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輝
摘 要 為了構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高校需從教學實際需求出發(fā),做好實踐調(diào)研,認識在制度、主體、方式、反饋等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才能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關鍵詞 多元化 評價體系 本科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9.086
Abstract In order to build a diversified assessment system for students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conduct practical investigations based on the actual needs of teaching, understand the problems in systems, subjects, methods, feedback, etc., analyze the reasons and Proposing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s diversifi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undergraduate colleges
高等教學的教學質(zhì)量高低直接關系我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和進步。高校教學質(zhì)量評價,是從教學管理角度出發(fā),考察教學效果、探查學生考核情況,是提升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保障。與國外相比,我國的高等教育的評價起步較晚、評價體系建設有待完善、評價理論研究不足等,需要立足實踐,進一步完善和提升。
1 構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挑戰(zhàn)
1.1 教學評價制度有待健全
在高等教學中,盡管大量評價方式存在,但是健全的教學評價制度有所缺失,或者有教學評價制度但是制度過于形式化難于有效落實。從這一點上來看,高校要加強反思,根據(jù)教學需求,不斷優(yōu)化教學評價制度,強化落實和監(jiān)督,避免制度擺設,影響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
1.2 評價主體有待拓展
教師是教學評價中長期的主體,但是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推進,評價主體的權限應當下放,由學生本人、學習小組等成為評價主體,保障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避免因為單一評價主體主觀因素而影響評價結果,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
1.3 教學評價單一性問題
教師在實施教學中,教學評價要么以結果評價為主,要么以理論評價為主,要么以定量評價為主,這種教學評價的單一性,缺乏對學生進行全面認識必然影響學生的學習情況。換言之,教學評價不能對學生進行合理科學的評價,就難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不能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優(yōu)點,必然會影響教學評價的質(zhì)量和效果。為此,教師要順應時代發(fā)展,按照素質(zhì)教育改革的要求,積極優(yōu)化教學評價方式,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保證評價合理科學,才能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進步。
1.4 評價結果反饋滯后
教學實際中,教學評價結果常出現(xiàn)反饋滯后、反饋方式不當?shù)惹闆r,嚴重影響評價報告的實時效果,不利于教學目標、課程設計等方面進一步完善。換言之,教學評價的反饋是實時性特點的,需要管理層面加以重視,才能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促進教與學的融合,提升教學質(zhì)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2 構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路徑
2.1 完善評價制度
為了有效地提升教學質(zhì)量,要從教學實實際出發(fā),構建完善的評價制度,設定校級教學評價督辦小組,由各院院長、教導主任作為負責人,安排專門人員對課堂教學、課外活動進行評價監(jiān)控,督促教師將評價機制落實到位。同時,高校也要從教育目的的角度出發(fā),形成課堂評價、督促聽課、學生網(wǎng)上評課、畢業(yè)生回訪等相關督辦評價制度,保證人才培養(yǎng)中每個評價的合理、客觀、有效,以此推動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zhì)量。
2.2 選用合適評價主體
評價實施的主體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的,從多樣化教學評價形式上來看,不同評價形式所實施的評價主體是不同的。第一,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實施主體以教師為主,但是為了保證過程評價對學生一一體現(xiàn),合作學習小組也可成為評價主體,之后由教師進行相應的補充,保證過程評價的有效、合理、科學。第二,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這兩種評價的實施主體也是教師,但是也可以由校級教學評價督辦小組進行實施和考證,保證評價符合教學實際情況。第三,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在實施主體上,一個是學生自己,一個是同學、教師或者小組,形成的評價結果必然是不同,有不同就能促進學生進步和發(fā)展。第四,理論評價和實踐評價。這兩種評價日常實施主要是由教師和學習小組進行評價,但是也可以由校級教學評價督辦小組進行實施和考證,保障評價的合理、科學和有效。第五,個性化評價和綜合評價。這兩種評價日常實施也是以教師和學習小組為主,校級教學評價督辦小組也可安排人員進行督辦,以便提升教學評價質(zhì)量和效果。
