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安平 譚 平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四川 樂山 614000)
受新冠肺炎影響,按照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全國高校均采取了網(wǎng)絡教學的教學方式。 實踐課具有實踐性較強的特點,一般不適合做網(wǎng)絡教學。 本科生實踐課多見于大三下學期,不宜推遲到下一學期,否則可能造成大四課程太多,影響到畢業(yè)找工作和考研。如何保證網(wǎng)絡授課模式下實踐課的教學質量,這給授課老師帶來了壓力和挑戰(zhàn)。
大學課程可以分為理論課和實踐課,理論課以教師為中心,主要以老師傳授知識為主;實踐課程以學生為中心,主要以學生動手實踐為主。
實踐教學是指在實驗室或生產(chǎn)現(xiàn)場, 根據(jù)實驗、設計和生產(chǎn)任務要求,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學做結合,以學生自我學習和操作為主,從而獲得感性知識和技能,提高綜合實踐能力的一種教學形式。 其核心在于通過實踐而實現(xiàn)能力[1]。
對于理工科類的實踐課程,教室一般為實驗室或機房。 在實驗室上課的實踐課程,老師會對實驗器材和設備進行講解,并現(xiàn)場演示實驗操作、設備調試、零件測繪測量等。 之后,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自己動手實踐。 如果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改為網(wǎng)絡教學,學生將無法得到老師面對面的講解,無法享受實驗室硬件資源,無法進行實驗操作。
在機房上課的實踐課程主要是軟件操作,這種軟件課程采用網(wǎng)絡教學受影響較小,主要是學生提問不方便,不像在機房,學生舉手老師就過來解答。
對于文經(jīng)管類的實踐課程,實踐教學多以軟件操作和情景模擬為主。 相比理工科學生來說,由于不太依賴于實驗器材和設備,采取網(wǎng)絡教學要相對容易一些。 因此,本文探討主要針對理工科的實踐課程的網(wǎng)絡教學方法。
上好課,課前準備是關鍵,也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基礎和保證。 做好課前準備,教師對課堂教學的目標更為清晰、流程,了然于心。而實踐課程相對于理論課程的課前準備工作,又有其自身的特點,它要求教師不僅要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 而且還要掌握實驗中的一些技術問題, 這就要求教師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準備、組織實驗教學內容[2]。
相比理論教學,實踐課程需準備更多、更豐富的教學素材:(1) 收集實踐課程所需要的實驗器材、設備、儀器儀表及各種元器件的圖片;(2)各種操作說明書、操作手冊等資料以便下發(fā)給學生;(3)搜集實驗操作詳細步驟的視頻, 如果互聯(lián)網(wǎng)上這些資源不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到學校實驗室自己拍攝照片并錄制實驗操作視頻。 搜集了足夠的素材之后,要認真整理,制作PPT 課件,精心備課,為正式上課做好準備工作。
有了課前充分地準備工作, 在線上課會輕松許多。 網(wǎng)絡授課方式不宜采用慕課為主的方式進行授課,宜采用在線直播為主。 直播平臺宜選用具有視頻回放功能的平臺,如釘釘和騰訊課堂急速版。 按照筆者的親身體驗,視頻回放的功能非常好用,特別是以軟件作為工具的設計類課程,如《塑料模課程設計》,由于設計的連貫性比較強, 學生會反復觀看視頻回放。 結合筆者在疫情期間授課的幾門實踐課,淺談一下授課的一些方法與體會。
授課初始應講清楚實驗工作原理。 實驗原理是實驗設計所依據(jù)的理論根據(jù),是指建立在大量觀察、科學實驗和社會實踐的基礎上,經(jīng)分析、推理、歸納、概括而得到的事物的存在和運動規(guī)律, 一般是原理圖或方程式的形式表達,例如:某種機械結構的動作原理圖、某電氣回路的電路圖、某化學反應的反應方程式等。
以《液壓傳動與控制實驗》這門課為例,圖1 為某次液壓實驗的原理圖。
圖1 蓄能器輔助供油快速回路原理圖
做實驗之前,先要弄清實驗的目的和要求,本實驗就是根據(jù)原理圖將各個液壓元器件通過油管連接起來,組成一個完整的液壓系統(tǒng)回路。 此次實驗的目的主要是了解蓄能器的功能和特點,為快速供油提供一種新的途徑。
要弄懂這張原理圖,就要回顧理論課所講述的液壓傳動的基本理論知識,了解每個液壓元器件的圖形符號和功能,根據(jù)液壓原理圖,將串起來的每個元器件功能互相滲透。 因此,弄懂實驗原理非常重要。
以網(wǎng)絡教學的方式上實驗課程,主要不足之處在于:學生沒法實際操作,實驗結果正確與否無法得知。實際上,目前大多數(shù)機械、電氣實訓課都可以用軟件仿真的。 例如:液壓系統(tǒng)仿真可用adams,動力學仿真可用ansys,單片機仿真可用keil+proteus 等。學生學會仿真軟件后,可以通過仿真結果驗證實驗的合理性。
