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娟 李雪琪 楊松 任濤
摘 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對促進我國基礎學科建設,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優(yōu)秀科技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筆者對某地方高校2010-2019年國家自科基金申報情況申報和立項情況整理,分析基金申報的歷史數(shù)據(jù),總結經(jīng)驗及不足,厘清差距與困難,從強化組織管理工作的執(zhí)行力度、強化組織管理工作的執(zhí)行力度、建立健全有效的政策激勵與考核機制、設立學術交流會基金、注重非申報期的預研與培育等方面提出建議對策。
關鍵詞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申報情況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4.4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09.012
Abstract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asic disciplines in China, discovering and cultivating outstand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The author sorts out the application and project approval of national self Science Fund in a local university from 2010 to 2019,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data of fund application, summarizes experience and shortcomings, clarifies the gap and difficulties, and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engthening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work.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establishing effective policy incentive and assessment mechanism, setting up academic exchange fund,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re research and cultivation of non declaration period.
Keywords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declaration; countermeasures
“自然科學基金”泛指各國各地設立的為鼓勵自然科學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而設立的基金項目。1986年國務院批準成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致力于培養(yǎng)青年科學技術人才并設立專項資金。地方高校通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和實施取得以下幾方面的發(fā)展:一是支持科學技術人員自由探索和創(chuàng)新研究,推動自然科學基礎研究的發(fā)展,促進學科交叉前沿領域發(fā)展;二是培養(yǎng)青年科學技術人才和建設優(yōu)秀團隊,促進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與教育三方結合,提高學校整體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三是加強與行業(yè)及地方企業(yè)之間的合作,同時又促進區(qū)域科學研究與地方經(jīng)濟的協(xié)調發(fā)展。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的資助率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層次。筆者對某地方高校2010-2019年國家自科基金申報情況申報和立項情況整理,分析基金申報的歷史數(shù)據(jù),總結經(jīng)驗及不足,厘清差距與困難,提升科研管理能力與水平。
1 2010-2019年某地方高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和資助情況
1.1 申報和資助總體情況
2010-2019年該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計申報1980項,獲資助項目343項,資助經(jīng)費1.72億元。根據(jù)圖1所示,某地方高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資助歷經(jīng)了三個階段:2010-2012年跨越式發(fā)展階段,從2010年立項14項,2011年29項,2012年的43項,資助年增長率分別達到了107%、48%。2013-2016年平臺瓶頸階段,立項數(shù)基本穩(wěn)定在40項左右,2016年最高達到45項,2017-2019年底部震蕩階段,2017年出現(xiàn)下滑拐點,同比年增長率為-26.7%。這期間一直在30項左右徘徊,從近三年的申報量來看,整體增長15.8%,但立項數(shù)下降了21.4%,申報質量顯著下滑。
1.2 各主要類別項目資助情況
2010-2019年該地方高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主要集中在面上和青年項目,重點項目4項,重大儀器項目1項,面上項目132項,占總批準項目的38.48%,資助經(jīng)費合計1.04億元,其中2012年、2015年面上項目獲資助19項,項目資助率分別達到15.20%、19.79%,2012年面上項目同比增長率達111.11%,該年基金申報工作取得了歷史性突破。2016年面上項目,獲資助17項,資助率達22.37%,該年基金資助數(shù)為歷史最高。2010-2019年青年項目獲資助172項,資助經(jīng)費合計3440萬元,結果可知,2011年、2013年、2014、2017年這四年青年項目資助率超出20%,其中2013年資助率達到26.80%,高出全國資助率1.6%(2013年全國青年資助率為25.20%),2019年青年資助率僅為11.45%為近10年來最低水平。
