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珍
摘 要:幼兒時期是個人成長的重要基礎階段,幼兒教育對幼兒的健康成長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有重要的影響。在幼兒教育不斷得到關注與重視的當今,如何在幼兒教育中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美育教學和德育活動,使美育教學能有效滲透至幼兒的德育活動中,共同推動幼兒教育的科學發(fā)展,是值得分析和研究的主要課題?;诖?,文章就針對此課題,深入探究幼兒教育中美育教學與德育活動有機融合的策略。
關鍵詞:藝術領域;美育教學;德育活動;滲透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1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4-02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27-0125-02
目前,我國幼兒園一般會根據健康、社會、科學、語言和藝術這五大領域創(chuàng)設主題課程,而根據這五大領域可以延伸出相應的美育教學和德育活動。其中,就藝術領域來看,美育教學是培養(yǎng)幼兒的藝術細胞、陶冶幼兒的藝術情操、發(fā)展幼兒的藝術思維以及增強幼兒對美術、音樂和其他藝術形式的求知欲與好奇心的重要教學方式。而作為幼兒教育中的基礎性教學活動,德育活動則更注重培養(yǎng)幼兒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思想品質。
一、幼兒教育中的美育教學與德育活動簡要分析
(一)美育教學的基本概述
在幼兒教育中,美育教學主要是指對幼兒審美能力的教育。一般在幼兒教育中,可以通過開展音樂、美術及文學訓練等方式來引導培養(yǎng)幼兒的美育能力。
1.美育教學之音樂
音樂主要是聲音的聽覺藝術代表。對幼兒音樂能力進行培養(yǎng),可以很好地促使幼兒在音樂節(jié)奏、曲調、節(jié)拍和曲風中感受到音樂的獨特魅力,并引起自身強烈的情感共鳴,從音樂作品中體驗到獨特的情感。
2.美育教學之美術
美術則是線條、色彩和結構的視覺藝術代表。幼兒的美術教育主要有繪畫、剪紙、泥塑等教學活動。教師通過親自引導幼兒動手開展美術活動,可以很好地增強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激發(fā)其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其對美術作品的認知和欣賞能力。
3.美育教學之文學
文學則是文字、語言的感覺藝術代表。在幼兒教育中,可以讓幼兒聽或看一些童話、寓言故事,積累文學知識,并從所學習的文學作品中了解到獨特的思想感情,豐富內心的情感體驗,體會到世間真正的“真善美”。
(二)德育活動的基本概述
德育活動更注重對幼兒良好思想品德和人格品質的培養(yǎng)。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教師所開展的德育活動也會有所不同。
在幼兒3歲之前,應讓幼兒形成講衛(wèi)生、愛干凈、有禮貌、遵守紀律的“是非性”思想習慣。在幼兒3~6歲時,則要使幼兒形成愛勞動、愛祖國、愛父母、誠實守信、積極向上的“升華性”思想習慣?!皩W會做人,是成功做事的基礎和前提”,在日常教育中,可以通過日常生活、游戲活動等方式來加強幼兒的德育教學。
二、美育教學與德育活動在幼兒教育中的關系
無論是蔡元培所說的“純粹之美育,所以陶養(yǎng)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慣,而使人我之見、利己損人之私念,以漸消沮者也”,還是赫爾巴特所說的“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都顯示出“美育”和“德育”在人類教育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筆者將從德育和美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這兩個角度切入,對兩者的關系展開深入分析:
(一)從教學目標角度分析
德育與美育教學都屬于幼兒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其都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精神品質,豐富幼兒的精神世界,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三觀。然而,德育教學是一種帶有“制度性”的規(guī)范化教學活動,其主要通過規(guī)范化的言語和要求,約束幼兒的行為習慣,使其自覺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識和行為規(guī)范。美育教學則屬于一種“感化教育”的方式,主要作用于幼兒的藝術感知和審美層面,可逐步培養(yǎng)幼兒的藝術情操,使其更能體會到藝術學習所帶來的獨特情感。
(二)從教學內容角度分析
在安排日常的教學內容時,教師也可以根據不同幼兒的學習和行為特性,選取適合他們美育發(fā)展的主要課程,如針對安靜好學的幼兒,可以增添一些新的文學課程內容來指導他們發(fā)展自己的寫作思維,使其形成良好的審美觀念。而德育教學則一般通過思想品德課程予以實現(xiàn),教學內容中主要包含了一些對幼兒個性、人格、思想和道德品質的要求和規(guī)范,更偏向于讓幼兒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質。
三、幼兒教育中美育教學與德育活動的有機融合策略
藝術領域的美育教學和日常的德育活動兩者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融合且共存發(fā)展的。如何將藝術領域之美育教學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并有效滲透德育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悟,筆者根據上文所分析的內容,認為具體可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一)“請進來”——在德育活動中加強審美意識的滲透