2.3 應用多樣化評價形式
(1)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的統(tǒng)一。結果評價是學生學學習之后比較常見的一種評價方式,是對教學目標進行一種檢驗合格板頂,是獨立于教學過程中的一種評價,若是只以這一種評價對學生進行評價,明顯欠缺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屬于典型的事后評定。而將過程評價引入到實踐中,能夠有效地反映學生學習中的情況,對學生課堂表現(xiàn)、學習態(tài)度、考勤情況等進行實時把控,督促學生進一步完善。過程評價與學生學習過程相同步,是一種事中評價,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優(yōu)化學習方式提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進步。
(2)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的統(tǒng)一。在以往的學習中,評價方式主要是由定量評價為主,由分數(shù)決定學生的學習情況,然而在實踐中學生的學習分數(shù)是由臨場發(fā)揮、心理素質(zhì)、身體健康等因素所決定的,為此在注重定量評價的同時,還要注重定性評價,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學習能力、思想品行等方面進行評價,打破分數(shù)定量的局限性,以優(yōu)良差、ABC等比較規(guī)范的等級評價,引導學生充分認識自身的情況,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進步。
(3)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的統(tǒng)一。自我評價是讓學生進行自我解讀和分析,找出自身優(yōu)勢和劣勢,諸如興趣愛好、操作能力、人際維護等方面,引導學生樹立個人目標和偶像,并積極主動向目標靠近。教師要重視學生自我評價,不忽視每一個學生,將每一個學生都作為棟梁之才培養(yǎng)。他人評價是對學生自我評價的一種不同,從他人角度解讀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和劣勢,以便引導學生加以改進。他人評價的主體可以由同學、小組、教師等承擔,對學生個人評價進行補充,使學生能夠聆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以便更好地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和進步。
(4)理論評價和實踐評價的統(tǒng)一。理論評價和實踐評價的統(tǒng)一,在于學生理論知識考核和實踐技能的評定。學生理論知識考核可以通過出勤率、課堂答疑、筆試、口試等多樣化的形式對學生理論知識進行全面考察。通過案例分析、項目分析、調(diào)查報告等形式考察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重點是考察實踐與理論相統(tǒng)一,使學生能夠應用理論武裝實踐,以實踐論證理論,促進學生在各項學術研究的進步和發(fā)展。
(5)個性化評價和綜合性評價的統(tǒng)一。評價應保證綜合性和個別化的區(qū)別,使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缺點得到呈現(xiàn),以便有效地促進學生認識自我,促進自我提升。個性化評價可以從學習方式、學習態(tài)度、助人為樂、個人愛好等方面進行設定,注重每個學生的不同。同時,從理論知識、實踐應用、課堂答疑等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評價,在教學的時候要保持個性化評價與綜合性評價的統(tǒng)一,以便學生全面發(fā)展和進步。
2.4 重視評價反饋
教師要積極整合評價信息,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收集評價信息,將評價信息進行分類,形成量化信息和不可量化信息兩種,形成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評價信息報告。評價信息報告要以圖表、視頻等進行呈現(xiàn),直觀、詳細反映評價信息,以便各類信息進行比較,為教學工作開展起到預警、鼓勵等效果,進一步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形成的評價信息報告應該及時反饋到高校、院系和教研室,以便開展教研座談會、教學評定活動,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課程調(diào)整、優(yōu)化教學計劃,進一步保證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同時,將此類信息反饋給教師,以此鼓勵和鞭笞教師,促進教師不斷提升教學技能。
3 結語
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學生的評價主要是以成績作為主要評價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其他方面的考證。為此,高校要從實際出發(fā),從制度、主體、方式、反饋等環(huán)節(jié)入手,形成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滿足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需求。
參考文獻
[1] 陳媛,龍澤.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發(fā)展性評價體系構建路徑研究——以合肥學院為例[J].銅陵學院學報,2018.17(05):117-119.
[2] 孫琦,王玉.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課程評價規(guī)劃研究[J].品牌:理論月刊,2015(6):328.
[3] 雪蓮,梁顯麗,媛媛.應用型本科教育數(shù)學課程考核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科技視界,2019.266(08):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