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
【摘要】思維導圖屬于整合知識的有效圖形工具,借助思維導圖,學生能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充分利用左右腦機能,發(fā)掘了自身的潛力。高中生物知識有著一定的復雜性,學生在記憶和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礙,使用思維導圖能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獲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高中生物;思維導圖;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0-080-01
思維導圖能幫助學生梳理知識之間的關系,了解生物理論的規(guī)律和本質,提升思維的深度。教師應善于使用思維導圖來整合知識內容,讓學生在歸納總結中形成對生物知識的全面認識。本文研究了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方法,提出了相關建議。
1.思維導圖的概念分析
思維導圖是借助手工繪制或者繪圖軟件繪制方式制作的,學生圍繞高中生物知識點構建知識網絡,利用發(fā)散性圖形和各種框架來構建網絡知識體系,這種網絡構圖能清晰展示高中生物的知識內容,有著較強的邏輯性和直觀性。在思維導圖中,使用了多種圖案和色彩,這樣能加深學生的記憶,學生能把圖案、顏色、邏輯、數(shù)據(jù)和詞匯關聯(lián)起來,讓學生利用全腦思維,有效掌握高中生物的關鍵知識內容。
2.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在實驗方案設計中的應用
高中生物是以實驗為主的學科,人們對很多生物知識的認識都來自于生物實驗。對于學生來說,設計生物實驗有著一定的難度,但是利用思維導圖能降低學生的壓力,為學生的實驗設計提供幫助。例如,設計“影響酶活性的條件”實驗時,可以給學生一定提示,讓學生從PH和溫度兩個層面出發(fā)設計實驗研究主題。學生可以研究PH或者溫度對于酶活性的影響,如果選擇了溫度這個要素,就需要把溫度當作思維導圖的中心節(jié)點。從這個中心節(jié)點,延伸出“100℃、60℃、0℃”三個節(jié)點,而后可以設計具體內容。此外,還可以把PH當作研究的主題,把PH當作中心節(jié)點,進而延伸出“中性、堿性、酸性”三個子節(jié)點,而后設計具體實驗內容。利用這樣生動的思維導圖,節(jié)約了大量的思考時間,能體現(xiàn)實驗的重點內容和研究方式。
2.2生物概念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生物知識有著零散、細碎和繁多的特點,學生掌握和記憶的難度比較大。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能把零散的知識整合到網絡知識框架中,在思維導圖中體現(xiàn)高中生物的核心概念知識。結合思維導圖,學生能有效梳理知識內容,他們能實現(xiàn)發(fā)散思維和聯(lián)想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明確各個生物知識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能加深對于知識的記憶。例如,高中生物中“減數(shù)分裂”屬于難點和重點,有著一定的復雜性。為了讓學生梳理減數(shù)分裂的知識,知道他們制作關于減數(shù)分裂的思維導圖,進而復習和整理減數(shù)分裂的過程,明確各個概念之間的關系,形成完善的知識結構。具體來說,思維導圖可以把減數(shù)分裂當作中心節(jié)點,然后延伸出結果、過程、特點、意義、時期和范圍等分支節(jié)點,最后在每個分支節(jié)點上填補更加細節(jié)的知識內容,能形成完善的減數(shù)分裂知識框架。學生結合思維導圖,能直觀認識到這部分知識的邏輯關系和關聯(lián)性。
2.3新知識講解中的應用
利用思維導圖,能讓學生直觀認識和理解新知識,降低學生學習的盲目性,讓學生有的放矢。在新知識的講解中,教師借助思維導圖展示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性,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和具體內容,形成初步的整體認識。例如,對于細胞物質輸入和輸出的知識講解中,為了讓學生初步了解知識,使用計算機繪制了知識思維導圖,讓學生明確本章節(jié)知識脈絡。把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當作中心節(jié)點,然后延伸出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健⑸锬さ牧鲃予偳赌P?、物質跨膜運輸?shù)确种Ч?jié)點,這三個就是本節(jié)的核心知識內容。針對這三個方面,還能延伸三級主題。物質的跨膜運輸能延伸出選擇性透過膜、物質跨膜運動的實例、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實例。物質的跨膜運動方式能延伸出顆粒狀物質或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離子或小分子物質跨膜運輸。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能延伸出流動鑲嵌模型和生物膜探索歷程等內容。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構建了有邏輯性的知識結構,能讓學生形成整體認識。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強調本章節(jié)知識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意義,讓學生充分認識本章內容的學習方法、內容和意義,為后續(xù)的探索打好基礎。
2.4在復習課中的應用
高中生物的知識比較繁雜,但是常常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對于上一個知識的學習,能為下一個知識奠定知識和理論基礎,比較重視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教師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圖,能讓學生理清里面的邏輯關系。指導學生用手工繪制的方式,能讓學生明確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進而提升復習的效率。不僅能減輕復習的負擔,還能顯著提升復習的效率。例如,把細胞分子組成方面的知識制作成一張思維導圖,把細胞物質輸入輸出和基本結構的知識制作成一張思維導圖,讓學生把關聯(lián)性較強的知識整合在一起,方便學生的復習和記憶。在繪制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師生共同完成思維導圖的制作。學生跟著老師的思路,能把分散的知識內容整合起來。例如,把細胞當作中心節(jié)點,從這個起點指導學生回顧細胞生命的意義、細胞的種類、細胞的物質構成方面的知識。這樣的復習過程,能幫助學生查缺補漏,加深認識。
結論:綜上,應用思維導圖,能顯著提升教學實效性,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能讓學生提升積極性,發(fā)掘學生的潛能。利用思維導圖,歸納整合了原本比較雜亂的知識,顯著提升了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羅崇琴.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的研究[J].高考,2020(24):81.
[2]吳兆國.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學研究[J].高考,2020(24):99.
[3]吳旭. 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A]. 中國環(huán)球文化出版社,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