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貫偉
【摘要】隨著當代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在初中的化學教學當中,我們教師要加強課堂實驗的開展,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化學實驗可以幫助學生去理解課本上的知識點和化學概念,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化學實驗,一方面可以豐富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們在化學課堂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去更好的理解課本知識點,幫助學生去學好化學這門學科。本文將圍繞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這一問題進行闡述和說明,希望以此為廣大教師群體提供更多有關(guān)趣味實驗教學的新方式。
【關(guān)鍵詞】趣味化;化學實驗;趣味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0-084-01
化學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學科,但同時這門學科又極其的抽象,對于初學者的初中生來說,學習這門學科是相對比較困難的。在初中化學的教學當中,一些化學教師并不能夠深刻意識到課堂趣味實驗對學生化學學習的幫助作用,于是就在自己的教學生活中忽略課堂趣味實驗的開展,只是讓學生死記概念,多做題,這樣的化學學習方法其實并不是很好。所以我們教師在初中化學課堂上,要著重關(guān)注趣味實驗的開展,在課堂上通過開展趣味實驗,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去學習化學這門學科。
一、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學習化學這門學科學需要學生擁有很強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然而我們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的一個個小實驗,就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鍛煉這兩方面的能力。在我們教師課堂進行小實驗的時候,學生肯定都會認真觀察我們的實驗步驟和實驗結(jié)果,在學生觀察的多了之后,學生的觀察能力就會自然而然的隨之提高。教師在課堂的實驗當中,肯定不僅僅會是自己獨立完成實驗,在適當?shù)臅r候挑選學生輔助自己做實驗,這就很好地鍛煉了學生們的動手操作能力,而且對沒有在課堂上動手操作的學生來說,親眼看過一遍操作,學習起來肯定比課本的干巴巴內(nèi)容要容易理解的多。
例如,《水的沸騰》這一屆實驗課,教師在為學生進行示范實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去仔細觀察,水沸騰的過程,讓學生觀察水沸騰時的特點是什么,培養(yǎng)學生對于實驗過程的仔細觀察與思考能力。
二、把生活融入課堂進行趣味實驗教學
生活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一切事情開始發(fā)展的基礎(chǔ),學生只有把化學實驗與生活結(jié)合,他才會慢慢開始深入的了解。只有有了興趣,才能夠去不斷探索,不斷親自實踐,從中感悟化學帶給自己的樂趣。中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還是很重,要求中學階段的學生整節(jié)課完全集中注意力聽課是比較困難的,教師只有找到一個生活突破點,才能抓住學生們的目光,使學生整節(jié)課跟著老師的思維走,傳統(tǒng)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已經(jīng)慢慢淘汰,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充滿樂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歡樂的學習氛圍。
例如:在學到課程《濃硫酸的稀釋》時,教師課堂導入時詢問學生,濃硫酸大家平時有沒有聽說過?它都有些什么用處?威力怎么樣?可以在課上利用一些濃硫酸來進行實踐,教師也可以先提出問題是先放硫酸還是先放水才可以讓硫酸稀釋,如果顛倒順序的話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后果?課上教師先在容器內(nèi)放入了少量的硫酸之后拿出膠頭滴管來向濃硫酸那慢慢的滴入少量的清水,少量多次來進行稀釋,如果順序顛倒則會出現(xiàn)飛濺現(xiàn)象,以至于傷到學生。在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利用其他液體來代替硫酸進行稀釋,利用具有趣味性的知識展示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索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培養(yǎng)化學興趣,了解化學實驗知識
在化學課堂中教師若還是去遵循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去給學生們灌輸化學知識,學生便不能靈活的運用知識,如果課堂上教師只是邊做實驗邊講述知識,那么學生并不會很容易地去理解所講述的知識點,也難叫投入到教師所做的實驗氛圍當中。這樣的課堂相對死板教學質(zhì)量也會較低。若教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來做實驗并指出錯誤,因為學生經(jīng)常犯的錯誤都大相徑庭,所以在做實驗時,教師可以選取學生來做實驗。通過學生做的實驗讓其他學生更為直觀自己所做時會出現(xiàn)的問題。在課上開展學生自己動手的趣味向?qū)嶒灥慕虒W方法,可以有效的去提高學生對于學習化學知識點的興趣,進而去推動化學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通過趣味化學實驗過程可以讓學生更為簡單的去了解知識內(nèi)容,還可以在過程中去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對于化學的興趣,并有助于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化學課堂中來。
例如:九年級上冊書中《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師在講解這一教材內(nèi)容時,便可以選擇學生到講臺上來按照自己的步驟來進行實驗。教師在課前準備好關(guān)于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系列工具如:石灰石、長頸漏斗、錐形瓶等等的實驗工具。在課上教師先講解關(guān)于二氧化碳制取步驟與注意的事項,并選取某位學生到講臺上根據(jù)課上教師所講的內(nèi)容來進行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學生首先就要對器皿有所檢查,連接后更需要教師來進行復查,待完成后便可開始下一步實驗過程。其次在錐形瓶中裝入適量的大理石或者石灰石,之后用長徑漏斗加入少量的稀鹽酸,最后通過化學反應來收集大理石與稀鹽酸所產(chǎn)生的氣體。在學生動手實驗的過程中,教師指出錯誤并及時糾正。通過學生的趣味實驗過程來提升學生對于化學的興趣,并以此來提高化學課堂的有效性。
總結(jié):總而言之,化學這門學科是一門需要學生以理解為主的學科,所以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教課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以理解為主的學習方法,而不是死記硬背。所以為了幫助學生去理解化學概念,課堂上的化學實驗就顯得尤為重要。另一方面,課堂上的化學小實驗也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不僅在書本知識掌握的很好,也能夠熟練地掌握化學實驗的步驟,提高學生學習化學這門學科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侯國斌.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教育觀察,2020,9(07):137-138.
[2]毛清芬.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運用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0,22(0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