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瑩
【摘要】目的:探析混合痔手術患者應用預防護理對其術后傷口水腫的預防效果。方法:選擇70例行混合痔手術患者,按照隨機對照原則分為兩組各35例。兩組均行常規(guī)術后護理,觀察組聯(lián)合術后預防護理,觀察兩組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觀察組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5.71%)明顯低于對照組行混合痔手術患者(28.57%)(P<0.05)。結論:預防護理應用于混合痔手術干預效果顯著,可以有效降低術后傷口水腫、尿潴留等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護理干預;混合痔手術;預防;傷口水腫
【中圖分類號】R473.6?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4.140
混合痔常用治療手術為外剝內扎術配合套扎術、內痔注射術,具有確切的療效,臨床應用極為廣泛,但是由于該術式術后存在排便難、創(chuàng)面開放等問題,導致患者術后易出現(xiàn)水腫、出血等并發(fā)癥,進而影響到患者手術療效及預后質量,因此對混合痔術后傷口水腫等并發(fā)癥給予簡單有效的預防措施有著重要臨床意義[1]。預防護理是基于手術常見并發(fā)癥及風險,根據(jù)患者個性化需求,給予簡單、安全、有效防護措施,促進傷口愈合,加速患者康復進程?;诖?,本研究將對行混合痔手術患者應用預防護理對其術后傷口水腫的預防效果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選擇本院就診時間(2018年12月-2019年12月)1年內的70例行混合痔手術患者,按照隨機對照原則分為兩組各35例。對照組性別比(男:女)19:16,年齡18~69歲,平均年齡(44.37±2.56)歲;觀察組性別比(男:女)18:17,年齡19~68歲,平均年齡(44.52±2.48)歲。兩組行混合痔手術患者資料分布均衡,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納入標準:(1)符合《痔臨床診治指南》中混合痔診斷標準:患者同時存在內痔(出血、脫出)、外痔(肛門不適、異物感等)癥狀。(2)符合混合痔手術適應證。(3)患者均于知情條件下簽署手術同意書。
排除標準:(1)患者既往存在長期服用抗血小板、激素類用藥。(2)合并泌尿系統(tǒng)、肛瘺等疾病者。(3)患者依從性差。
1.2方法
兩組均行常規(guī)術后護理,包括指導術后飲食、進行功能康復訓練、用藥指導等。
觀察組聯(lián)合術后預防護理,具體操作如下:(1)科學飲食:混合痔術后同樣需要注意飲食忌口,盡量食用易消化、吞咽的食物,延長術后初次排便時間,避免傷口出現(xiàn)撕裂。同時需要食用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等食物,給予充足營養(yǎng)支持,加速傷口愈合。(2)排便護理:術后患者易出現(xiàn)便秘,護理人員需要定期給予通便按摩,沿著結腸走向進行緩慢均勻按摩,指導患者運動熱身,飲用溫水,促進腸胃蠕動,糾正不正確的排便習慣,若患者出現(xiàn)排便苦難或頻繁便意侵襲可考慮為便潴留,護理人員需要及時應用溫水灌腸,避免患者出現(xiàn)長時間久蹲出現(xiàn)傷口水腫。(3)傷口處理及預防護理:可采用中藥坐浴、敷貼藥物等措施促進傷口愈合,指導患者定期及便后肛門清潔,保持傷口干凈;調整體位為側臥或平躺,避免傷口受到壓迫;床位調整不宜過高,過高易導致肛門受到壓迫影響機體血液循環(huán),引起肛門水腫。盡量臥床,可適當活動,切忌過度摩擦傷口導致水腫。(4)心理干預:術后患者由于排便困難、傷口愈合不良等事件易出現(xiàn)煩躁、焦慮等情緒,護理人員需要及時講解產(chǎn)生原因及基本處理方法,穩(wěn)定患者情緒,保持愉悅狀態(tài),積極配合護理及康復管理,促進術后傷口愈合。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行混合痔手術患者的術后不良反應情況,包括傷口水腫(傷口周圍出現(xiàn)突起、紅腫、皮膚變亮等癥狀)、出血、尿潴留等。
1.4統(tǒng)計學分析
將行混合痔手術患者護理數(shù)據(jù)納入SPSS23.0軟件中分析,計數(shù)資料(術后不良反應)采用x2檢驗,數(shù)據(jù)采用“n,%”描述不良反應率,(P<0.05)為統(tǒng)計學存在差異。
2? 結果
觀察組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5.71%)明顯低于對照組行混合痔手術患者(28.57%),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3? 討論
混合痔手術會破壞機體靜脈叢,且手術易造成開放創(chuàng)面、感染引發(fā)的嚴重等因素均易導致血管通透性明顯增高,水分留置于組織間隙,且炎性物質滲出液增多,進而出現(xiàn)術后傷口水腫,影響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2]。因此為了保障患者手術治療質量,有必要對患者加強術后預防干預。本研究顯示,預防護理應用于混合痔手術干預效果顯著。
預防護理是以預防為主,積極防治術后并發(fā)癥,通過飲食、排便、傷口、心理等流程護理,減少術后由于康復不佳出現(xiàn)的情緒異常波動,避免患者出現(xiàn)便秘,同時給予營養(yǎng)支持及傷口護理,加速傷口愈合[3]。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5.71%)明顯低于對照組行混合痔手術患者(28.57%)(P<0.05)。其原因在于預防護理可以根據(jù)常見并發(fā)癥及患者特征給予事先護理,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干預危險因素,改善患者排尿、排便情況,提高患者配合護理積極性,對患者生理及心理均起到防護干預,進而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4]。
綜上所述,預防護理應用于混合痔手術中干預效果顯著,可以有效降低術后傷口水腫、尿潴留等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唐曉璐,劉海燕,張明敏.不同時間按摩結合穴位注射對預防混合痔術后病人尿潴留的效果[J].護理研究,2020,34(17):3182-3184.
[2]賀靜如,白晶瑩.精細化護理干預對痔瘡手術患者術后傷口愈合及凝血功能的影響[J].血栓與止血學,2020,26(03):539-540.
[3]李梅,劉暢,彭德,等.混合痔術后肛緣水腫的中藥加溫濕敷中醫(yī)優(yōu)化護理方案療效評價[J].四川中醫(yī),2019,37(08):208-210.
[4]林琳,徐慧,陳錦艷.中藥熏洗治療聯(lián)合肛腸科特色護理治療混合痔術后切口水腫的療效觀察[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6,8(07):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