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
摘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體現了學科教學的育人功能。本文從學科德育滲透的研究背景出發(fā),提出研究的目標與內容,探討研究的價值與意義。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德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7-0078
德育滲透,是指教師根據教育目標和培養(yǎng)要求通過借助載體、建構氛圍、方法引導等在學科教學中潛移默化地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接受有關思想、觀點、作風、行為,實現教育意圖的教育形式。
一、研究的背景
“學科德育”的概念起源于2000年國家頒布的《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指出德育要寓于各學科教學之中,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中小學教育,牢牢把握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在國內有較大影響的系統(tǒng)研究是始于1999年的“新基礎教育”英語教改研究,把改革價值的核心放在“育人”,將關注“學生主動、健康成長”作為學科教育目標的核心,這與2014年北師大林崇德教授提出的一切圍繞“全面發(fā)展的人”的思路不謀而合。
2014年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出“改進學科教學的育人功能……要在發(fā)揮各學科獨特育人功能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學科間綜合育人功能”。2020年2月,基礎教育之鄉(xiāng)江蘇省南通市印發(fā)了《關于加強全市中小學學科德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從市域層面要求全市各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tǒng)領,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堅持課堂教學主陣地,堅持德育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在此背景下進行德育滲透,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信息敏感度,善于捕捉育人契機,充分發(fā)揮育人機智,合理開發(fā)育人資源,在教學中將知識內容與其可載的思想同時轉化為學生的東西,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收獲人生成長必備的非智力因素。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及其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必要性,引導著英語教師重新審視學科教學,“德育滲透”恰恰是學生在英語學習后要留下的、對人生發(fā)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內容,即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二、研究的目標與內容
學科教學作為學校教育的主要渠道,其“育人”的特殊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這不僅是因為學科教學是學生最主要的學習經歷,也是學生德行成長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從學科教學走向學科教育,才能落實真正的育人目標。
通過學習國內外德育教育的先進理論,實現初中英語教師觀念的轉變,使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成為充實教師的德育情懷、喚醒學生德行良知的有效手段。通過以提高英語學科育人質量為核心,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創(chuàng)新初中英語學科教學與德育滲透相融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探索總結出一套切合實際的德育滲透理論與實踐的實施細則和系列課例,并使之具有一定延續(xù)性和進一步發(fā)展的空間。通過系列舉措,努力使英語學科教學回歸育人本質,強化英語教師的教書育人意識,提高英語學科教學的德育工作水平,提升學生思想素質、政治覺悟、道德品質,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主要研究內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1.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行為。我們將認真落實全市課改“十二字”“十二條”,倡導英語教師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作為自己的行動自覺,把培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以文明得體的言談舉止、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和規(guī)范的待人處事準則,影響并感染每一位學生;進一步明確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禮儀規(guī)范、師生的互動方式、教師的評價方式,優(yōu)化課堂教學規(guī)范。
2.構建學科德育操作范式。初中英語學科有其獨特的育人價值。我們將組織教師準確把握初中英語及道德與法治課的學科定位,通過教材分析、教學研究、教師培訓等舉措,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形成通適可操作的范式;充分挖掘英語課程中豐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資源及其包含的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態(tài)度、審美情趣、健康體魄、意志品質、人文素養(yǎng)、生活方式和勞動技能等,構建獨具特色、多元立體的英語學科德育滲透范式,培育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家國情懷、創(chuàng)新精神、獨立人格和實踐能力。
3.建好英語學科德育基地。根據初中英語學科的特點和學生在不同學段的認知規(guī)律,研究形成符合學生成長規(guī)律的學科德育資源和工作經驗。安排骨干科研、教研力量開展項目化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努力形成符合學生成長規(guī)律,能切實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學科德育優(yōu)秀案例;探索課堂教學評價改革,結合新課程標準,研發(fā)價值導向鮮明的學科德育試題。組織開展學科德育研討觀摩、優(yōu)課評比及專項課題研討沙龍等活動,推廣英語學科德育研究的經驗及成果。
三、研究的價值與意義
一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都明確提出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二是深化初中英語課程改革的需要。面對新時期培養(yǎng)大批德才兼?zhèn)鋬?yōu)秀中學生的新需求,亟待將現行初中英語課程教學和德育教育結合起來,為今后優(yōu)化教材編寫、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等提供參考的依據。三是發(fā)揮英語課程育人功能的需要。英語學科中存在西方文化元素,意識形態(tài)屬性強,對處于身心發(fā)育期的初中生的影響較大,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優(yōu)秀德育文化,體現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充分發(fā)揮初中英語學科的育人功能,幫助學生厚植文化底蘊、傳承紅色基因、打好中國底色,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恰到好處的學科德育滲透不僅有利于改善教師的教學風格,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為國家培養(yǎng)品學兼優(yōu)的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袁潔.試論德育活動類型及其功能的發(fā)揮[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7).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第一初級中學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