以《PLC 實訓》這門實踐課為例,第一次實訓課是認識西門子公司型號為S7-200 的PLC 的硬件結構、接口定義、擴展模塊、計算機通信等,并通過專用編程軟件STEP7-MicroWIN 進行簡單的梯形圖編程。
由于沒有實驗室的PLC 實訓平臺,編寫的程序無法得到校驗與檢驗,這就需要對編程結果進行模擬仿真。
圖2 為西門子S7-200 仿真軟件界面, 程序模擬的是簡單的電機啟動和停止。 程序雖然簡單,可學生一旦掌握了模擬仿真軟件,以后不管編寫多復雜的程序,都可使用軟件進行模擬仿真來檢驗和調試,達到“沒有PLC 也可以學好PLC”的目的。
圖2 西門子S7-200 編程及仿真軟件界面
計算機制圖能力培養(yǎng)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圖形表達能力和空間想象思維能力。工科生的很多實踐課程是計算機軟件、制圖類課程。 例如:二維Autocad 制圖、 三維 UG/Solidworks/Catia/Pro-E 建模、Protel 99/Altium Designer 電氣制圖/PCB 布線等。
現(xiàn)在很多大學生把電腦作為游戲機, 筆者認為:培養(yǎng)學生學習專業(yè)軟件的興趣, 讓電腦成為學習工具,而不是玩游戲的工具,提升學生的社會競爭力,這非常重要。
以《塑料模課程設計》為例,這門課主要是運用學過的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知識,運用三維軟件UG 來設計手機殼塑料模,培養(yǎng)學生的注塑模具設計和三維制圖能力。 圖3 為優(yōu)秀學生設計完成的手機殼模具。
圖3 手機殼三維模具設計
值得說明的是:軟件固然要掌握,但軟件只是個繪圖工具。 僅僅會軟件不會設計,最多是個繪圖人員或非設計工程師。
注重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不管是理論教學還是實踐教學都是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老師既是學習的引導者,也是學習的參與者。 若教師僅僅引導學生,自己講自己的,不與學生互動,不參與到學生的學習當中,不與學生溝通交流,這種課堂不是好的課堂,這樣的老師不是一名好老師。
教師與學生互動交流,師生將融為一體,與學生共同探討,共同學習。教師換位思考,想學生之學生所想,思學生之所思,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真正地讓學生學到知識,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
在線網(wǎng)絡教學過程中, 教師與學生并非面對面,更應增加師生的互動?;拥男问娇梢远喾N多樣:(1)對所講授的知識點進行提問, 讓學生排麥回答問題。(2)對于難點問題,詢問學生是否聽懂。 例如:老師可以說:同學們聽懂了沒? 聽懂了打個“1”,沒聽懂打“2”。 (3)設置懸疑問題或故意設置“陷阱”問題,讓學生嘗試來回答。 倘若學生回答錯誤,則重點分析錯誤的原因,深入淺出地闡述問題的本質,并上升為理論知識。 (4)使用網(wǎng)絡會議平臺,比如騰訊會議,提出問題讓學生互相討論,開拓學生的思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踴躍發(fā)言。
安全問題是重中之重。 幾乎每年都有高校實驗室發(fā)生安全事故, 其主要原因就是違反實驗操作規(guī)程或實驗操作不慎。 對于高校而言,必須做到防患于未然,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
網(wǎng)絡教學雖不在實驗室,也要重點強調實驗中可能出現(xiàn)的安全問題。 這樣,無論是學生以后做實驗還是以后工作,都會注意這些設備或實驗過程中的安全問題。 因此,教師必須要對實驗中可能發(fā)生的安全問題進行重點闡述。
例如,液壓實驗,油路中若溢流閥安裝錯誤,則可能導致油泵出口壓力過大,致使油泵的電機軸無法轉動,造成電機燒毀,嚴重的話可能導致火災。 另外,壓力過大可能造成油路中最脆弱的位置發(fā)生崩裂,高壓油可能噴射到人的眼睛造成傷害。 因此,溢流閥一定要首先正確安裝,做好安全保護油路。 接好工作油路之后,工作油路再與安全保護油路并聯(lián)。最后,油泵電機啟動之前,要再次檢查溢流閥是否安裝正確。
再如PLC 實驗。 設計PLC 控制電路時,應設計一個單獨的開關,能夠切斷PLC 的CPU、輸入/輸出電路的所有供電,并設有熔斷器或斷路器等保護裝置。 要掌握各個接口的定義,尤其是直流接口和交流電接口不要弄錯,否則可能燒壞PLC。
實踐課程在線學習確實有難度, 但并非不能去做。 教師做足了課前準備工作,課堂上采取正確的方法,是能夠保證教學質量的。除了直播教學,慕課上也有一些優(yōu)質的虛擬實驗教學資源值得參考。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教師變成了主播,角色的轉變讓教師感到壓力巨大,特別是實踐課程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