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歷史教學應該注意教學方式和方法,特別要結合現(xiàn)有的微課教學,來開展具體教學工作。初中歷史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可以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提高對歷史的認知,特別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歷史觀。因此,文章就微課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應用進行探究。
關鍵詞:微課程教學;教學策略;初中生;歷史教學
一、 引言
微課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它可以展示具體的圖片,也可以展示動畫、視頻,而這些形式可以提高初中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微課的視頻內(nèi)容往往是一個具體的知識點,比如一個歷史事件,學生通過復習、預習某一個掌握不牢固的知識點,學習效率會有較大地提升。而且微課學習的時間是不固定的,相對于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過程,微課教學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教師完全可以提前錄制好微課,讓學生線上、線下隨時學習歷史知識。且現(xiàn)有的歷史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歷史知識掌握度不一,特別是習題訓練參與次數(shù)嚴重不足。學生只有經(jīng)過足夠多的歷史習題訓練,歷史學習才能有質(zhì)的變化。教師完全可以將課堂講解知識點的過程用微課的方式記錄下來,從而讓學生隨時學習歷史知識??梢?,微課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二、 研究現(xiàn)狀
微課是現(xiàn)有網(wǎng)絡教學的一種教學工具,它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是十分廣泛的。初中歷史知識點往往是復雜且數(shù)量多的,教師要想讓學生掌握歷史知識體系,就必須幫助學生建構歷史學習體系。而微課可以幫助學生感觀地認識每一個歷史知識點,并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建立正確的歷史觀。微視頻的應用過程還是十分廣泛的,具體工作的開展與創(chuàng)新所涉及的影響因素是十分復雜的,我們通過仔細分析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應用情況,會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紀律性差,根本不服從課堂管理。所以就導致了許多實際問題,我們應該繼續(xù)就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下功夫,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要對象,圍繞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開展具體工作。合理應用微課程,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以微課程的實際教學方式開展具體的歷史教學工作,教師應該讓學生理解微課學習的重要性,并在微課學習過程中把握歷史知識點,提高對歷史知識的認知。同時,教師還要帶動學生認識歷史,了解歷史,從而在微課學習的過程中,建立正確的歷史觀。
三、 教學策略
(一)結合微課程開展教學,提高學生歷史素養(yǎng)
微課是一種教學輔助工具,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是較大的。而且微課所呈現(xiàn)的歷史知識點是生動形象的,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實際的微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理解知識點的關系和區(qū)別。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時,不只要掌握歷史知識點本身,還要建立自己的歷史觀念。比如在實際的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理解中國發(fā)展至今的原因,并讓學生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歷史觀念。學生學習歷史的過程,也是銘記歷史的過程。如果學生能夠重視微課教學的方式,就能逐漸重視歷史知識,并對歷史的發(fā)展有一個客觀的評價。歷史知識是多而雜的,如果學生不能夠有大局觀念,認識不同年代歷史事件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就不能正確地看待歷史事實。而微課可以以視頻的方式為學生展示歷史材料,讓學生觀看真實的歷史記載資料,進而認識歷史的真相,而不是在紙片、碎片式閱讀中所得到的歪曲歷史事實。教師通過讓學生用微課認識歷史知識,學生的道德觀、價值觀也會受到積極地影響。因此,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初中歷史素養(yǎng),就必須讓學生能夠正確地看待歷史知識,不要一味地記憶歷史知識,而是要在充分理解和認同的基礎上,建立自己對歷史的正確認知。目前,歷史知識中多涉及一些具體的客觀題目,需要學生主觀地認識歷史事件本身,進而能夠做出相對客觀的評價和理解。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來提高學生對歷史的認識,比如讓學生自主設計歷史微課學習內(nèi)容,并在課堂上予以展示,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通過參與微視頻的制作過程,綜合實踐能力會有所提高,對世界的認知也會有所更新。
(二)結合現(xiàn)有教學技術,完善微課程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法
教學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歷史教學的效果,而微課是現(xiàn)有歷史教學中的一種主要教學技術。教師完全不必只是利用黑板板書教學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而是可以借助微課來傳授歷史知識。傳統(tǒng)歷史課堂教師往往占據(jù)了多數(shù)課堂時間,學生沒有機會參與到課堂學習展示中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高,進而導致學生過于依賴教師,失去了學習的原動力。而微課可以讓教師實現(xiàn)歷史翻轉(zhuǎn)課堂教學,甚至實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教學。初中歷史課堂是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課堂,更是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課堂。教師完全可以借助微課來實現(xiàn)多種多樣的歷史教學工作,進而提高歷史教學的效率。初中生學習歷史多處于背誦記憶知識的階段,不能夠完成自主思考,建立對歷史知識的正確認知。而微課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歷史事實,認識歷史文化影響,進而建立歷史知識與現(xiàn)實世界的聯(lián)系。學生不僅要掌握知識點,還要掌握歷史題目的回答技巧。而微課可以實現(xiàn)這一項教學工作,讓學生觀看有關歷史題目解答的步驟和環(huán)節(jié),來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
