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程淑芹(1966.07-),女,山東人,大專,小教高級,研究方向:小學教育。
摘 要: 語文是小學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也是學生學習語言、了解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學科,對發(fā)展學生語言綜合能力有重要作用。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又迎來新的浪潮,要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法,依托線上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建平等公正的學習氛圍和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小學語文;新課改;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3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5.207
新課改的實施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大語文背景下,小學語文作為基礎教育的關鍵科目,關系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關系學生日后的深入學習的順利進行。了解小學語文教學現狀,進行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依托現代化手段進行線上教學,能打破傳統(tǒng)的時空限制,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最終實現學生全面發(fā)展。
1 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小學語文是小學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課程,新課改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綜合學習能力及語文素養(yǎng)。在現階段,受年齡影響,小學生的心智未完全發(fā)展,也因接受能力的差異存在學習差距。傳統(tǒng)的一刀切式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不利于不同學生的共同進步。大部分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如果只是枯燥的講授難以讓學生全程集中參與,更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和逆反情緒。如果教師對授課內容無法正確掌握,只注重字詞內涵的講授,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將影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2 小學語文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
在科技發(fā)展的大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首先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教師的教學帶有極強的個性化,有的教師愿意用談話式或講述式方法授課,有的教師愿意用情境教學法和討論法授課。在新課改背景下,所有教師都要認識到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并廣泛應用線上教學模式,將課堂延伸到課后、拓展到學生家中。在科技發(fā)展背景下,各學校的硬件與軟件設施都比較齊全,依托計算機及網絡進行線上教學,能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時空限制,能使線上教學結合問題方法保護和發(fā)展學生的質疑能力,進而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使學生在正確的軌道上自主學習,全面發(fā)展。
3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線上閱讀教學策略
3.1 依托線上預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實施線上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根據閱讀內容做好導學案、微課學習視頻、練習題目等,并上傳到線上平臺。學生登錄平臺,根據導學案和學習視頻進行自主閱讀學習,在學習后完成練習題目,以檢驗學習效果。學生在自主閱讀學習過程中,可提出自己的疑問,并做好記錄。教師在平臺后臺將學生的疑問進行整理,并進行針對性備課,目的是使課堂成為學生解惑的場所,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能力。長期堅持課前在線預習,一是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二是能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組織提供生成性資源,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如在教學《頤和園》時,教師可以依托教學目標和重點制定導學案和微課視頻,之后在練習題目中為學生提出幾個問題:在依托微課視頻學習后,你能不能說出幾個形容頤和園的詞語?頤和園的景點都有哪些?作者是怎樣描述頤和園的這些景點的?在教師問題的指導下,學生再次閱讀文章,對文章進行剖析,再將問題答案和自己的疑惑通過線上平臺反饋。教師根據學生的問題回答和疑惑反饋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目的是幫助學生解惑,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3.2 依托線上交流,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
在進行線上預習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線上交流,目的是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線上交流一是以教師的問題為依托,二是以課文閱讀疑惑為依托,學生對問題的意見進行發(fā)表,對同學的意見進行聽取和反駁,以提升學習的主動性。線上交流能規(guī)避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能解決學生思想停頓的問題,能保證學生的學習方向,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如在《圓明園的毀滅》線上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請5位學生分別在線朗讀5個自然段,并要求學生歸納自然段的大意。在所有學生閱讀完成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利用原文對重點段落3和4的內容進行總結,并說明利用的那句話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教師要求學生在閱讀全文后概括文章要表達的中心內容。通過遞進式的問題,通過問題的互動與交流,學生能深入了解文章的內涵,能融入作者的情感中,體驗作者創(chuàng)作的心境。
3.3 依托線上鞏固,提升學生的積極性
鞏固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強化學生積極性的重要路徑。在線上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重點難點進行作業(yè)的布置,目的是使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實現對知識的鞏固,進而在體驗學習成功的基礎上提高學習積極性。在鞏固過程中,學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能正確進行自我評價,再進行針對性改進。
如在教學《頤和園》時,在課后作業(yè)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導游的身份給家長介紹頤和園的影響,并帶領家長游頤和園。學生在制作游覽計劃時,可根據線上的微視頻內容進行,目的是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實現對知識的鞏固,在體驗成功的快樂的基礎上增強學習積極性。
總之,語文是小學義務階段的重要學科,閱讀是語文教學重要內容和形式。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線上教學成為一種新教學模式,教師要從教學目標、學生學情切入,通過線上預習、線上討論、線上鞏固等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發(fā)散思維能力,進而實現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許冬梅.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如何實現有效教學[J].創(chuàng)新教育研究,2020,8(01):62-66.
[2] 葉建菊.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72):63-64.
[3] 黃蘭.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研究[J].參花,2020,(16):66.
[4] 韓彬華.新課改下小學語文的啟發(fā)性教學研究[J].南北橋,2020,(1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