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珍
(東營市東營區(qū)史口中心衛(wèi)生院 山東 東營 257000)
糖尿病是臨床中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上升以及人們飲食結構發(fā)生的轉變,糖尿病臨床發(fā)病率也出現(xiàn)了顯著的遞增趨勢,對于患者身心健康產(chǎn)生嚴重威脅。同時糖尿病也是臨床中發(fā)病率較高的代謝性疾病,容易誘發(fā)患者組織及器官發(fā)生功能障礙以及慢性損傷?,F(xiàn)階段臨床中對于糖尿病患者并無徹底根治方式,只能通過采取藥物和患者管理等相關措施,加強其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有報道指出[1],針對糖尿病者采取科學的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對于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次研究重點分析對于糖尿病患者采取健康教育的臨床效果。
抽取院內(nèi)自2017 年1 月—2018 年10 月診治的94 例糖尿病病人為分析對象,利用數(shù)字法來分組,定義為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患者47 例,男性24 例,女性23 例;年齡范圍49 ~84 歲,年齡均值(62.4±0.6)歲;病程1~16年,病程均值(5.3±0.2)年。對照組患者47 例,男性26 例,女性21 例;年齡范圍48 ~86 歲,年齡均值(63.2±0.3)歲;病程1 ~17 年,病程均值(5.2±0.4)年。兩組研究對象上述線性資料組間比較均衡度高(P >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治療期間采取常規(guī)的護理模式,主要包括患者日常飲食指導、服藥指導以及生活護理等;同期觀察組患者在此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采取健康教育,主要方式如下:(1)健康教育小組:首先需要成立針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小組,主要負責整理關于糖尿病的相關健康教育知識,并將其裝訂成宣傳手冊發(fā)放給糖尿病患者,方便患者自我學習和閱讀。同時由健康教育小組負責收集糖尿病患者的相關基礎資料,結合患者認知水平、血糖指標以及原發(fā)病等相關資料,為患者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方案,確保健康教育的開展具有針對性和適用性;(2)健康講堂:由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的相關護理人員負責開展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講堂,主要進行糖尿病相關知識的科普及講解,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講解糖尿病的有關知識,包括發(fā)病原因、影響因素、治療方案、預后及藥物治療等,提升糖尿病患者對于自身疾病認知。同時在課程制定期間,堅持以患者為本的基本原則,充分發(fā)揮糖尿病患者的積極性,邀請患者積極參與廣泛性的吸納糖尿病患者的建議;(3)發(fā)揮患者家屬的作用;在健康教育過程中,加強同患者家屬的溝通和交流,邀請家屬參與到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協(xié)助患者完成運動、飲食以及用藥等相關自我監(jiān)督和管理工作中,提升患者治療期間的自我管理效果。
(1)兩組患者均接受為期3 個月的治療及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護理干預前后其血糖指標水平的變化情況;(2)運用問卷調查方法對兩組患者護理后關于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調查與評估,主要包括糖尿病基礎知識和用藥方法兩個方面,滿分均為100。(3)對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進行評估,分為完全依從:即患者治療期間能夠嚴格根據(jù)醫(yī)護人員的醫(yī)囑完成治療,并嚴格執(zhí)行飲食和運動計劃;部分依從:即患者能夠自覺的完成大部分用藥、飲食和運動計劃,未完成的部分計劃通過護理人員的督促能夠繼續(xù)完成;不依從:即患者無法自覺完成相關的治療和飲食計劃,并且在醫(yī)護人員督促下仍無法有效完成。以完全依從和部分依從計算患者的依從率。
研究中涉及數(shù)據(jù)均利用SPSS17.0 分析,均數(shù)的±標準差以(±s)描述,行t 檢驗,采用率則以%描述,行χ2檢驗,以P <0.05 表示組間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接受護理之前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均相對較高(P >0.05);接受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的改善效果均明顯好于對照組,且兩組對比均具有顯著差異(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對比(±s)
組別例數(shù)空腹血糖(mmol/L)餐后2h 血糖(mmol/L)糖化血紅蛋白(%)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觀察組477.14±1.265.17±0.249.65±2.026.33±0.218.12±0.468.09±0.52對照組477.09±1.316.84±1.149.57±2.147.14±1.148.21±0.036.17±0.43 t-0.3964.8280.3435.1621.3383.132 P->0.05<0.05>0.05<0.05>0.05<0.05
觀察組患者在糖尿病基礎知識以及用藥方法方面的健康知曉得分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均具有顯著差異(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健康知曉情況對比(±s,分)
表2 兩組患者健康知曉情況對比(±s,分)
組別例數(shù)糖尿病基礎知識用藥方法觀察組4790.46±3.5292.42±3.17對照組4776.26±3.1580.03±2.16 t-4.2564.178 P-0.0000.000
觀察組患者的依從率(97.87%)顯著高于對照組(85.11%),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 <0.05),見表3。
表3 兩組依從性對比[n(%)]
糖尿病的病程時間長,患者患病后需要長時間堅持治療,然而隨著病程時間延長,多數(shù)患者的依從性也將不斷降低,這對于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以及預后效果等均會產(chǎn)生不良影響[2]。因此糖尿病患者治療期間加強護理干預,改善其健康認知和自我管理水平,對于提高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意義重大[3]。通過采取科學的健康教育,運用形式多樣的教育方式,向患者普及糖尿病的相關知識,確?;颊哒莆仗悄虿〉陌l(fā)病原因、治療方案、飲食控制方式以及運動方案等,有助于提高患者認知,能夠充分發(fā)揮患者在疾病治療期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這對于提高患者依從性以及提升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以及改善預后等均具有重要促進作用[4]。本次研究中,對于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運用健康教育,通過成立健康教育小組為患者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方案,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形式,提高患者對于糖尿病的認知以改善其自我管理能力。研究結果提示,觀察組患者通過采取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后,血糖水平控制效果好于對照組,同時該組患者對于糖尿病基礎知識以及用藥方式等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好于對照組。這表明,對于糖尿病患者通過采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其對于自身疾病的認知,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干預后總體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這也提示采取科學的健康教育能夠幫助改善患者依從性,對于提高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意義重大[5]。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護理期間實施科學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健康知曉程度,能夠提升血糖水平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