(三)精心設計微課內(nèi)容,助力因材施教
每一個學生都是有差距的,有很多學生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nèi)不能夠很好地掌握課堂上的知識,只依賴于下課之后自己復習,但是在復習的時候,學生可能會遇到很多難題,如果在課后復習時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時,很難向教師求助。而基于這種情況,微課就可以很好地解決。在初中的歷史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錄制視頻,讓學生在課后觀看微課進行查缺補漏。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微課實現(xiàn)了師生之間的一對一講解,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不同學習情況的學生需要,而且還能夠很好地解決一些學生在課堂上不能掌握所學的內(nèi)容,更好地加強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還進一步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歷史的信心。例如,在《鴉片戰(zhàn)爭》當中,《南京條約》的重點內(nèi)容是鴉片戰(zhàn)爭的學習重點,在過去,學生們只能使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但是這種方式不僅花費的時間多,而且取得的成效也很有限。所以,教師可以將課本當中的重要知識點融入微課視頻當中,不僅能夠更好地為學生們展示鴉片戰(zhàn)爭的細節(jié),還能夠為學生們詳細地講解《南京條約》的細節(jié)。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們對教材當中的各種內(nèi)容進行探究,合作學習,進而更好地理解鴉片戰(zhàn)爭這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讓學生們在學習之前就能認清學習的目標,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去激勵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究,讓學生們在積極地交流當中獲得知識。并且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當中提出問題,例如“為什么在鴉片戰(zhàn)爭當中中國會失?。俊弊寣W生們自己觀察鴉片戰(zhàn)爭的示意圖,畫出英軍入侵的線路,鼓勵學生們自己思考討論,進而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并且教師也可以對學生們說出自己的看法,和學生溝通交流。通過將課堂變得更加開放,學生們在課堂上能夠有很多表達自己的空間,并且學生還能夠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思維,升華自己的情感。這種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們更細致地了解所學的內(nèi)容,并且學生還可以在課后回頭觀看微課,對課堂上的知識進行回顧,進而更好地鞏固知識。
(四)巧用微課展現(xiàn)知識結構,提高教學效率
初中生在進行歷史學習時,經(jīng)常是學習了新的內(nèi)容就將舊的內(nèi)容忘在腦后,這種情況就說明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沒有讓學生對這些知識留下深刻地印象,所以學生們經(jīng)常會對這些知識一遍一遍的重復學習。而微課能夠更好地加深學生們的學習印象。在錄制微課時,教師能夠使用聯(lián)想的方式設計微課內(nèi)容,將歷史課程當中聯(lián)系不大的內(nèi)容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能夠讓學生學習時將這些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加強他們的記憶,進而提高他們學習歷史的效率。例如,教師可以將《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幾個不平等條約對比展示,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這些條約的內(nèi)容,進而更好地了解中國地發(fā)展歷程。
(五)利用微課拓展教學資源,幫助學生全面了解歷史
由于多種因素影響,在初中的歷史教學當中,很多教師只重視課本上的內(nèi)容,這就導致很多教師教學的方式照本宣科,調(diào)動不起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而微課在這種背景下有更多的優(yōu)勢,我們可以將一些需要重點講解的內(nèi)容,放在微課當中,利用文字、圖片以及視頻等多種形式,帶給學生更直觀地體驗,讓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些理論知識,進而更好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他們能夠自主的去尋找答案,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自信心。例如,在進行《紅軍不怕遠征難》這節(jié)課的教學時,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去尋找紅軍為什么進行戰(zhàn)略轉(zhuǎn)移以及為什么能夠獲得長征的勝利,再讓學生結合紅軍長征的路線,進而更好地了解紅軍長征經(jīng)過的主要省份、江河,歸納總結長征中的重大事件,讓學生學習紅軍戰(zhàn)勝艱難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教師可用微課播放電影《長征》的片段,展示與長征相關的文學作品,將學生帶入到歷史情境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用課件展示紅軍長征路線圖,提示學生思考:“紅軍為什么要離開中央根據(jù)地進行長征?”請學生自主講述所了解的歷史事件:沖破國民黨四道封鎖線、渡湘江、奪取貴州北部等,自主總結遵義會議的時間、內(nèi)容及其歷史意義,最后用微課的形式展示出紅軍長征中不同時間和地點發(fā)生的歷史事件,讓學生從整體上掌握其中的內(nèi)容,深入分析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身的學習和生活實際,討論長征精神的內(nèi)涵,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珍惜當下的思想意識。
四、 結語
初中歷史教學在微課程課堂教學的輔助下,可以迅速實現(xiàn)高效率的教學工作。因此,初中歷史教師應該仔細思考微課與翻轉(zhuǎn)課堂、情境課堂等課堂形式的聯(lián)系,讓學生在不同的歷史學習過程中,掌握歷史知識,建立正確的歷史觀。
參考文獻:
[1]丁聰聰.合理應用微課程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研究[J].科學與財富,2017(10):45-51.
[2]李玉茹.合理應用微課程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J].現(xiàn)代:教育版,2018(3):57-58.
[3]王莉.初中歷史教學與微課程結合的教學工作策略探討[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45).
作者簡介:
王健,江蘇省啟東市,江蘇省啟東市建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