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芳
5 月15 日,清華大學新傳學院團委主辦的微信公眾號“清華清小新”發(fā)布文章稱,該學院14 日通過現場加網絡遠程在線的方式召開全體教職工會議。 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在會上表示,學校反復研究、慎重決策,決定大幅度擴大新聞學院碩士研究生規(guī)模, 今后學院的人才培養(yǎng)主要在研究生層次進行。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取消本科”的消息隨即沖上微博熱搜,引發(fā)了網友大量討論。新聞何去,大學何從,成為潛藏在這次輿論浪潮背后的輿論關切點。
清華大學發(fā)布的消息被一些自媒體解讀為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將取消本科,而成了大新聞。但這樣的解讀并不準確。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彭蘭在其朋友圈表示,清華大學要以書院形式培養(yǎng)學生。目前,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只是停止從高中畢業(yè)生中招收本科學生, 但這并不是說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本科教育就此關張, 而是將轉入日新書院,與日新書院共同開展文科課程。 這意味著,本科生依然有機會學習新聞課程。 此次改革的目的在于擴大學生視野,培養(yǎng)厚基礎、寬口徑的人才,應該被理解為清華大學通識教育建設的“強基計劃”中的一部分。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原院長張昆教授分析,清華取消本科生招生并不僅僅針對新聞與傳播專業(yè),而是清華所有文科專業(yè)都不招本科生,并成立日新書院、致理書院、探微書院、未央書院、行健書院五大書院,其中,日新書院負責基礎文科類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 以期打破本科階段的專業(yè)壁壘,讓學生的知識面更寬廣。
簡而言之,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這一培養(yǎng)重心的調整,與其說是一個學科的變動, 不如說是整個本科培養(yǎng)模式的嘗試性改革。而且這并不是針對新聞與傳播學院獨一的舉措,而是清華大學在改革高等教育的探索中對文科學科的整體性改革。
“清華停招新聞本科生”的消息引發(fā)了許多新聞專業(yè)的學生在社交網絡上對新聞傳播學的吐槽:“新聞確實沒啥好學的”“新聞是個實踐性極強的工作, 基礎訓練在大學里根本教不出來”“現在新聞學院的教育跟業(yè)界脫節(jié)嚴重”,甚至有人認為,“新聞專業(yè)讀下來后, 發(fā)現自己從前的新聞理想都被磨平了,有新聞理想的學生,反而都是本科讀其他專業(yè)的學生。 ”
這些言論直指新聞專業(yè)教育與實踐之間的鴻溝, 又引發(fā)了一波對于“新聞無學”的爭議與討論。
一種觀點認為,在新聞傳播行業(yè)大步跨進的今天,高校中新聞傳播學院的本科教育卻一直與社會嚴重脫節(jié)。 導致輿論產生了一些刻板印象,如新聞“無專業(yè)”可言;新聞傳播學沒有門檻,??粕部梢宰觯幻襟w行業(yè)中的各垂直領域更需要跨學科人才;新聞行業(yè)本科生足矣,研究生用于新聞傳播行業(yè)是大材小用。
從實踐上看,一個普遍的現象是,學生在本科學習了新聞寫作的基本方法后,依然無法面對市場的強烈競爭。視頻剪輯包裝這類較為容易上手的技能暫且不談,數據新聞、眾包新聞、 公共新聞等新型新聞形式的發(fā)展對新聞學子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單單是需要寫作、剪輯的功力,甚至還需要學會理工科生關于編程、統(tǒng)計分析的能力。
反對的聲音則認為,當前的問題,不是“新聞無學”,而是“新聞系無學”。 一些老師和學生,“求學”的心思偏少了,反而全副身心都投入到實踐, 新聞系老師的兼職和社會交往同樣突出。 他們過早地擁抱了實踐,從而“失去了”實踐。在新聞機構面臨轉型壓力,大量崛起的新媒體機構奉行“流量為王”的背景下,如果本科教育對新聞人才的培養(yǎng)失去了“長期性”和“耐心”,則作為生產者的“新聞人”,極易被邊緣化。 他們能夠熟練掌握技能,卻缺乏認真讀書、系統(tǒng)學習的經歷所帶來的寬闊的知識背景和嚴肅思考的能力。
清華新傳取消本科招生而完全轉向研究生教育, 也潛藏發(fā)展的危機。 評論員曹林就直言,此舉將讓“科研壓倒教學”之病更重,使學院走向自我封閉。
據清華招生官方公眾號報道, 新設立的書院將與相關院系共同負責學生培養(yǎng)工作,落實以通識教育為基礎、通專融合的教育體系。業(yè)內專家分析,清華大學之所以會進行這樣的“書院化”本科培養(yǎng)模式改革,主要還是對教育部強基計劃的響應, 也可以看作是一次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方面的“試水”性調整。
通識教育并不是什么新鮮的概念,林林總總的通識教育模式早已在全球的大學中生根發(fā)芽,培養(yǎng)“通才”還是“專才”的爭論也從未停息。 可以看出,清華大學所要推行的通識教育改革,希望打破文科之間的專業(yè)壁壘,培養(yǎng)寬口徑的人才。
但即便是通識教育,推行起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復旦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孫向晨曾總結, 目前中國大學通識課程存在數量與質量之間的矛盾, 且專業(yè)教師教授通識教育,自身面臨很大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