
[3]蘇雯.試論陶行知教育思想促進幼兒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策略[].考試周刊,201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