不管是幼兒德育活動,還是美育教學,都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實踐性,與幼兒日常的生活與學習密切相關。因此,要想在藝術領域將德育活動有效滲透至幼兒的美育教學中,首先需要將“美育”這位老師“請進來”,引入幼兒日常的德育活動中。美育教學是用來提高幼兒的綜合藝術素養(yǎng)與審美意識的重要教學方式,可以通過日常的音樂、美術和文學教學的形式進行培養(yǎng)。而要想在幼兒德育活動中加強審美意識的滲透,教師就需要在幼兒日常的德育活動中,如在“禮儀文化周”活動中將所處地區(qū)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引入其中,使幼兒在仔細觀察、聽講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領悟到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感悟到人和生活、人和自然、人和文化之間的獨特美感,同時培養(yǎng)和提升藝術審美意識。
例如,筆者任教的幼兒園所處地區(qū)為福建省漳浦縣,該縣有著傳承上千年的漢唐文化和獨特的剪紙技藝文化,在當地乃至全國都有著深遠的民族文化影響力。所以在開展日常的德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本土優(yōu)秀民俗文化,積極邀請漳浦剪紙技藝代表傳承人游金美和漢唐文化藝人何麗丹前來向實驗班的教師傳授相應的歷史文化知識和剪紙手工技能,這在不斷提高教師綜合文化素養(yǎng)和專業(yè)手工操作能力的基礎上,也使得教師更有信心通過游戲活動等方式來開展德育活動。
而通過對漢唐文化的深入了解,學生不僅能掌握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增強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還能在學會基礎的漳浦剪紙技藝后,通過自己動手嘗試抄剪、布剪,進一步挖掘剪紙藝術中所蘊含的地方精神和傳統(tǒng)文化思想,并從中感悟到漳浦剪紙不僅僅是一種地方的技藝,更是以民族傳統(tǒng)文化背景為根底,其積淀的深厚的藝術生命力和源遠流長的人文精神對培養(yǎng)幼兒的藝術情操和審美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走出去”——在美育教學中加深精神的領悟
幼兒美育教學的組織和開展,可以提高幼兒的藝術情操與審美能力,使其更能從實際生活和所學內容中挖掘出潛在的藝術美感,獲得獨特的審美感受。而在美育教學中激勵幼兒挖掘藝術作品的情感和精神,不僅可以使幼兒深層次地感悟到藝術作品背后所隱藏的巨大價值和精神力量,更能使其在“耳濡目染”的環(huán)境中,從所欣賞的藝術作品中挖掘、提取以及習得一些良好的思想品質和精神信仰。因此,要想在藝術領域讓美育教學有效滲透至幼兒的日常德育活動中,還需積極引導“德育”這位老師正確地“走出去”,通過創(chuàng)新思想品德教育與感化的方式,讓其與美育教學活動相融合、相協(xié)調,共同促進幼兒美育和德育教學的科學發(fā)展。尤其是在一些具有特殊教育意義的美育教學中,如組織幼兒通過繪畫了解我國國旗的形狀、圖案、顏色和構造,教師除了要加強美術教學外,更要通過對我國國旗的藝術分析,積極引導幼兒透過“中國紅”了解到國旗背后的革命烈士事跡,激發(fā)幼兒愛國與熱愛和平的精神思想,達到愛國教育的主要目的。
例如,為了豐富幼兒園日常的德育活動,學校可以集中組織實驗班的教師,并聯(lián)合家長帶領幼兒一同前往本土著名的漳浦剪紙藝術文化展覽館去了解枝繁葉茂、百花齊放的漳浦剪紙藝術。教師通過引導幼兒和家長共同參觀漳浦剪紙藝術文化展覽館,不僅可以讓幼兒在家長的帶領下近距離、全方位地感受到本土剪紙文化作品所帶來的震撼與藝術魅力,更能引導幼兒積極通過手工實踐來創(chuàng)造出自己所喜歡的剪紙作品,激發(fā)出幼兒無窮的藝術創(chuàng)造潛力,發(fā)展他們獨特的藝術思維,也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的手工操作實踐能力。
同時,在接觸豐富多彩的剪紙藝術作品時,幼兒也能在抄剪、布剪的過程中感受到所處閩南地區(qū)的獨特民俗風情,進而在民情民風中陶冶情操,進一步感受到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所帶來的民族歸屬感、榮譽感和自豪感,也更能激發(fā)愛國之情,在對民族文化有了進一步了解后,增強對祖國的熱愛。
美育教學與德育活動都是貫穿于整個幼兒教育過程的重要教學方式,兩者存在著一定的關聯(lián),只有在美育教學中有效滲透一定的德育活動,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綜合素質與能力的發(fā)展和提升。
參考文獻:
[1]魏筱玉.改革整體美育教學 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J].甘肅教育,1995(12):15-16.
[2]胡予宸.幼兒園美育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指南》背景下福建省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討會”綜述[J].教育探究,2016(2):90-94.
[3]莊曉春.探索大美術教育理念下的幼兒園主題滲透式美術教學[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5(1):155.
[4]盧懷慈.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開展現(xiàn)狀的觀察研究——以平和縣某幼兒園為例[J].幼兒教育研究,2018(1):15-17.
[5]唐亮晶.美育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滲透探索[J].中外交流,2018(51):372.
[6]秦玉菊.幼兒園教學中的美育滲透[J].華夏教師,2018(26):14-15.
[7]陳劍楠,朱婷婷.美育視角下幼兒園舞蹈教學的意義和發(fā)展對策[J].文存閱刊,2019(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