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依婷
(安徽省六安市人民醫(yī)院,安徽 六安,237000)
他丁藥物作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治療藥物,已經(jīng)在心血管疾病臨床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不但可以降低患者的血漿膽固醇,還降低患者的脂蛋白水平,具有良好的調脂外作用,從而提高心血管疾病治療 效果,使患者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對此,本文作者以自己所在醫(yī)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服用他汀藥物的患者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心血管疾病中他汀藥物應用依從性影響因素及預防進行了詳細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服用他汀藥物的患者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冠心病患者、高血壓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等,所有患者均具有獨立的認知能力;排除標準:神經(jīng)病患者和精神出現(xiàn)異常者;性別:90例患者中有56例為男性,34例為女性;年齡:所有患者年齡為45~85歲,平均年齡為(67.52±7.98)歲。
1.2 方法 使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去了解患者的他汀藥物應用依從性,問卷調查的內(nèi)容包括患者的年齡、性別、經(jīng)濟收入,對心血管疾病的了解程度、服藥種類、他汀藥物應用的不良反應等,然后根據(jù)這些信息的調查結果分析心血管疾病中他汀藥物應用依從性影響因素,然后根據(jù)這些影響因此簡要分析和提出相應預防措施[1]。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分析和處理,采用x2對計量數(shù)據(jù)進行檢驗,表示為(%);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表示為(±s),P<0.05表示為差異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90例心血管患者進行隨訪和問卷調查后了解到,有52例患者的他汀藥物應用依從性好,占總例數(shù)的57.78%,有38例患者的他汀藥物應用依從性差,占總例數(shù)的42.22%;影響他汀藥物應用依從性的因素包括年齡、心血管疾病認知不足、服藥種類、他汀不良反應;對他汀藥物應用依從性沒有影響的因素包括性別、經(jīng)濟收入差和良好醫(yī)患關系。詳見下表1。
表1 兩組不同依從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指標水平對比
心血管疾病是一種難治愈的臨床疾病,主要是指心臟功能不齊全、心血管功能不齊全疾病,通常都是兩者的統(tǒng)稱,多病發(fā)于老年人群體,其病因在于缺乏運動、不合理飲食、過大的壓力、心臟功能老化、常年抽煙等。
他汀類藥物是近幾年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有效藥物,已經(jīng)在臨床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該藥物的主要成分是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不但能夠促使細胞內(nèi)膽固醇合成的減低,還能夠恢復血管內(nèi)皮功能,并且能夠有效聚集抗血小板,形成預防血栓,從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最終通過消炎等作用達到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目的[2]。但臨床治療中他汀藥物的達標率還比較有限,主要原因在于依從性不高,雖然他汀類藥的安全性與耐藥性較高,但應用時還存在不良反應,如消化系統(tǒng)不良反應、皮膚損害、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等,導致部分患者因擔心不良反應發(fā)生而擅自停藥,降低依從性,所以他汀不良反應是心血管疾病中他汀藥物應用依從性的重要影響因素;年齡大的患者因心臟功能退化,導致部分心臟功能缺失,致使藥物吸收效果差,導致患者失去治療信心,從而降低依從性;因為心血管疾病多病發(fā)于老年人群體,本身患有多種疾病,長期使用的藥物種類多,并且劑量大次數(shù)多,所以導致患者對藥物產(chǎn)生恐懼,故依從性不高[2-3]。
所以要根據(jù)這些影響因素采取對應的預防措施,具體如下:第一,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即積極向患者講解心血管疾病的相關知識,并告訴患者他汀藥物治療的效果,讓他們了解到應用他汀藥物治療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進而提高患者的他汀藥物應用依從性;第二,要告訴患者他汀藥物正確用藥方法,不能隨意增加藥物和減少藥物,也不能隨意改變用藥劑量及次數(shù),并告訴患者不正確使用藥物的不良反應及危害性,以此讓他們了解到遵醫(yī)囑的重要性,從而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第三,應該明確治療目標,選擇主要藥物進行治療,凡是療效不確切、耐受性差的藥物均可考慮停用,以減少用藥數(shù)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