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茜
摘 要: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思維方式、智力水平、學習習慣、接受能力等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在語文教學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要想幫助小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就要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讓學生學習相應的知識與技能。這時,就需要在學生教育中,應用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理念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教學做合一;小學;語文教育
由于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在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因此,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就要找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真正地做到“教學做合一”,采用高效靈活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為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打下堅實可靠的基礎。
一、現(xiàn)階段語文教學的問題
1.在現(xiàn)階段的語文教學中,由于學生的數(shù)量多,教師根本無暇顧及到每一個學生。因此,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依然是課堂的主體。
2.一般在上課的時候,語文教師會在課前讓學生進行簡單預習。但是,等真正進入課堂,語文教師卻無法判斷出來學生的疑點和難點,依然是以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去判斷學生的學習和掌握知識的情況。語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沒有很好地融合。
3.由于語文課上的任務量大,學生學起來內(nèi)容多。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重點關注的都是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無法正確引導學生將實際生活與教學內(nèi)容聯(lián)系在一起。
二、“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策略
1.以學生為主體
在實際教學中,需要教師以學生為主體,遵循學生的認知與成長規(guī)律,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探索、挖掘,真正做到以生為本。首先,教師要善于引入小學生喜歡的事物,設計富有趣味的游戲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與探究欲望,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其次,教師要循序漸進地引入知識信息,要有計劃、有目的、有意識地引入課堂內(nèi)容。在學習中,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動腦思考,不斷獲得提升。最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善于發(fā)表自身的看法與觀點,提出自身的意見與建議,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知識,挖掘知識,觀察知識,始終尊重并且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例如:語文教師在教授《嫦娥奔月》時,先選派幾名學生來講講自己知道的有關嫦娥的故事,調(diào)動學生學習參與性。隨后,教師再讓學生欣賞有關月亮的圖片與詩詞,并且讓學生積極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意見。最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了解課文的知識內(nèi)容。
2.展開因材施教
每一位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興趣愛好、生活習慣等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點與學習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就需要將“教學做合一”理念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充分發(fā)揮學生教育的價值與作用。首先,作為教師,要對學生有一個全面充分的了解,可以通過家庭訪談、家長交流群等途徑來了解學生的興趣、習性等。然后,為學生建立個性化檔案。其次,要注意觀察學生的真實表現(xiàn)及學習習慣,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教育方式。最后,教師要積極借助一些趣味故事、榜樣人物的引領來引導學生,激勵他們學習相應的技能,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例如:語文教師在教授《月光啟蒙》時,先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和疑惑。語文教師再針對每位學生的特點與教學要求,制定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上,語文教師讓每位學生將自身存在的問題和疑惑提出來,與教學目標結合,進行討論交流,了解課文知識。
3.將實際生活引入語文教學
在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入到語文教學中來。首先,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從學生熟悉的身邊事物出發(fā),激發(fā)他們的探索欲望與興趣,讓學生探討研究。其次,教師要為學生留有更多的機會與平臺,引導學生,讓學生去親自觀察、親自思考、親自實踐,獲得滿足感。最后,教師可以融入整個教學中,針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相應的引導、評價與鼓勵,增強學生的積極性與自信心,促使整個語文教學活動靈活高效。
4.做好引導工作
在整個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還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只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與組織作用,才能帶領學生回歸到實際生活中,才能收獲更多知識與技能。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去引導學生、激勵學生、尊重學生、關懷學生,讓學生善于發(fā)表自身的看法與觀點,提出自身的意見與建議,真正將教學做有機結合起來,留心觀察學生的表現(xiàn),幫助他們?nèi)姘l(fā)展。
總而言之,語文教學的質量關系到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因此,語文教師只有將“教學做合一”理念靈活運用在語文教學中,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獲得提升。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利用這一理念,進一步有效地進行教學活動,讓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鞠賀君.“教學做合一”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2):108-109.
[2]陳瑤婷.在尊重文本的基礎上超越文本: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理論指導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4):131.
[3]陳琳.教學做合一,讓課堂精彩生花:基于教學做合一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7(28):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