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仁
◆摘? 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導致學習效果分化越來越嚴重。微視頻的出現(xiàn),為此提供可能。將學習中的重難點內容、常見易錯知識以及典型對比題型辨析制作成個性化微視頻,變“抽象”為“直觀”、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變“有限”為“無限”,豐富了學習的載體,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優(yōu)化了學習的效果,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關鍵詞:微視頻;個性化;學習力;因材施教
兩千多年前孔老天提出“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現(xiàn)如今,當“翻轉課堂”“可汗學院”等教學模式相繼出現(xiàn)后,筆者實踐著以“學”為中心,關注孩子的前置學習、課上探究、課后及時鞏固提升,有選擇性的使用微視頻,并將微視頻分享給學生,以便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jù)課堂掌握情況及時的復習鞏固,注重學生自我總結歸納,幫助學生個性化理解和掌握知識。經過一段時間微視頻的設計與應用,筆者明顯感覺到,用微視頻的教學資源,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課堂上有更多學生變得自信,有底氣了;課后的作業(yè)正確率也逐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所提升。當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問題,引發(fā)了筆者對于微視頻的一些新思考。
《小學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指出:“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shù)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差異,這是客觀存在的。如何幫助每個學生進行學習呢?微視頻的出現(xiàn)讓教師分身有術。不受時間限制是微視頻最大的優(yōu)勢,即使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也能通過反復觀看微視頻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再加上微課具有形象、生動、直觀、易于學生理解的特點,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自學效果。
在教學六年級上冊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假設》這一課中,在自主預習中設計等量代換的題目,然后通過微課的學習讓學生認識到:當題中有兩個未知量時,就需要通過假設轉化成為一個未知量,這是解題的一個重要思路。進而講解具體方法,明確:杯子的數(shù)量變了,但果汁的總量不變,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微視頻生動、詳實的講解,使自主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能輕松理解。
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的我認為,以微視頻為載體,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策略,它能夠滿足新課改教學目標中關于“解決問題”的教學要求,實現(xiàn)課堂教學情境的個性化、信息化和實踐化建設,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不同的問題情境,開展有利于學生觀察體驗、分享交流、實踐反思等各種教學活動,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力增長。
當我在教授孩子們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增減問題”時,大部分孩子們針對本課里的概念很難理解,因此我通過軟件構建三類有區(qū)別的切割辦法的長方體示意圖展現(xiàn)給孩子們,根據(jù)這三組圖形在一個屏幕上進行展示,利于孩子們展開對比分析,因此孩子們便可迅速感受切割形式的不同給表面積帶來的區(qū)別。此外,應用微視頻有利于立體圖形展開,突破手工制圖的局限性,為授課演示提供了方便。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優(yōu)化空間展示效果。合理利用微視頻教學資源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能夠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習興趣,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促進學生學習力的增長。
例如:在教學因數(shù)和倍數(shù)單元復習過程中,學生就需要掌握幾種求解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因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的方法,如果學生不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掌握這些方法,就會耽誤很多寶貴的復習時間。鑒于這樣的情況下,我錄制了一個用三種方法(例舉法、短除法、大數(shù)翻倍法)來求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因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本單元中,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因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的一些特殊情況,我也錄制了一個微視頻供學生復習鞏固使用。本單元的解決問題中有兩種典型的對比題型,一個是求兩數(shù)的最大公因數(shù),一個是求兩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利用微視頻將這兩種對比題型放在一起剖析、總結方法,讓孩子能在最短時間辨析出兩種題型的求解方法。微視頻在復習階段有著非常強大的優(yōu)勢,學生在詢問教師和其他學生的時候,都不是最及時的辦法,微視頻卻是最簡單最快捷的方式。微視頻往往制作比較個性化、用心、淺顯易懂,所以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微視頻一定會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工具,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和體驗。
除了將微視頻教學資源運用在自主預習、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活動中,我也結合課本中重難知識點,孩子們常見易錯典型題,以及形成強烈對比的典型題來錄制個性化微視頻,在課上以及課后供孩子們反復學習。因為一個班30-40個孩子,個體之間存在著差異,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讓這些個性化微視頻形成一定的資源庫,分享給老師作為教學資源選擇性使用,分享給學生,可以在課后復習鞏固。
錄制常見易錯典型題微視頻供孩子們使用,發(fā)揮微視頻的記錄功能、分析功能、總結功能、反復利用功能等等,以求讓學生對該知識點的內容更有效地、全面地掌握,不斷減少同類知識發(fā)生錯誤的次數(shù),最大層度上發(fā)揮了微視頻對知識的整合與鞏固的作用。
錄制重難點知識的微視頻,能指導學生學會歸納分析、梳理,抓住問題的關鍵,條理化、系統(tǒng)化地解決問題;并通過微視頻將零散的知識點反復學習,自行進行歸納整理。培養(yǎng)學生自我歸納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提高學生的學習力。
通過長期的課堂實踐,了解學生數(shù)學學習中易錯的知識點。在設計教案時錄制微視頻將學生常見易錯點和典型題進行分析,微視頻教學資源與學生共享,部分課上有困難的學生課后還可以無限次的觀看微視頻,進行學習、歸納總結,避免同類知識系列錯誤的發(fā)生,防患于未然,提高教師課前預設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以微視頻為載體,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展開教學,有效地增加了教師和學生的互動,能夠更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習力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