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偉
摘要:思想品德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接受信息過程中的認知因素,更要關注學生接受信息過程中的情感體驗以及學習能力、學習方式的培養(yǎng)。這樣才能使知識通過情感、能力這個媒介更好地為學生接納和內(nèi)化。所以,要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改變以往枯燥、乏味的教育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自主地學習、合作地學習、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
關鍵詞:優(yōu)化;初中;思想品德;學習方式
目前農(nóng)村初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著重于讓學生聽、記、背,學生則被動地接受知識,讓很多學生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課堂教學效率很低,這點本人在農(nóng)村初中任教多年,并且這幾年都是連續(xù)教畢業(yè)班的思想品德課,對此深有體會。針對此種狀況,本人在教學中積極采取以下方法去優(yōu)化學生課堂教學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能夠更有效地自主學習,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效。本人的做法是:
一、設定目標,明確學習方向
思品學習也需要“預則立”。因此在思品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設定目標,制定學習計劃,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自覺性,達到“我要學”的境界。確定了目標,就有了行動的方向;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設定近期目標或遠期目標,逐步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課堂上教師要及時出示教學目標即學生將要達到的參與學習的方向,讓學生為目標而學習,讓學生感悟到學了這些知識就能解決自己渴望解決的問題,這樣在需要的驅(qū)動下學生就會自覺主動地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探究過程中。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肯定還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學習困難,導致學生學習目標的實現(xiàn)受到影響,由此教師必須善于察言觀色,一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上遇到了困難,就要通過啟發(fā)學生自動地尋找解決困難的方法,最終實現(xiàn)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二、興趣導入,激發(fā)求知欲
自主學習的一個最主要的因素是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思品學習不應以要求學生掌握多少知識點為目的,而應該堅持提高學生思品學習興趣放在首位,并將其作為思品學習的一個重要指標,學生能否對學習有興趣,教師在其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在課堂上教師要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要熱情、樂觀、和藹可親、愉快、親切地與學生進行學習上的交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核心設計教學活動,使他們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力求避免讓學生單純地看、聽引起單調(diào)、枯燥與疲勞,從而降低積極性。因此,教學中教師應該努力當好“導演”“裁判”角色,想辦法讓學生行動起來,當好“演員”唱主角,動口、動眼、動腦、動手,真正做到自主學習與探究要求,精講多練。
三、指導學法,學以致用,提高自學能力
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也需要“授之以漁”,在教學過程中融進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掌握該科基本的學習方法、步驟,就能驅(qū)動學生自主學習;學習方法正確,可以讓學生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其學習方法有:1.根據(jù)單元知識提示定位該課的教學重點。2.根據(jù)課后作業(yè)量與作業(yè)范圍定位該課的識記重點。3.根據(jù)輔助教材提示的知識點定位該課的必考內(nèi)容。4.與教師探討來定位該課的重要關注點。5.善于查找資料來充實課文的事例,提高對該課的理解與掌握。當學生掌握了這些思想品德課程的學習方法,就如魚得水,能積極主動地學習課文,及時完成作業(yè),提高學習信心。因此,不僅在課堂上教師結合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與時代局勢,并緊扣該課的知識點精心設計一些思考題、簡答題,以便充分地讓學生通過思考、探究、分析、互辯,最后得出恰如其分的結論。由于創(chuàng)設了學生十分熟悉的生活問題,學生雙方在互動的激辯中,積極開動腦筋,各抒己見,不但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遇事動腦分清是非的本領?;顚W活用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設置懸念,培養(yǎng)探究學習的思維
思想品德教學在內(nèi)容的表達上或者設置問題要留有適當?shù)目瞻?,為學生提供自由想像、自主思考的空間,用以啟發(fā)學生思維,鼓勵學生自主嘗試探究,獲得真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好奇是人類的天性,人類之所以能夠進步,是因為對未知的探索欲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實際精心設疑,讓學生有目的地去思考,激發(fā)強烈的求知欲,教師可以在上一節(jié)課程結束的時候把下一節(jié)的好奇疑問點提出來,讓學生自主地去找相關資料去解惑。這樣在一個設疑、釋疑、解惑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習興趣,促進積極思考。
五、優(yōu)化學生在課堂上合作學習方式
我校是一所農(nóng)村縣級初中,教學設備不夠齊全,學生的見識淺薄,平時回答問題也不夠主動。針對這些實際問題,本人對學生采取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在合作學習中,要特別注意合理安排學習小組的學習群體。首先,教師要按學生性別、性格、人際交往、學習成績等多方面的差異來合理組合,使之成為最佳搭配。其二,教師還要在學習小組中進行明確分工,設置學生的個人目標和小組奮斗目標,讓每個學生在集體討論中承擔責任,并按他們的不同表現(xiàn),科學地進行行為評價。其三,引導學生精心選擇小組學習的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可以與教材有關,也可以是時政熱點某一個問題進行討論與學習,例如《中東戰(zhàn)爭》,本人就設計了一個討論問題:“美國為什么退出伊朗核協(xié)議?伊朗踩到了美國什么底線?”然后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進行討論,并且積極在網(wǎng)上、在報刊上尋找線索,同時多向關心時局的老師請教,最后終于悟到了美國對伊朗動手的秘密:伊朗主張用歐元進行石油買賣,觸動到了“石油美元”這個霸權武器,美國必欲除伊朗而后快。這樣做就可以將“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有機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動力,克服懶惰的心態(tài),使課堂成為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樂園”,成為學生成長的“學園”。
六、優(yōu)化形象,教法多姿
在很多學生的印象中,政治教師都是不善言笑,板著面孔說教的。所以本人在課堂教學中,改掉以往那嚴肅的面孔,經(jīng)常深入學生,在課內(nèi)、課外都常保持笑容,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為處理好師生關系,本人結合自身的工作特點,加強自身修養(yǎng),以高尚的品格和過硬的素質(zhì)去陶冶學生。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人積極地探索多種教學形式,其目的是為了改變過去那種嚴格按照教學流程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的狀況。