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一鋤 胡燦
摘 ?要:通過探究圖書館讀者信息服務能力評價體系,幫助圖書館提高讀者滿意度和服務效益。從信息服務內(nèi)容、信息服務質(zhì)量、信息服務成本三個重要指標,以SERVQUAL參考模型,構(gòu)建出了圖書館讀者信息服務能力評價體系模型,最后采用匿名問卷方式對讀者進行調(diào)查、分析,并給出了提高圖書館讀者信息服務能力的具體措施。該模型能有效地找出讀者期望與圖書館讀者信息服務能力間的差距,并對此有針對性地進行提高、改善。
關鍵詞:信息服務能力;評價體系;讀者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0.7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706(2020)12-0019-03
Abstract: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readersinformation service ability of the library,and helps it to improve readerssatisfaction and service efficiency.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system model of readersinformation service ability with SERVQUAL reference model,from three important indexes,information service content,information service qualit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cost. Finally,the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is used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readers,and the corresponding specific measures to improve readersinformation service ability of the library are given. This model can effectively find out the gap between readersexpectation and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ability,and improve readersinformation service ability of the library.
Keywords:information service capability;evaluation system;reader service
0 ?引 ?言
信息服務是圖書館主要職能之一,圖書館讀者信息服務能力是衡量圖書館服務能力的重要指標。近年來,學者們對圖書館信息服務能力進行了相關討論,試圖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分析和界定。韓珊珊等引入了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能力的內(nèi)涵及四種信息服務能力,介紹了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能力的四項基本評價原則[1]。楊秀敏等采用案例和實證研究方法,在滿意鏡理論的基礎上,對圖書館館員滿意度和讀者滿意度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構(gòu)建“館員—讀者滿意鏡”理論模型[2]。陳凌等在分析智慧圖書館館員綜合能力組成要素的基礎上,構(gòu)建了智慧圖書館館員綜合能力評價指標體系[3]。宋吉芳教授認為,高校圖書館的學科知識服務能力是圖書館的綜合服務實力,在分析用戶參與式激勵機制應用案例的基礎上,提出基于用戶參與的數(shù)字圖書館館員激勵機制,探討了對數(shù)字圖書館館員的評價采用用戶參與式激勵機制的意義[4]。
本文從圖書館讀者信息服務能力評價體系構(gòu)建、形成和評價三個方面對圖書館讀者信息服務能力評價體系進行探討,并驗證該模型的可行性,運用問卷調(diào)查法進行調(diào)查分析,給出了提高該能力的相關措施。
1 ?圖書館讀者信息服務能力評價體系
1.1 ?評價體系的構(gòu)建
圖書館讀者信息服務能力是為讀者創(chuàng)造舒適體驗的能力。在圖書館價值工程中,該能力的價值(V)取決于功能(F)和成本(C),其公式為V=F/C,公式中的F指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內(nèi)容和質(zhì)量;C指讀者的支付成本和圖書館付出的相關信息服務費成本。圖書館的信息服務系統(tǒng)能夠采用兩種方式來創(chuàng)造價值:一種是增加功能F,另一種是減少成本C。其次,圖書館讀者信息服務能力評價是圖書館認知價值的來源,評價可以基于讀者的整體感知,整體感知不是由技術能力和功能質(zhì)量水平?jīng)Q定的,而是取決于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內(nèi)容和質(zhì)量F以及所花費的成本C。在讀者感知的評定標準下,圖書館的讀者信息服務能力評價主要依據(jù)三個方面:一是信息服務內(nèi)容、二是信息服務質(zhì)量、三是信息服務成本。以此為基礎,參考SERVQUAL模型,設計出詳細的指標,如表1所示。
1.2 ?評價體系的形成
圖書館為讀者提供信息服務是一個動態(tài)交互的過程,過程結(jié)束則表示圖書館的信息服務結(jié)束。在這之后讀者根據(jù)自己在圖書館的體驗感受和自己之前對圖書館的期望,來評估圖書館的信息服務系統(tǒng),最后形成信息服務能力的判斷模型,如圖1所示。
從圖1中可知,衡量圖書館的讀者信息服務能力標準是讀者在體驗之后所感受到的信息服務和他所期望的信息服務之間的差距,如式(1)、(2)所示。
SAi=Xi-Yi ? ? ? ? ? ? ? ? ? ? ? ? ? ? ? ? ? ? (1)
SA=∑Wi*SAi ? ? ? ? ? ? ? ? ? ? ? ? ? ? ? ? ?(2)
其中SAi是第i個信息服務能力要素的度量,Xi是對第i個信息服務能力要素的感知值,Yi則表示對第i個信息服務能力要素的期望值,Wi表示第i個信息服務能力要素的權重,SA表示圖書館讀者信息服務能力的總體度量。
