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
如今,擺地攤又成為一種火熱的經(jīng)營活動。在許多年前,城市的各個角落,我們常??吹礁魇礁鳂拥臄偽?。那個時候,人們管擺地攤叫做“練攤”……
當(dāng)下,“地攤經(jīng)濟”又火爆起來。“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瞧一瞧,看一看,便宜賣了!”多么熟悉的吆喝聲呀!還有路邊那小吃攤上彌漫來的美食香味,共同匯聚成尋常百姓最能撫慰人心的煙火氣。此時此刻,我想起了自己曾經(jīng)的“練攤”歲月……
2003年,因企業(yè)改制,一紙“解除勞動合同書”把我推向了社會。拿著不到兩萬元的補償金,我頓感生活迷茫。這時,好朋友大李來到了我家:“兄弟,別留戀工廠那日夜倒班的辛苦生活了。走,跟我‘練攤’去。雖說風(fēng)吹日曬雨淋,但保證比工廠掙的多?!贝罄钤瓉砀彝患覇挝?,嫌工廠倒班辛苦,早幾年辭職后夫妻倆買了輛三輪車四處趕集擺地攤。白天在鄉(xiāng)下,晚上在城里,不幾年工夫就賺大發(fā)了。說實話,我對擺攤是有顧忌的,主要原因還是面子下不來?!奥殬I(yè)不分貴賤。咱又不偷不搶,守法經(jīng)營,丟啥人?”經(jīng)不住大李再三勸說,我終于同意了。
我擺攤的“第一桶金”是去鄉(xiāng)下趕集賺到的。攤位上擺的不是時令蔬菜,也不是所謂的“虧本大削價”的時裝,而是鄉(xiāng)下不常見的發(fā)夾、木梳、相片架等工藝裝飾品,做工精湛、古色古香,讓人感覺不像是地攤貨。由于是第一次擺地攤,對眾多品種及價格也記不清,我便密密麻麻地記在筆記本上。見時而有買主圍上來:“老板,這個咋賣的?”我立即翻開筆記本一個個查看價格。任憑顧客挑選,砍價時也不急不火,低聲細語,甚而還帶點羞澀。生意清淡時,我席地而坐,翻看攜帶的一本書,悠閑自在。“兄弟,你看啥書,得不停的吆喝呀。”離我不遠的大李跑過來叮囑我,我一笑:“一切隨緣,想買的不吆喝自來,不買的嗓子吆喝啞了也不會來買?!?/p>
第一天營業(yè)額下來,利潤在150 元左右。哈哈,頂原來工廠上班五天的工資了,我一下有了信心。
傍晚回到家匆忙吃上幾口飯后,我又來到了城里的文化廣場。霓虹燈下,亮如白晝,廣場上人來人往。由于城里熟人朋友太多,生怕碰到他們不好意思,我便躲在車后面,有人問了,我再出來。不久,我買了輛二手三輪車,同時,我又擴大了經(jīng)營范圍。
其實,最底層的老百姓最愛逛地攤。地攤上的東西很齊全,有鍋碗瓢盆,有瓜子花生,有點心果脯,有衣服布匹,還有農(nóng)具種子、飼料農(nóng)藥……幾乎每個人都有需要的東西。
而地攤更有“人情味兒”。一天,我又來到一個鄉(xiāng)集,當(dāng)我將頭天剛從省城批發(fā)的新式女裝擺上時,一下吸引了眾多顧客。我發(fā)現(xiàn)一位老大娘在問了一件女裝的價格后,不停地來“光臨”,至少四五趟了。我問道:“老人家,您有什么事嗎?”老大娘指著那件女裝說:“老板,這件能不能再便宜些?”我說,再不能便宜了,己經(jīng)是最低價了。要是在城里的時裝店,可不是這個價目。當(dāng)老人失望地快淡出視線時,我忽然追了上去:“老人家,這件女裝不適合你穿,你給誰買呀?”
“給我的兒媳婦買。我的兒媳婦非常孝順我,前幾天我們村上一個俏媳婦買了件漂亮的女裝,兒媳婦太喜歡,于是我賣了雞蛋準備給兒媳婦也買件。正巧今天趕集來了,可我的錢又不夠……”聽了老人的話后,我立即將那件女裝遞到老人手上:“老人家,就沖您兒媳婦孝順,您專門趕集給她買喜歡的女裝,這件女裝我免費送你了……”
擺了幾年地攤后,由于一些區(qū)域地攤不讓擺了,再加上身體原因,我又回到了原先改制后的企業(yè)。而就在我懷念“練攤”的歲月時,如今地攤經(jīng)濟又放開了。
雖說,這是一些人很看不起的職業(yè),甚至很多人認為是占道經(jīng)營,但是市場的繁榮哪個不是靠擺地攤推動起來的。地攤經(jīng)濟提供了比超市商場更便宜的貨品,讓人們得到實惠,為群眾提供了方便,“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