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清
基金項目:本文是貴州省科學規(guī)劃課題《小學英語課堂情境教學模式構建研究》成果論文,立項號為2016B057。
摘 要: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學習英語最終目的是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社交中。這就意味著實際教學時,教師要注重教學的生活性,立足學生已有的學習水平與生活經(jīng)驗,為其創(chuàng)設良好的生活情境,拉近英語與學生的距離,以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讓英語課堂散發(fā)出獨特的光彩。為此,文章將就如何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讓小學英語課堂更加精彩,教學質量更佳展開談論。
關鍵詞: 生活化;小學英語;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5.190
新課改中明確指出,小學英語教學要加強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活動情境,培養(yǎng)學生英語知識技能的運用能力。因為小學階段正是學生語言打好基礎的關鍵期,對學生后續(xù)更深入學習英語知識起著重要作用。因此,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必須要重視教學的生活化,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感受英語的實用性與親密性,如此,學生才會覺得學習外語的真正意義所在。也就是說,教師如何活化英語課堂,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自覺參與到英語學習活動中,徹底愛上英語這門課堂,這點值得英語教師們認真鉆研。
1 借助教材,演繹生活化場景
英語教學依據(jù)來源于教材??茖W運用好英語教材,對學生英語學習和英語教學成效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必須要充分掌握教材知識內容,巧設教案,讓英語教材真正“活”起來,使教材中涉及到每個知識點都能與學生日常社交有機結合,讓學生與英語親密接觸,不再是“美的距離”。
例如,教學My friend時,日常生活中,在向另一個朋友或是家人介紹自己的朋友時,往往就會涉及到與介紹語相關的內容。可以說,這個話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是密切相關,易調動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參與樂趣。在正式教學時,教師可先引導學生圍繞“friend”這一主題想象教材中的情境,并借助多媒體呈現(xiàn)出幾幅圖,一是Jane和Mary在校園里走著,Jane遇到了好朋友Mike,這一情景呈現(xiàn)后,會引發(fā)學生們的猜測,接下去三人會有怎樣的對話?教師就此詢問學生,Jane見到好朋友Mike,會跟Mary說些什么?學生們異口同聲達道:“Mary,這是我的好朋友Mike”,緊接著教師繼續(xù)呈現(xiàn)圖畫內容,并通過多媒體音頻呈現(xiàn)出Jane說的“He is my friend,his name is Mike.”而Mike回應道:“nice to meet you.”同樣的,第二幅圖、第三幅圖層層推進,三人相識后就開始討論起各自所喜歡的明星或是教師,對話中包含人物的外形特性等,通過這種情境再現(xiàn),情境中畫面與學生間日常交流對話緊密相關,學生的對話興致也會隨之提高,且腦海中關于知識的印象會愈發(fā)深刻。
2 寓教于樂,打造生活化課堂
創(chuàng)設生活化課堂旨在縮短學生與英語的距離,讓學生不再抗拒英語學習,調動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忱。在立足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教師還要認真鉆研教學活動的開展,既要確保學生能學到知識,更要讓學生在較為放松、自由的氛圍中快樂地學習,也就是教師要善于“寓教于樂”,如可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展開角色扮演,一分鐘英語即興講說等,將生活與英語學習有機融合,使學生在富有趣味的英語課堂中真正掌握知識技能,達到“學以致用”。
例如,教學Dinner's ready時,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一個角色扮演的活動,即將學生們劃分幾個小組,讓學生自行設定“餐館吃飯”“家中吃飯”等場景,扮演的角色有服務員、客人或是父母家人等,然后每個學生在立足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自行添加或是刪減對話內容,運用英語交流,呈現(xiàn)自己平常吃飯點餐時的狀態(tài)。通過這種角色扮演,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中對話內容,還能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鞏固新知,更能強化生生間的溝通交流。當學生熟練了該章節(jié)的知識點,即“what would you like?”“I like...”等句型后,教師還可組織學生就此展開問答交流,讓學生分別來說說自己平常都喜歡吃些什么東西,包含水果、蔬菜、肉類和甜品等等,說說看日常吃食是否符合健康養(yǎng)生理念等。利用這種教學,教師將課堂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們,讓學生們能充分展示自我,感受英語課堂的和諧有趣。特別是這些內容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學生更能感受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
又如,教師可展開英語接龍游戲,即第一個學生說出某個英語單詞后,像name,第二學生就要說出以“e”為開頭的單詞,像egg,以此類推。而且每個接龍的學生還要再說出上一個學生所說單詞的意義,才能通過,若說不出,則要說出兩個單詞才可??傊?,人們生活中時??梢姷膴蕵坊顒颖闶怯螒?,將游戲與英語教學巧妙融合,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熱忱,活躍課堂氣氛,還能讓學生更為積極開心地投入到學習中。
3 構建橋梁,塑造生活化環(huán)境
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低下的一個原因在于學生長期處于母語環(huán)境氛圍內,接觸英語大都只局限于課堂,生生之間也甚少用英語交流。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要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為學生創(chuàng)建交際學習氛圍,重視語言環(huán)境的建設,充分利用學校各種資源,來打造一個生活化的英語環(huán)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英語。
例如,學校里的一些公共場所標志可用英語充分展示,像是走進教室,Knowledge is power告訴學生知識就是力量;走近校園花圃,School is my home,green depends on every告訴學生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走進圖書館,Sit and read,and be grateful告訴學生圖書內保持安靜,莫要大聲喧嘩;而如學校栽種的花草樹木也都可以相繼貼上英文標簽,這樣既能讓學生掌握相關單詞,亦能開拓學生的知識眼界,學生隨時能與英語接觸,感受到英語的生活性。
結束語: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需充分意識到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對學生語言綜合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教師要立足英語教材內容,根據(jù)學生已有生活經(jīng)驗,利用好學校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感受到英語知識的實用價值,這樣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才會被激發(fā),英語實際運用能力才能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陳君.生活化的小學英語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初探[J].當代家庭教育,2020(23):173-173.
[2] 何玉婷.生活化的小學英語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初探[J].校園英語,2019(43):122-122.
[3] 李松.生活化的小學英語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初探[J].中國農村教育,2019(17):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