2 問題分析
通過對2010—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可分析該地方高校從2011年開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舉得了突破性發(fā)展,申報數(shù)和資助數(shù)以倍增的速度爆發(fā)式增長,從2012-2016年基金立項數(shù)穩(wěn)定在40項左右,這一方面體現(xiàn)了學校在該階段基金申報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另一方面也夯實了學校近年來的整體科研實力。然而,從2017年開始基金申報工作出現(xiàn)滑坡現(xiàn)象,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科研管理部門缺乏有效的管理思路與有力的管理措施,對提升申報質量方面研究不充分,缺乏管理執(zhí)行力,過分注重申報數(shù)量,對提升申報質量未形成一套有效方法。如啟動申報宣傳動員會較晚,對申報動員不深入不徹底,對申報書撰寫缺乏有效的指導,導致了申報質量持續(xù)下滑,申報書質量不高,出現(xiàn)申報率虛高,資助率嚴重下滑現(xiàn)象。
(2)科研人才梯隊建設不足,出現(xiàn)青年科技人才斷層趨勢,培養(yǎng)青年人才科研能力缺乏完善的政策,學校科研團隊建設中相關政策中對青年科研人才的培養(yǎng),缺乏實質性的有效考核措施及資助支持,近三年新引進人才科研成果產(chǎn)出偏少,科研基礎不夯實。在青年人才引進方面,與同城、同類高校相比,無論是人才科研啟動資金、薪資福利都不具備相對優(yōu)勢。
(3)學校現(xiàn)有的科研激勵政策已無法適應新形勢下基金申報的需求,學?,F(xiàn)階段出臺的科研獎勵、職稱評審、崗位聘任相關政策不完善。如高級職稱評審中未將獲得國家基金作為評審的必要條件,科研獎勵對科研論文成果的獎勵占比過高,不利于對教師申報高級別項目積極性的引導,在科研項目培育的前期經(jīng)費投入不足。
3 對策建議
(1)強化組織管理工作的執(zhí)行力度。加強嚴密的組織管理,第一步做好廣泛深入的動員,逐個學院進行深入調研,梳理可申報人員名單,督促學院發(fā)動老師申報,激發(fā)老師基金申報的積極性??蒲泄芾聿块T充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指南》的各項條件和要求,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基金申報計劃安排表,嚴格按照計劃表進度安排做好基金申報人數(shù)、申報書撰寫截點完成情況,做好督查與反饋。
(2)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申報質量。做好科研選題的定位,組織申報基金管理人員要到高校開展基金申報知識講座,針對申報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制作專業(yè)、細致、簡潔明了的答疑圖冊,清晰、形象的解讀申報程序評審和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制作基金申報書撰寫范本,提升申報書撰寫的質量,實行三輪校內(nèi)校外專家評審法,一輪校內(nèi)專家輔導對申請的項目進行首輪論證,全方位思辨的打磨完善項目的申請書。第二輪科研管理部門校內(nèi)外經(jīng)驗豐富的基金評審專家對項目進行預評審,圍繞研究意義與內(nèi)容、具體方案、特色與創(chuàng)新點以及課題組的研究能力等方面提出修改的意見和建議,申報人結合反饋的意見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修改和補充。通過不斷的修改完善,提高申報項目的獲準率。第三輪有需求的申報者將兩輪修改后的申報書提交科技處,科技處邀請同領域的基金函評庫中的專家進行預函評模式,對函評后的結果進行再次修改。
(3)建立健全有效的政策激勵與考核機制。完善各項考評制度,改善科研生態(tài),營造有利于科研人員潛心基礎研究的氛圍和機制。新進科研人員引進當年須提交正式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書作為年終考核的必要條件,新進博士首個聘任期內(nèi)必須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以上立項;建議新引進的正高職稱和高端人才,首個聘任期內(nèi)必須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及以上類別項目一項的立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作為理工科學院教師評副高職稱的必要條件。
(4)設立學術交流會基金,為教師提供學術交流的空間和時間,設立專項學術交流基金,提供經(jīng)費支持,開辟高層學術論壇、學術沙龍、國際專業(yè)會議等豐富的學術活動,以便教師了解前沿的學術思想,接觸相關領域知名學者專家,研究內(nèi)容交叉融合及科研興趣相同的青年科研人員,產(chǎn)生交流與碰撞,啟發(fā)他們的科研思路,提高研究創(chuàng)新能力。
(5)注重非申報期的預研與培育,針對國際學術前沿、有創(chuàng)新、有發(fā)展前景的課題方向設立校級基金,給予一定的經(jīng)費支持,調動科研人員非申報期基金撰寫的積極性,盡早的進行前期培育,為爭取國家自科基金資助創(chuàng)造條件。
參考文獻
[1] 張然.“雙一流”背景下加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組織申報工作探討——以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為例[J].辦公室業(yè)務,2019(1).
[2] 肖向晨,馬衛(wèi)華,歐陽國楨.華南理工大學2006-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和資助情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2.32(2).
[3] 簡鋼,杜士明,王海,雷攀.某院提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成功率的做法[J].解放軍醫(yī)院管理雜志,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