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佳
摘 要:本文的作者在綜合分析了俄語和漢語兩種不同民族語言文化形式差異的基礎上,進一步從漢語和俄語的思維習慣,邏輯分析以及表述習慣等多個方面探討了俄漢兩種不同的語言文化產生的原因及語言文化差異的具體表現(xiàn)。
關鍵詞:俄漢語言;文化差異;對比研究
中圖分類號:H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20-00-02
一、俄漢語言文化差異的自然環(huán)境因素分析
古代的俄羅斯多為平原,并且周邊還存在著不同數(shù)量的森林,雖然疆域遼闊,但是缺乏相應的屏障,而且很容易受到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影響,在俄羅斯歷史上,少數(shù)民族經常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對其進行掠奪,在公元12到13世紀,俄羅斯曾多次受到瑞典、日耳曼民族和中國元朝蒙古族等民族的騷擾,尤其是元朝成吉思汗的子嗣曾經統(tǒng)治俄羅斯長達200年左右,在俄羅斯的民族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并對俄羅斯的語言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因為俄羅斯語言文化中的戰(zhàn)斗精神,民族思想上更加重視勇武、斗狠等戰(zhàn)斗精神的培養(yǎng),因此俄羅斯民族崇尚的是勇武、勇敢等思想,這和我國古代強調的和為貴思想有著很大的區(qū)別。
中國古代的自然環(huán)境中,我國的中原地區(qū)是主要的發(fā)展方向,我國良好的環(huán)境為中原地區(qū)提供了良好的屏障,為我國經濟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屏障,因此中國古代的勞動人民是非常重視經濟發(fā)展的,我國傳統(tǒng)思想中的“和為貴”思想,專心致志搞經濟發(fā)展建設,和俄羅斯的尚武精神有著很大的不同,這些也是由于我國的自然環(huán)境造成的。
二、俄漢語言文化差異的具體表現(xiàn)
(一)語法差異
在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筆者認為,語言的差異最基本的是文化的差異,其中最為主要的差異體現(xiàn)在,俄語屬于語法類的語言,是典型的曲折語言,語言的構成成分較漢語比較復雜。它的詞匯有豐富的人稱、時態(tài)和格的變化,這種詞的變化在語法中有重要意義,因此,俄語語法復雜并變化繁多,并且在語法上,俄語的表述要求嚴格,主語、謂語、補語和連接詞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相應的表述都要依據(jù)相應的語法成分來變化。與漢語相比,俄語的表述相對靈活,雖然句子成分的位置不是固定的,但是根據(jù)其形態(tài)可以判斷出在是句子結構中的什么成分,從而明白語義。但是漢語是典型的語義性語言,只要將相應的句法成分連接起來,就可以組成相應的句子,并且連接的不同句子也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幾乎所有的說漢語的中國人都能夠接受其中的含義,句子之間的要求比較寬松,不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也不會明確規(guī)定不適當?shù)谋硎?。比如:五個人上一個班;和一個班上五個人雖然這兩種表述是不同方面的表述,句子結構是完全不一樣的,但是只要能夠理解通順,就可以將相應的語句表述清楚[1]。
我們從這個例子中也可以看出,漢語從傳統(tǒng)上并不重視語法的研究,因為漢語并沒有形成自己特有的語法理論,在這種情況下沒有辦法只好照搬西方的語法觀念,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我國的學者開始根據(jù)國外相應專家的研究和著作,進行了合理化的引用,也得出了一些關于語法方面的見解,比如說“章法決定句法”“寫作之法重于寫作”等方面的概念,從而引起了一批重視句法和寫作的方法,從而更加強調寫作方面的連貫性和一致性,讓我國的漢語寫作更加注重條理性。漢語與俄語相比,更注重行文線索的連貫一致, 更講究語句的排列順序,強調言之有理,言之有序,順理成章.
