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青
摘要:美術欣賞課程作為專業(yè)課系統(tǒ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自身能力素質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在教學過程中,任務驅動法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與興趣,提升學生的美術欣賞水平。本文就對任務驅動法在中職美術欣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中職美術;欣賞課程
中圖分類號:G633.9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5-0046
美術欣賞課程在中職美術教育系統(tǒng)中的作用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素質以及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藝術的世界,從而在其中發(fā)現(xiàn)更多藝術美。但在目前中職美術欣賞課程教育過程中,部分教師沒有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從而導致教學效率和質量低下。
一、任務驅動法含義概述
美術欣賞課程,本身是一門兼顧理論性和部分實踐性的學科,要求學生不僅需要具備較強的藝術知識以及對美的欣賞能力,也需要學生具備相應的關于美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因為其內容較為復雜、知識點較難理解或者自身的欣賞水平達不到一定程度以及自身對于美術欣賞并沒有太大興趣等因素,從而極容易對美術欣賞課程產生一定的畏懼感。任務驅動教學法自誕生以來,一直受到廣大中職教師和學生的關注,其本質是指通過將學習任務作為學習的發(fā)起點和推動學生參與其中的主要推動力,要求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任務的過程中自主完成對于知識的搜索、攝取和理解,并通過教師組織的評價體系或者成果展示活動來體現(xiàn)任務型教學法的教學成果,此方法能夠將學生的課堂主動性發(fā)揮到極致,充分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原本需要教師自主講解或者難以用語言表達的部分知識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將復雜、難理解的美術欣賞知識進行轉化,引導學生利用自身感興趣的方式來進行學習。
二、利用相關課堂教學情境提出美術欣賞教學任務
興趣作為驅動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推動力,想要更好地完成這一目標,教師首先就需要充分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欣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如在教學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時機作為內容講解的切入點、利用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影視作品作為教學依據(jù)、在某個教學節(jié)點設置懸疑等方法。在任務設置的過程中,必須緊緊基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用多樣化和靈活的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能夠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實現(xiàn)主動學習。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主要內容就是教師基于教材內容,依據(jù)學生當前對于知識的需求和能力實際情況,在美術欣賞過程中圍繞任務的提出、任務的內容以及任務的解決三個環(huán)節(jié)來組織和開展教學活動的。在此過程中,任務的提出作為任務驅動法教學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同樣也是開展美術欣賞教學的重點,對整體教學的正常開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創(chuàng)設相對應的教學情境,以教學任務為切入點,將需要學生進行探究和解決的問題通過另一種方法展示在學生面前,不僅可以降低學生的不良情緒,也能最大化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任務的分析、談論和解決過程中。
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國園林》這一課時,欣賞的主要內容就是皇家園林:故宮,教師可以先提出學習任務:根據(jù)同學們自身的理解和認識,談一談皇家園林的建筑思想在故宮中是如何體現(xiàn)的呢?然后給學生布置課外作業(yè),要求學生將自身與故宮的記憶或者搜索到的相關信息進行整理,然后在課上進行反饋,如有的學生分享自己在故宮的照片,以親身經(jīng)歷來講解知識;有的學生則展示了收集到的故宮紀錄片等,通過這種教學情境的方法,讓學生在潛意識中完成對于教學任務的解決。
三、在任務驅動法教學過程中把握好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比重
在任務驅動法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在課堂中的角色已經(jīng)開始發(fā)生轉變,由傳統(tǒng)的課堂主導者逐漸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引路人和監(jiān)督者,因此教師要適應自身角色的轉變,適時承擔起學生引路人的職責,并教會學生適應課堂主導者的角色。利用任務驅動法進行美術欣賞課程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自身藝術欣賞能力和素養(yǎng),以及找到未來發(fā)展的方向。而且任務型教學法的主要任務也是提高學生自身的主動學習能力,使學生在美術欣賞的過程中能夠具備良好的獨立欣賞和分析能力。因此,教師給出學習任務,需要基于任務和教學內容給予學生一定的相關提示,并鼓勵學生自主完成任務計劃、材料收集、過程記錄以及對于任務的解決過程,讓學生在熟悉任務驅動法教學流程的同時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另外,在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教師也要注重小組合作學習在整體教學過程中的比重。合作在日常生活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而對于學習來講,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將自身的欣賞想法進行表達,并在合作探討的過程中完成與他人想法的互換和融合,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自身對于美術欣賞的看法,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對達芬奇《最后的晚餐》這一美術作品進行欣賞時,可以先要求學生自主進行相關信息的收集,如“作品誕生的時代和背景、作品的主要內容、作品深層的含義”等信息,然后將學生均勻分成幾個小組,引導學生在組內進行自身想法和信息的分享,并鼓勵學生從不同途徑去搜集信息,如:觀看電影《達芬奇密碼》、查閱關于《最后的晚餐》相關書籍等,小組圍繞收集到的知識展開研究,教師可以組織班級辯論會,以小組為單位,在班級內依據(jù)組內的研究成果進行辯論,以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共行的方法來促進任務驅動法的融入。
中職美術欣賞課程的教學目的不僅是為了累積學生的美術作品量,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悟到作品存在的內涵和深層含義,因此教師需要合理利用任務驅動法,幫助學生實現(xiàn)更好的自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玄.任務驅動法在中職美術欣賞課程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職業(yè),2020(1):54-55.
[2]張星.任務驅動法在中職美術欣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藝術科技,2019,32(7):262.
[3]李衛(wèi)東.任務驅動法在中職美術欣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內蒙古教育,2018(8):66-67.
(作者單位:浙江省平陽縣第二職業(yè)學校32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