當讀者在享受圖書館提供的信息服務之前,對這項信息服務能力要素的期望值Yi;當讀者在享受信息服務之后,有一個實際的感知值Xi。實際感知值減去相應的期望值便有了對這項信息服務能力要素的一個度量SAi。圖書館的每一項信息服務能力要素會有一個對應的加權值Wi,將每一項的度量與其加權值相乘求和,便有了讀者對這個圖書館信息服務能力的一個整體度量SA。
如果SA>0,意味著圖書館提供的信息服務已經(jīng)超出了讀者的期待。這是一種溢出的信息服務模式,它意味著圖書館提供高于讀者需求的信息服務,會造成很大程度上的資源浪費。
如果SA≈0,意味著圖書館提供的信息服務大體符合讀者的期待。這是一種平衡的信息服務模式,它意味著圖書館提供符合讀者期待的信息服務,是最為合理的。
如果SA<0,意味著圖書館提供的信息服務沒有達到讀者的期待。這是一種不足的服務模式,它意味著圖書館提供低于讀者需求的信息服務,不能給讀者帶來很好的體驗。
1.3 ?評價體系的評價
圖書館讀者信息服務能力評價模型是SERVQUAL模型的突破,包括對信息服務內(nèi)容、信息服務質(zhì)量和信息服務成本三個方面的評估,如式(3)表示。
SA=∑Wi*(Xi-Yi) ? ? ? ? ? ? ? ? ? ? ? ? (3)
信息服務表現(xiàn)為一種經(jīng)濟行為時,信息服務過程是耗費經(jīng)濟資源的過程。事實上圖書館在提供信息服務過程中很難找到合理的成本管理方法,圖書館讀者信息服務能力評估模型為成本管理提供了一種新的信息服務成本管理思路[5]。
2 ?圖書館讀者信息服務能力的評價方法
本次針對筆者所在圖書館內(nèi)的讀者采用匿名問卷方式進行調(diào)查,共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600份,主要調(diào)查內(nèi)容有:文獻資源基本情況、資源獲取的便利性、環(huán)境與設施情況、圖書館工作人員信息服務態(tài)度及工作能力,以選擇題形式呈現(xiàn)給讀者。調(diào)查問卷匯總后,得出以下統(tǒng)計表,如表2所示。
調(diào)查問卷評價分滿分10.00分最低分0分,相關信息服務能力的評價權重Wi由讀者打分給出。若SAi?0時,表明圖書館在第i個信息服務能力要素上存在著較大的問題。若SAi?0時,表明圖書館在第i個信息服務能力要素上提供得太多,為讀者提供了不必要的信息服務。
3 ?提高圖書館讀者信息服務能力的方法
根據(jù)上述評價體系和問卷分析,提高圖書館讀者信息服務能力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3.1 ?加強文獻資源的建設
文獻資源是圖書館為讀者服務的物質(zhì)基礎,其文獻資源的數(shù)量、質(zhì)量、使用和更新都是讀者非常關注的問題。應不斷加大對文獻資源建設的資金投入,建立一個能夠讓讀者參與采訪的資源薦購平臺,深入了解讀者的真實需求,按需購買、更新文獻資源,滿足讀者的正常需求。
3.2 ?提升團隊綜合能力
團隊的綜合服務能力直接影響到讀者信息服務的質(zhì)量,其能力包括通用能力和專業(yè)能力兩種,通過激發(fā)意識、自主學習、培訓交流、智慧實踐等方式可以提升服務團隊綜合能力、培養(yǎng)出優(yōu)質(zhì)的服務意識。
3.3 ?改善閱讀環(huán)境
圖書館作為文化的重要承載地,良好的環(huán)境能夠吸引讀者靜心閱讀,接受知識的熏陶,提升審美水平[6]??筛鶕?jù)綠色、人文、科學等原則,改造圖書館的軟硬件設施,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提供特色閱覽服務,達到輔助培養(yǎng)人才的目的[7]。
3.4 ?創(chuàng)新服務手段
利用大數(shù)據(jù)、物聯(lián)網(wǎn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和智能化設備,以整合相關數(shù)據(jù)為重點,進行統(tǒng)一的架構(gòu)設計和功能規(guī)劃,建立立體化的智慧服務平臺,為圖書館資源建設、信息服務提供支撐,增強服務的精準性、實效性、持續(xù)性,全面提升讀者信息服務質(zhì)量[8]。
4 ?結(jié) ?論
圖書館讀者信息服務能力評價能夠充分反映出讀者對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滿意度,文章從該評價體系模型的構(gòu)建、形成、評價三個方面展開研究,建立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圖書館讀者信息服務能力評價體系,來找出讀者期望與圖書館實際信息服務能力間的差距,針對性地提高圖書館信息服務能力,最后總結(jié)出當前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并給出了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 韓姍姍,郝曉蔚.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能力評價研究 [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7,16(12):258-259.
[2] 楊秀敏,黃輝.“館員—讀者滿意鏡”模型及實證研究 [J].圖書館論壇,2017,37(1):79-85.
[3] 陳凌,王燕雯.智慧圖書館館員綜合能力評價指標研究 [J].數(shù)字圖書館論壇,2018(4):66-72.
[4] 宋姬芳.大學圖書館學科知識服務能力框架與提升策略 [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7,35(2):47-55.
[5] 嚴貝妮,米雪,劉青青.基于用戶參與式激勵機制的數(shù)字圖書館館員評價研究 [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8(10):56-60.
[6] 陳友通.高校圖書館閱讀環(huán)境探討 [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6(9):119.
[7] 朱萬琴.高校圖書館閱覽環(huán)境建設 [J].合作經(jīng)濟與科技,2009(8):48-49.
[8] 蔣一鋤,鄧藍,唐彬.基于閱讀大數(shù)據(jù)的圖書館個性化服務系統(tǒng)設計與應用 [J].經(jīng)濟師,2020(5):222+224.
作者簡介:蔣一鋤(1983—),男,漢族,湖南衡陽人,館員,本科,研究方向:圖書館知識服務創(chuàng)新、圖書館現(xiàn)代技術;胡燦(1980—),男,漢族,湖南岳陽人,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自動控制、基礎電路設計、虛擬實驗室及單片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