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瑞娜
摘? 要:古文是古人對于世界、生活以及人生看法的文字性描述,其中蘊含了較多的智慧。高中語文教師在開展古文教學的過程中,應注重運用“詩無達詁”的原理,為學生營造自主、自由以及自悟的高中語文古文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古文學習興趣,并適時地創(chuàng)設多樣性的古文教學方法、氛圍。真正讓學生融入古文的學習過程中,真正感悟古文中的美景、美情以及美思,促進學生古文學習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文教學;有效教學;教學策略
在現(xiàn)階段的古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古文的記憶以及默寫方面,并未為學生提供賞析古文的空間,導致部分學生對古文學習,產(chǎn)生較強的厭倦感,而提升古文教學的有效性,便成為空談了。針對這種狀況,高中語文教師在古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生本理念,開展此部分內(nèi)容的授課。并在此過程中,真正打造屬于學生的古文學習課堂,讓學生在古文的學習中實踐、思考、探究,提升學生的古文感受力、感知力以及感悟力,增強學生古文賞析能力,獲得良好的古文教學效果。
一、運用實踐教學法,讓學生感悟古文中美景
古文內(nèi)容較為生澀,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教師在古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實踐教學法,開展此部分內(nèi)容的授課。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在欣賞美景的過程中,構建與古文內(nèi)容的連接,促進學生古文品味能力的提升。讓學生更為全面地感悟古文中的美景,提升高中語文古文實踐教學質量。
例如,在講授《夢游天姥吟留別》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運用實踐教學的方式,開展此部分內(nèi)容的授課,讓學生融入到自然的美景中,在欣賞美景的過程中,真正品味古文的辭藻之美,感悟古文的美景。在具體實踐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點,整體感知古文。教師和學生一塊學習古文,并注重賞析古文中的描寫美景的部分,也著重對其中的陌生詞匯進行解釋。第二點,開展實踐。教師在以小組的方式,開展此部分內(nèi)容的實踐,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更為深入地體會古文本身的辭藻之美,提升學生古文感悟能力。第三點,實施引導。教師引導性地對學生說:“你們要結合對于文本的理解,構建與所觀所感之間的連接,更為深入地品味古文之美?!迸c此同時,教師走入學生中,積極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并針對有問題的學生進行啟發(fā)性引導。第四點,展示成果。在此次實踐活動結束后,教師邀請學生分享實踐成果。小洛積極地舉手說:“通過此次實踐,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如下的句子:‘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仙之人兮紛紛而來下。我不僅看到云的青冥,也感受到日月照耀金銀臺的浩大,以及云風的作用下變化萬千的狀態(tài)!”
二、使用生活教學法,讓學生感知古文中美情
高中語文教師在古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開展此部分內(nèi)容的授課,讓學生從個人的生活體驗入手,賞析文本內(nèi)容,構建文本情感與學生認知之間的連接,讓學生感受古文中的人性之美,提升學生對古文美情的感知能力。
例如,在講授《項脊軒志》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運用生活化的方式,開展此部分內(nèi)容的授課,讓學生從生活化的視角,感悟古文中蘊含的作者情感,提升對古文的情感感知能力。為了達到上述效果,在開課時,教師運用自主閱讀方式,讓學生選擇個人喜歡的句子,并運用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以及情感進行詮釋,讓他們感受古文中蘊含的細膩情感。在開課中,教師積極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并鼓勵學生運用個人的情感體驗,感悟文本中的內(nèi)容,提升學生感知古文情感的能力。通過運用生活化教學方式,教師讓學生從個人的生活和經(jīng)歷入手,開展古文的學習,提升學生感悟古文中美情的能力。
三、采用自主探究法,讓學生感受古文中美思
古文不僅具有文字美和情感美,而且還具有思想美。為了提升學生對古文思想美的感受能力,教師運用自主探究的方式,開展此部分內(nèi)容的授課,并為學生提供獨立探究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運用個人的認知、知識以及經(jīng)歷,品味古文中的古人思想,促進學生古文感受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講授《蘭亭集序》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運用自主探究的方式,開展此部分內(nèi)容的授課。讓學生從個人的角度出發(fā),賞析古文,品味古文的思想之美。在此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出設如下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向之所欣,……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與此同時,教師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并積極地與學生進行互動,促進學生對此部分知識的賞析能力。通過和學生的交流,教師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可以感悟到時光的飛逝,既懂得珍惜時光,又明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東西。
總而言之,在開展高中語文古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從古文的特點著力,并充分結合學生的古文學習水平,制定最為接近學生認知的授課模式。讓學生在古文學習的過程中,感悟其中的美景、美思以及美情,促進學生古文賞析能力的提升,獲得良好的古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沙俊才.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文言文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中學時代.2016(24).
[2]胡金蘭.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文言文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學苑教育.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