(二)語言文化傳統(tǒng)差異
眾所周知,俄語屬于典型的印歐語系,俄語也是從歐洲的語系中分支出來的,俄國學者在2003年得出的相應結論中明確的指出“俄羅斯的語言從來不是來源于東方,和東方的語言文化并沒有聯(lián)系之處”。18世紀中葉,沙俄的彼得大帝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習俗等方面對俄國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從各種方面推進了俄國“歐化”的過程,讓俄國的文化更多的受到西方歐化文化的影響,這樣也讓俄國受到西方多種文化的影響,古希臘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邏輯思維的分析、政治文化的氛圍形成等多方面的內容,這些都對俄羅斯語言文化的形成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包括從語法、邏輯思維等方面對于語言文化的相應界定,這些都對俄國的語言文化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2]。例如在俄語口語中,當你需要給對方支付時,一般說“Возьмите, пожалуйста”(請您拿上),漢語中通常說“我給您”,在詢問時在俄語中一般說“Скажите, пожалуста”(請您說一下),漢語中通常說“請問您”。這是因為斯拉夫民族是一個講究文明禮貌的民族,在語言表達上盡量地避免凸顯個人的意志和傾向,避免讓對方產生反感和不快的心理因素,而是多以對方作為行為主要發(fā)出者,是委婉的語言表達方式。這就是俄羅斯民族的思維習慣,是俄羅斯人固有的民族文化心理的表現(xiàn)[3]。
與俄羅斯文化相比,漢語的文化傳統(tǒng)更加注重思維的整體性,這些也是深受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的影響,這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為珍貴和難得的一部分,在中國的古代哲人看來,人類和大自然本來應該是和諧相處的一部分,“天”是萬物的本源,“人”是天的附屬物,“天人和一”指出了人類和大自然之間和諧相處的關系,人類可以在行動中不斷的認識大自然,但是在根本上是無法進一步征服大自然的,中國古代“天人合一”重要思想的形成,既和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思想和觀念有關,也和這種最為原始的“天人合一”思想有著很大的關系。這種“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在各種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的語言思維,也在根本上樹立了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思想,例如《易經》中的八卦思想,老子和莊子的逍遙無為思想,道家的太極都受到傳統(tǒng)文化中“天人合一”等重要思維的影響,這些內容,也可以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傳統(tǒng)藝術上看出相應的端倪,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受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天人合一”思維的影響。
(三)諺語習俗差異
如果想要了解一個國家的語言,就要從它所承載的語言載體出發(fā),了解其最具有特色的語言文化,并且要將這種文化和詞語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要把這種極富特色的語言放到其語言文化的大環(huán)境下不斷探究,了解其民族的主要特性,和各民族之間的交融、民俗、生活等因素有機結合起來,因此我們在研究俄語諺語的語文特征和翻譯方法時,一定要先重視研究俄羅斯民族的民族特征[4]。
諺語是指在百姓之間廣泛流傳,為廣大百姓較為認可的語句,具有言簡意賅,寓意豐富,哲理性強的特點,這些諺語大部分都是廣大的百姓長期對于生活經驗,自然規(guī)律的總結,而且都是一些讓人廣為接受的名言警句,因為熟知性強的特點,在說話的過程中合理的引用諺語,會增加語言的表達特色,讓語言的表述更加流暢。而在諺語的翻譯中,不但要處理不同民族之間語言和文化的矛盾,要和當前的語言現(xiàn)狀和多方面因素結合起來,要譯出原有諺語的形象、喻義、修辭和語言文化等,這樣才能起到更好的文化效果,因此,注重諺語的文化內涵,在翻譯的同時注重語言的表述方式,傳遞原有的有效信息就成為了諺語語言翻譯的關鍵所在。
俄語中的一些語言習俗也在很大程度上收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其中的諺語和俗語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語言習俗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俄語的諺語翻譯和中國的語言文化是很不同的[5]。
在其他方面中,語言文化的不同也深深的影響到其他方面上,這也主要體現(xiàn)在語言文化中的文學藝術上,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在19世紀中,俄羅斯文學群星璀璨,達到了藝術的頂峰,其中的列夫托爾斯泰善于用語言來展示人物的內心,屠格涅夫善于利用語言來進一步描寫人物內心的進一步變化,托斯托耶夫斯基善于描繪人物的心理矛盾變化等等,其中文學作品中注重寫實性和現(xiàn)實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而在漢語言的表現(xiàn)形式中,漢語在很大層面是不是很注重寫實性的,在漢語的表現(xiàn)形式中,有很多的表現(xiàn)中心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其中委婉含蓄的表達其中的感情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文學作品中表現(xiàn)形式的不同,也體現(xiàn)在了文學作品中。
三、結語
綜上所述,漢語文化差異和俄語在很大層面上都存在著不同,這也和民族精神,文化傳統(tǒng)等多方面有著相應的不同,這些變化和不同在深度和廣度上有著很大的不同,文化差異的了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工作者們完成的工作有很多,這就要求廣大譯的學者們能夠在理解文章背景的情況下,結合自身實際水平,認真研究俄語中諺語的實際表達,用更加科學的方式,在最大程度上理解漢語言文化和俄國俄語言文化的不同,從根本上了解語言層面的不同,進一步了解兩個國家文化的不同。
參考文獻:
[1]俄、漢語數(shù)詞語用意義的對比研究[J].許鳳才,苗盈盈.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1).
[2]包羅萬象,求同存異——論文化差異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J].孫靜坤.教育現(xiàn)代化.2019(15).
[3]當代俄羅斯語言與文化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李向東.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8(04).
[4] 當前俄語“觀念”研究中的幾個理論問題[J].趙愛國.中國俄語教學. 2016(03).
[5] 俄漢語言文化習俗探討[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 劉光準,黃蘇華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